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彝良县2017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于公元494年将都城迁到洛阳。之后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他规定:官员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
材料一:《秦汉王朝大事年表》
秦朝 |
汉朝 |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 |
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
公元前221年,把全国分成36郡,以后又陆续增至40多郡。 |
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对抗中央。 |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兵三十万打败匈奴,收复黄河以南土地。 |
公元前127至公元前119年,汉军三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大胜,使北部诸郡得以安宁。 |
材料二:如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合示意图》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
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中后期)的人们普遍要求结束战乱,除去那些人为的灾害障碍。……而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则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发挥了作用,进可攻、退可守,又能乘虚先取巴、蜀,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秦汉历史大事记(部分)
秦朝 | 统一中国 | 示例一:观点: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选择的历史事件:派兵开凿灵渠,张骞出使西域。论述: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相互了解与往来。此后,西汉王朝加强交通得到很大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大,边疆愈加巩固。结论:综上所述,水陆交通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建立郡县制 | ||
统一货币、度量衡 | ||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 ||
派兵开凿灵渠 | ||
秦末农民大起义 | ||
汉朝 |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
实施“推恩令” | ||
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 ||
张骞出使西域 | ||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