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蚌埠禹会区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

14~17世纪是欧洲发生巨变的时代,无论是“人”的发现,还是“世界”的发现,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他们(指资产阶级)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材料二:1992年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为哥伦布举行纪念活动,为其立碑。但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掀起哪场运动“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新生的“精神”指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为哥伦布举行纪念活动并立碑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的理解。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概括这两类历史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到的共同作用。
举一反三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欧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经济会飞速发展,……崛起后的英国在与大清王朝的较量中,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同时也促成了中国人在民族认识上的亟变和探索。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是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四: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