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涌现的文艺作品数量巨大,但佳作、力作不多,尤其是值得流传的经典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文艺创作的套路化倾向存在着一定关系。

    “套路”一词再度流行,更多地指向一种实用主义倾向,携带着关于当前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些症候和信息。在此前提下所说的套路化写作,针对的就是一些创作者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事低水平重复的创作风气。这种既无创作主体性可言,又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

    套路化创作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创作题材跟风化,即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一旦某种题材大受欢迎,就一拥而上;二是创作模式低水平重复化,缺乏创新精神和原创意识的内容比比皆是;三是创作心理浮躁化,盲目迎合市场的行为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四是创作理念鄙俗化,创作者不把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寄寓在作品的精神内蕴上,而是寄托在所谓的娱乐明星、话题炒作等非本体的手段上。

    套路化创作应和的是消费主义的逻辑,其特性是快餐性、流行性、多变性,因而一旦创作成为某种套路,恰恰也就是套路过时之日。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其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无非两种类型,一是超级英雄片,一是合家欢动画片,一旦观众对这些套路了如指掌,就会被市场抛弃。此前上映的《变形金刚5》口碑和票房大不如前就是很好的例证。

    文艺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套路化的。那些彪炳千古的伟大作品,诸如李白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无一不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这些作品构筑了人类思想史、艺术史上最为瑰丽多姿的七宝楼台。当然,套路化创作也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对于初涉创作的人来说,套路是学习前辈艺术家宝贵经验的有效手段。辩证地吸取套路中蕴藏的创作经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因经验不足而老走弯路的试错成本。

    文艺是人写的、写人的、写给人看的,我们之所以需要欣赏文艺作品,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可能的世界和可能的选择。作品在构造了一个艺术世界的同时,也往往构造出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而套路化创作显然会导致艺术世界的“同质化”,使得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日渐单一,浅薄。实际上,随着受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具有极高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反而更容易获得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正在热映的《战狼2》就是极好的例子。其将主流价值的表达与类型化的探索进行有机融合,用高质量视听奇观和高强度叙事节奏完成中国精神之于全世界的形象化展示。因此,创作者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超越前辈艺术家的勇气摆脱套路的束缚,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苏勇《套路化岂能横行市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套路化在近年来文艺创作中的流行,对经典作品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B、套路化创作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使得作品缺失了创作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 C、与其他影片相比,好莱坞电影虽然更具全球竞争力,但当观众对制作套路熟悉后,便会失去市场。 D、文艺与人紧密相关,套路化创作中作品与人分离,导致人们体验世界的方式变得单一而浅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采用因果论证法,由现象到本质,提出了文章的论述对象——文艺创作的套路化问题。 B、文章第三段从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了套路化创作的表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C、文章既论述了套路化的危害,也论及套路化的价值,并较为具体、深入地阐述了前者。 D、文章列举《战狼2》与《变形金刚5》两部影片,从正反两方面对观点进行了有力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文艺创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事低水平重复创作,在社会上形成了套路化创作风气。 B、李白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都遵守着文艺的基本精神,是反套路化的典范。 C、热映的《战狼2》获得极好的口碑与市场,得益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影片极高的艺术性。 D、要创作优秀作品,创作者必须摆脱套路束缚,以超过前辈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和勇气投入创作之中。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地区的地理空间暨领土历来都是有疆界的,国家疆域因此沉淀并演绎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宗教、民族等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但此层面的疆界多从人类为主位的角度来界定及研究,具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若从自然层面来看,生物、非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环境的存在也是有边界的,如森林、草原、荒漠、土壤、灌丛、草甸、草本沼泽等生物及其生态区系都有明显的分界线。

    与人文层面的边疆相比,自然界的边疆,无论是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要丰富、精彩得多。自然、生物界既然存在着边界,那生态边疆的客观存在及其影响历史及现实的一条条分界线,就成为界线内外的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相互区分、不会逾越及打破的疆界,一旦疆界被打破或跨越,就会导致生态界域里不同生物类群的减少、退化,甚至是生态系统的紊乱、衰减或灭亡。故生物、生态及其环境视域中的边疆内涵及实际意义不同于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民族、宗教等人文层面的边疆,而是因山川河流等地形地貌阻隔,因温度带、干湿带分隔而形成的自然特色浓厚的一道道分界线。

