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之选择题专训

修改时间:2024-12-27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从13世纪开始,假发的使用在意大利极为普遍,喷香水、贴黑痣、化妆,是当时女性美化自己的方式,并用金丝银线的饰品作为装饰,以便与奢侈的服饰形成鲜明的呼应。在当时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政府甚至出台了相关的规章,规定了男女在服装上不可太过于奢侈。这反映出当时意大利(     )
    A . 人文精神主导了社会发展 B . 经济发展带来消费观念变化 C . 国民收入得到了普遍提升 D . 思想解放推动改善民众生活
  • 2. “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罗马法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 . 符合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 C . 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D . 吸收与批判东方法制建设
  • 3. 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 . 等级制度森严 B .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 封建制度解体 D .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4. 英国历史学家彼德·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融汇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 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B . 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 . 创造了疆域极为辽阔的帝国 D . 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 5. 混凝土、穹顶和希腊柱式相结合的建筑特征出现在(     )
    A . 古希腊 B . 古罗马 C . 古埃及 D . 古巴比伦
  • 6. 1340年6月,英国沃尔瑟姆庄园法庭判决,非自由农路斯未经领主同意就将持有地租给自由人罗伯特,法庭命令他将这块土地和转租收益交给领主,并罚款12便士。这反映出(       )
    A . 国王的司法权力受到侵犯 B . 庄园内部成员不能擅自交往 C . 司法判决是庄园主主要财源 D . 庄园法庭对领主利益的维护
  • 7. 西欧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的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这说明(     )
    A .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的典型组织形式 B .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 . 庄园是西欧时期独立的政治单位 D . 庄园内部的农奴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 8. 当西罗马帝国在蛮夷入侵浪潮的冲击下遭覆亡之际,它却依然维持不堕,终于度过难关,恢复生机,保存并继承了古典文化遗产,一直存续近千年。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奥斯曼帝国 B . 查理曼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9.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或评价。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481年,克洛维建立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 B . 843年,查理曼的撒安格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 C .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 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
  • 10.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如果你是生活在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市民,你们将通过____的手段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
    A . 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B . 和平谈判、金钱赎买 C . 和平谈判、皈依基督 D . 皈依基督、武力斗争
  • 11. 8世纪时,阿拉伯人征服了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当时一位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材料表明阿拉伯帝国扩张的主要动力是(   )
    A . 解决粮食问题 B . 经济利益驱使 C . 传播伊斯兰教 D . 传统商路受阻
  • 12. “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富商巨贾投资乡村,置办田地,还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材料表明(     )
    A . 城市的封建势力受到较大冲击 B . 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在西欧国家形成 C .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生活富裕 D . 西欧城市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 13.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 .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 . 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 . 奴隶贸易促成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 . 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 14. 1484年,意大利思想家皮科呼吁人们“作为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应该用最能够适合你的形式构建自己”。以下对皮科主张认识正确的是(     )
    A . 提倡民主政治 B . 维护教会特权 C . 肯定人的价值 D . 反对君权神授
  • 15. 西欧庄园农奴利用法律手段与领主抗争、较量,从而极大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种抗争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最终农奴以各种方式走上“自由之路”。这主要说明西欧庄园(     )
    A . 为维护农奴利益提供了极大保护 B . 是具有近代法治精神的政治体 C . 为西欧近代化的实现准备了条件 D . 是相对封闭、独立的经济单位
  • 16. 油画能够形象生动地反映历史。依据下列三幅油画中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概括的主题应是(     )

    A . 问道政治——不同选择的革命 B . 血腥积累——早期的殖民扩张 C . 寻梦东方——艰难的探险之路 D . 人性之光——文艺与人的解放
  • 17. 下图是用物理学上的钟摆实验来绘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议会与王权之间的斗争。推动钟摆向左摆动的“动力”可能是 (     )

