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纸。宣帝改曰都

护。…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于是,五十余悉纳质内属…

——引自《后汉书·西域传》

请回答:

(1)、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在什么时间出发的?
(2)、张骞通西域有何历史意义?
(3)、从张骞出使西域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和挫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4)、材料二中“武帝”“北虏”各指谁?
(5)、“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有何意义?
举一反三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辉煌的中国】

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中国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屈辱的中国】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索的中国】

材料三: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再到变法图存,这些复兴之路都失败了,直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共和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了闸门。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奋斗的中国】

材料五: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材料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材料七: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八: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宣布……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改革的中国】

材料九: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创新的中国】

材料十: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自《2018政府工作报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