    边疆具有多维的内涵。生态层面的边疆与行政区划、领土层面的边疆,无论是边界线还是疆域,既有重合的部分,但更多的则是各自独立的存在。国家疆域,无论陆疆或海疆的疆界,在不同方向、位置上,一般只有一条分界线;但一个国家却可能存在多条民族、文化、经济、宗教、军事等人文特点明显的、大多重合的分界线,气候、自然环境等在其形成中不起主导作用。从自然界的视角来看,在生物物种的分布及其生态系统疆界的形成中,行政、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不占主要作用。若从国家地理疆域形成的历史及自然原因看,疆域的边疆与生态边疆具有较大的吻合性。但因历史进程及各种人为原因的差异,国家疆域界线与生态边疆界线既可能重合,也可能毫无联系﹣﹣在一条疆域线上的不同经纬度带、不同降雨带,会有多条生态界线,一条漫长、横向的生态界线上也有可能存在一条或几条疆域线。因此,一个国家尤其疆域狭小的国家,可能只有一条生态边疆线,或只有疆域线而没有生态边疆线;疆域面积大的国家可能有多条生态边疆线,生态边疆线可能因自然地理结构﹣﹣气候带、水域面积、地理地貌的分割作用而与疆域线重合,也可能完全不重合。

    国家疆域层面上的边疆是既靠军事、政治、经济实力,也靠宗教、文化、思想意识、民族等的差异来维系,其改变是因实力与差异发生了程度、高低、大小的改变而发生重组。生态层面的边疆是自然力量划分的,早期生态边疆完全以降雨、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及水域、地理地貌等因素维系,这种自然形成的边疆及其变迁多指19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时期。当时,生物的分布及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较少;虽然自然界生物的自然迁徙和移居不可避免,其中也发生物种的人为引进,但很多越界移民的生物也往往因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被当地生物同化,但生态边疆受被同化的移民物种的影响并不大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儒林外吏》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几乎完全背离。清代,小说日益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所作,他们厌弃流行的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吴敬梓也是如此。他对社会各个阶级的人们有着广泛的接触和认识,目光变得敏锐。同时,他以他的朋友和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原型,用讽刺的笔触现实地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意在将小说从流行宗教的羁绊中解放出来。

    此前的《西游补》《醒世姻缘》皆系纯粹虚构之作,它们的作者仍然用职业说书人的惯用文辞。相反,《儒林外史》则极少这样做,在这部小说里,多运用口语化的散文笔调,使得描绘的片段第一次与叙述的正文有机结合起来,让那种运用诗词和骈文进行的雕琢描写明显消失。作者有意避免那些公式化的诗词描绘用语,从而证明他已根据自己对不同人物和地点的观察来描写。南京、杭州等江南城市中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日常生活在作品中得到生动的再现。此外,方言和俚语已很少使用,他已自觉地使用“国语”或民族的白话写作,这种纯净和富有表现力的叙述文体,成为晚清和民国初年的小说家竟相模仿的对象。

    吴敬梓写作的时代,正值乾隆年间,满族统治达到极盛阶段。他的小说写的是先朝明代事情,他对于退出官场的正直性格的褒奖经常被认为是对满族统治的间接批评。但是在他现存的著作中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说明他有意和统治者不合作的例证。吴敬梓把他的小说假托在明代不仅是便利的缘故,而是他对明代历史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并予以尖锐深刻的评论。

(节选自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周汝昌

    晚清有一个姓陈号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四部”“四库”: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表字“雨村”。甄士隐,名“费”。《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在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文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大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为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始明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的曲折而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处”,见到园中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下。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芳”即“落花”,“沁”即“浸于水”,正是《西厢》“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主题,即“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字面“香艳”,内涵沉痛。这就是汉字语文的精髓之表现。

    如果你不懂《红楼》与我们的文化的关系,你又怎能懂得它的价值意义,又怎能领会欣赏它的意境之美妙呢?