    A . 颁布《大宪章》 B . 颁布《权利法案》 C . 颁布《独立宣言》 D . 颁布《人权宣言》
  • 18. 温斯顿·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写道:“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后来在1660年,当查理二世允诺尊重议会和先例后返回伦敦时,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这意味着当时英国(     )
    A . 民众情绪多变 B . 传统力量强大 C . 法制意识淡薄 D . 议会至上确立
  • 19. 蓝白红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标志,它代表了革命者所崇尚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男性留辫子是清王朝特有的现象。下面两幅图片(     )

                                                                             

    法国大革命时期身着蓝白红颜色服饰的女性                                        民国初年笑容满面剪辫的男青年

    A .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 B . 说明了革命者注重改善人们的生活 C . 反映了中法两国革命的彻底性 D . 凸显了革命对封建制度的沉重打击
  • 20. 下表为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

    作者

    论著

    评价

    【德】布维尔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

    王振国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

    辛亥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A . 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B . 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 . 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D . 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 21.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下图可知,当时英国(       )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A . 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B . 农业生产衰退 C .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D . 进入垄断阶段
  • 22. 在马克思的基碑上,刻着两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暂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为“改变世界”做出的努力是(     )
    A . 领导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B . 发表《共产党宣言》 C . 创作无产阶级成歌《国际歌》 D . 建立巴黎公社政权
  • 23.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阶级的处境却越发艰难,工人阶级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这一现象(       )
    A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C . 改善了工人阶级生活状况 D . 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
  • 24. 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项目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 .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 . 欧美各国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 25.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在战争中,美国始终保持着中立态度,没有参加战争。 B . 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作战 C . 中国、巴西也对德宣战,增强了同盟国的实力 D . 俄国退出战争后,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结束
  • 26. 制作时间轴是中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时间轴所探究的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 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 C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D .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27. 1819年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等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以上事件都属于(       )
    A .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B . 维护国家统一的抗争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 28. 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历史某一单元后制作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可知,图中“?”处应填写(       )

    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C . 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29. 历史学家认为:这场战争是日益加剧的帝国主义趋势和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直接后果。1914年以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变本加厉,同时一些军事领导人对速战速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上内容说明的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C .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 D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义
  • 30. 1929年10月美国国内股票的暴跌引发了严重的危机。危机中,“过剩”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为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改革,在这些措施中,哪一措施最有利于直接改变这一状况
    A . 实行了社会救济和控制物价 B . 颁布法令保护劳工的权利 C . 减耕减产和调整农产品结构 D . 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 31.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展。与下列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中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是(       )

         

    A .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B . 林肯在战场上 C . 轮船招商局 D . 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
  • 32.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建设促进了国家的巨大发展。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①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②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③为了加速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④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3. 下面的思维导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整理的笔记,图中3空缺处最合适的选项是(     )

    A . 推广大众教育 B . 反对霸权主义 C . 注重环境保护 D . 坚持合作共赢
  • 34. 1921年4月,列宁明确指出,要用一切办法坚决发展流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因为我们给予资本主义活动的范围,是相当狭小而“适度”的。这说明苏俄正在(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推行新经济政策 C . 实施农业集体化 D . 倡导“政治多元化”
  • 35. “1917年11月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推翻临时政府,取得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对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 . 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 俄国从此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国 D .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形成
  • 36. 农奴制改革后,农民为赎地支付了高额的资金,这些钱绝大部分流入铁路、矿山、工厂和银行。这说明农奴制改革(     )
    A .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 .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 .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 37.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

    A . 思想解放 B . 19世纪60年代的革命和改革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D . 科技进步
  • 38. 1921—1940年,苏俄(联)的建设促进了国家的巨大发展。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

    ①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②苏联开始了垦荒运动,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

    ③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④苏联颁布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39. 下面三张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 .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崩溃
  • 40. 九(1)班同学运用如图思维导图进行历史大概念学习。据此推断学习的主题是(     )

       

    A . 古代亚非文明的进步 B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C .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D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