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海 中 救 援
         ①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
         ②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S·O·S的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③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精疲力竭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
        ④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16岁的汉斯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10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3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
        ⑤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
        ⑥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这一小时比永久还久。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风筝唱歌(节选)

①春天一来,一切都变得活泛起来了。青草长了,东风也来了,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水子眼巴巴地望着天上那些花花绿绿的风筝,那些金鱼、蜻蜓和蝴蝶在水子眼里就像活了一样,朝他打着招呼,撩拨着他小小的心。水子也想有一只这样的风筝。可他知道,家里的条件是不允许的。

②水子的爸爸本是个铝匠师傅,专门走街串巷,为人翻铸铝具。他的手艺,在周围十里八乡那是一绝!可有一回,爸爸赶的驴车翻了,火炉子正砸在爸爸的左腿上,不偏不倚。

③水子要自己做一只风筝。第二天,水子手捧着自己糊好的风筝,来到了河边的草地上。太阳依旧很好,小河也一如既往地流淌,天上也仍是那些蝴蝶、金鱼、蜻蜓……水子把风筝高高地举过头顶,沿着草地飞奔起来。

④“水子!那张纸是你的?”二喜挤挤眼,指着天上的纸风筝,“你那也叫风筝?见过我的吗?”二喜骄傲地指着天上的那只红蜻蜓,它飞得又高又远,让水子的纸风筝自惭形秽。水子赶快把自己的风筝从天上收回来。嘣的一声,风筝线断了,洁白的纸风筝在天上左右剧烈摇晃了几下,便一头扎到了那棵高大的杜梨树上。 。水子瞪着红红的眼睛看了看那风筝,转身跑了。

⑤水子飞快地跑回家里,把头伏在妈妈的怀里,大声哭着:“为什么我不能有一只漂亮的风筝?为什么?”

⑥正坐在门廊下编一只特大号竹筐的爸爸放下手里的竹篾片,撑着棍子,慢慢地走过去,一把将水子揽进自己怀里,说:“水子,抬起头,哭什么?爸爸保证给你做的风筝能把他们的都比下去。可有一样,你再不许掉一滴眼泪!”说完,爸爸从地上仔细地挑拣出几根编筐用的竹篾,放在桌子上。这些篾片很宽,适合编筐,却不适合做风筝骨。爸爸拿起竹刀,细心地劈剪着。

⑦爸爸的手很巧,没多时,那些粗竹篾便一片变作两片,两片变作四片,个个都是水子的小手指盖那么宽细,小手指盖那么厚薄,整整齐齐地码在方桌上。

⑧做完这些,爸爸唤水子提来一桶井水,将削好的竹篾全都泡了进去。

⑨“只有用水泡过的竹篾才会更有韧性,更有劲儿。水子,好好学着,爸爸可就教你这一次。”爸爸看着自己的儿子说。

⑩“哎,准能学会!”水子答应着。

⑪风筝终于糊好了,爸爸从口袋里掏出一截手指长短、手指粗细的柳树枝,将那段青柳枝攥在手里,来回拧了几下,又左右一搓,便把一截完整的柳皮取了下来。爸爸用竹刀在柳皮上小心翼翼地剜了个洞,把这细管一样的东西缚在了风筝肚上。“爸,你拴这玩意儿干什么?”水子摆弄着那截没了皮的柳木段问。爸爸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好好看着,全记在心上,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⑫第二天,水子去上学了,爸爸一瘸一拐地撑着木棍到陈蛤蟆家去讨要了一段极长的细麻线。可能是早上有些凉,又走了太多的路,爸爸明显地感觉到那条坏腿又疼了起来。当爸爸终于挨到家门口时,这条铁打的汉子也终于挺不住了,他宽厚的身板颓然下沉,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正在喂鸡的妈妈从院里跑出来,要把爸爸搀进去。

⑬下午,水子放学了,爷儿俩朝小河边的草地走去。爸爸一手撑着木棍,一手握着线轴,不停地抖拽拉扯,松收放提,调整着风筝的姿态。纸风筝在天上一直飞得很稳,并且越飞越高了。

⑭突然,天空传来一阵长长的哨声,那声音清脆又悠远,清清楚楚地回荡在晴朗而明亮的天空下,一直传进这个春天的深处。水子惊愕地抬起头:“爸,是你绑的柳哨。”

⑮“哈哈!”爸爸爽朗地发出那柳哨一样清脆的声音。清脆又寥落的柳哨声不仅惊动了水子,还使同一片天空下的孩子们好奇地仰头张望着。他们从田野的四面八方一齐拥了过来,羡慕地看着水子和他那会唱歌的大风筝。

(摘自《中国少年文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营养液

张德华

①李薇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家花店橱窗里摆着的漂亮水培植物吸引了,她迈步走了进去。嗬,店里的植物真不少,雪白的马蹄莲、淡紫的风信子,粉红的长寿花、碧绿的滴水观音……争奇斗艳 , 让李薇爱不释手。

②老板娘热情地过来招呼,最后李薇把目光集中在一盆翠绿的富贵竹上。她问老板娘:“富贵竹平时怎么养?”

③老板娘淡淡一笑,说:“清水就可以,但要经常换水。”

④于是李薇把富贵竹抱回了家。虽然她经常更换洁净的水,但是没多久,富贵竹的叶子却开始慢慢变黄。后来,竹茎也枯萎了。李薇无奈地把这把富贵竹扔进垃圾箱,可她又觉得书桌上立刻显得空荡荡的。于是在下班后便又到那家花店重新买了一把。

⑤过了没多久,新买的这把富贵竹竟又渐渐开始枯萎了……

⑥李薇再次走进那家花店时,一个十七八岁的陌生女孩热情地过来跟她打招呼,声音如银铃般清脆:“您想要点什么?”

⑦“我怎么没见过你?”李薇笑着问。

⑧“我是今天新来的。”女孩说。

⑨“你们店里养的富贵竹都枝叶繁茂、生机盎然的,为什么我一买回家,它们就慢慢枯萎变黄了,你们养竹有什么窍门吗?”

⑩女孩脱口而出:“用营养液呀。水培植物都要加营养液!”

⑪“营养液?你们店里卖吗”李薇问。

⑫女孩刚要回答,却发现老板娘正在柜台后面一脸不高兴地盯着她。

⑬老板娘一招手,把女孩叫了过去,小声地跟地说了几句话,女孩点了点头,又回到了李薇面前。

⑭这时,一位顾客走进店门,看中了一盆水培的绿萝,他问:“这盆花平时怎么养呀?”女孩不假思索地改了口:“用清水就可以。”

⑮顾客付了钱,把那盆绿萝搬走了。

⑯十几天过去了,李薇新买的富贵竹在加了营养液后,生机盎然。可她一直记挂着那个善良的女孩因告诉她真相而可能挨骂了,甚至猜测那个女孩会不会现在已经被解雇了……于是她忐忑地又走进那家花店。

⑰一推门,一眼便看到那女孩甜美的笑脸。李薇悄悄地问:“上次我来时你告诉了我真相,老板娘把你叫过去,是不是骂了你一顿?”

⑱女孩想了一会,记起来了,说:“没有啊。”

⑲李薇见女孩受了委屈还在隐瞒真相,心里更加过意不去了,说:“不用怕,如果老板娘为难你,我替你讨回公道。”

⑳女孩看了一眼李薇认真的样子,笑了:“没呢,老板娘对我可好了。那天,她叫我过去,只对我说了一句:‘从现在起,除底薪外,每卖出一盆花,你就提成5块钱。’”

(选自《羊城晚报》2023年6月7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