(有删减)

【注】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五四运动前后,红学作为一门严肃学问堂而皇之步入学术之林,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20世纪三大显学。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的产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构功能。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较为普遍的思想信仰与观念是:王权嬗替乃天道必然,一切政权的更迭皆由乎天命,取乎天道。然而,“神道阐幽,天命微显”,天命又需要借助符瑞现象来显示。因此,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正如沈约所说:“夫龙飞九五,配天光宅,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其次,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评价功能。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嘉奖。符瑞文化构建了统治阶级自我肯定、自我宣扬和自我美化的评价机制,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调节功能。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或立祠设祭,以合符应,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强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或宗教意识的一部分,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同时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孝经左契》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则凤凰巢。”《瑞应图》曰:“王者仁义,则紫脱见。”《礼稽命征》曰:“王者制礼作乐,得天心,则景星见。”这些文献中,孝悌、仁义和礼乐等德行范畴都被包括进去。凡恪守德行规范,天便降下符瑞,否则就降之以灾异。这种思想信仰的内在逻辑是“以类相召”的“天人感应”观念。实际上是“善恶报应”思想的反映,是对中国古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类思想的继承和提升。

    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功能相契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

(选自2017年8月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戏被誉为“百戏之祖”。南戏是以宾白和曲牌联套相结合、以歌舞故事为主体的早期戏剧表现形式。《南词叙录》是我国古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作者徐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南戏和北曲是最早的两大戏曲形式,一些流行的观点认为北曲的地位远远高于南戏,依据是南戏起源较晚,盛行于明初,因此可视为北曲的支流。而依据《南词叙录》,南戏早在宋朝就已经开始萌芽,要早于形成于金末元初的北曲杂剧。这实际上是将南戏从北曲的附庸中脱离出来,赋予了南戏更加独立的历史地位,明确了南戏与北曲为并行的两大戏曲系统。南戏温婉轻柔,北曲刚劲高亢;南戏多以管乐伴奏,北曲多以弦乐配合。这些都从侧面佐证了南戏与北曲虽然相互交流影响,但并不存在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早期的南戏无论在剧本文学上,还是在曲体上,都有其局限性,也正因如此,南戏受到文人学士们的鄙视,但这并不能否认南戏在我国古代戏曲史上作为较早戏曲形式之一的历史地位。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南北戏曲的交流,南戏受北曲杂剧的影响与熏陶,其文学性已发生了质的飞跃。南戏从其起源到《南词叙录》的撰写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南戏已从民间的村坊小曲,走进城市,走进宫廷。不论从文辞声律、结构排场,还是思想意义、人物塑造,各方面都已达到不可低估的高度。

    南戏是在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以曲牌连缀的形式讲述长篇故事,综合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宋杂剧、傀儡戏、歌舞大曲、唱赚以及诸宫调等,因此其文化价值是立体的,可挖掘性很强。

    与诗词相比,戏曲常常更接近于口语。南戏来源于民间,戏文的作者多为书会人士,而其面向的观众群也多为市民阶层。这就使其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且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这就为我们今天研究地域性的方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保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口语、俗语、谚语、俚语等。

    宋代时期,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宋室的南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生,民众的迫切需要,都促使了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南戏得以孕育并逐渐走向成熟。南戏的戏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譬如在剧本《赵贞女》《王魁》中,作者强烈抨击了封建制度下文人人性的异化及其给善良妇女带来的迫害和灾难,表达了劳苦大众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情绪。另外,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南戏中描写的服饰习惯、节庆仪式、民间信仰以及民间巫术等情节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据记载,南戏使用南方曲调,不受宫调限制,可随时换韵,多采用五声音阶。南戏在温州形成后,于东南沿海各地广泛传播。到了元代末期,又繁衍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等四大声腔以及福建泉州、兴化等地的南戏声腔;其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并创造了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在使用曲牌方面,南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连缀习惯,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

(摘编自张立秀《南戏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