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孙悟空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求简洁。
举一反三
整本书阅读;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乙】二更时候,孙大圣心中有事,偏睡不着,只听那里吹打,悄悄地爬起来,穿了衣服,跳在空中观看,原来是正南上灯烛荧煌。低下云头仔细再看,却是三清观道士禳星哩。但见那:灵区高殿,福地真堂。灵区高殿,巍巍壮似蓬壶景;福地真堂,隐隐清如化乐宫。两边道士奏笙簧,正面高公擎玉简。宣理《消灾忏》,开讲《道德经》。扬尘几度尽传符,表白一番皆俯伏。咒水发檄,烛焰飘摇冲上界;查罡布斗,香烟馥郁透清霄。案头有供献新鲜,桌上有斋筵丰盛。殿门前挂一联黄绫织锦的对句,绣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行者见三个老道士,披了法衣,想是那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下面有七八百个散众,司鼓司钟,侍香表白,尽都侍立两边。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与他混一混,奈何单丝不线,孤掌难鸣',且回去照顾八戒沙僧,一同来耍耍。”

(选自《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丙】那观音在旁听说,即合掌谢了圣恩,领悟空辄驾云而去。随后木叉行者、白鹦哥一同赶上。不多时,到了中途草舍人家。沙和尚看见,急请师父拜门迎接。菩萨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知识,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正拜谢时,只听得正东上狂风滚滚,众目视之,乃猪八戒背着两个包袱,驾风而至。呆子见了菩萨,倒身下拜道:“弟子前日别了师父至花果山水帘洞寻得包袱,果见一个假唐僧、假八戒,都被弟子打死,原是两个猴身。却入里,方寻着包袱,当时查点,一物不少,却驾风转此,更不知两行者下落如何。”菩萨把如来识怪之事,说了一遍。那呆子十分欢喜,称谢不尽。师徒们拜谢了,菩萨回海,却都照旧合意同心,洗冤解怒。又谢了那村舍人家,整束行囊、马匹,找大路而西。正是: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毕竟这去,不知三藏几时得面佛求经,且听下回分解。

(选自《西游记》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本学期班级开展了以“走进西游神魔世界,感悟悟空成长历程”为主题的《西游记》名著专题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选文,结合对该整本书的阅读,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甲】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我不曾敢打,我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与我,他必然先晓得了。你若寻他,他念起来,你却不是死了?”行者见说得有理,真个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师父,这是他奈何我的法儿,教我随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襁,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

(《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乙】行者叫道:“师父,天亮了,起来罢。”三藏才醒觉。翻身道:“正是。”穿了衣服,开门出来,忽抬头,只见些倒壁红墙不见了楼台殿宇,大惊道:“呀!怎么这殿宇俱无?都是红墙何也?”行者道:“你还做梦哩!今夜走了火的。”三藏道:“我怎不知?”行者道:“是老孙护了禅堂,见师父浓睡,不曾惊动。”三藏道:“你有本事护了禅堂。如何就不救别房之火?”行者笑道:“好教师父得知。果然依你昨日之言,他爱上我们的袈裟。若不是老孙知觉,到如今皆成灰骨矣!”三藏闻言,害怕道:“是他们放的火么?”行者道:“不是他是谁?”三藏道:“莫不是怠慢了你,你干的这个勾当?”行者道:“老孙是这等惫懒之人,干这等不良之事?实实是他家放的。老孙见他心毒,果是不曾与他救火,只是与他略略助些风的。”三藏道:“天那!天那!火起时,只该助水,怎转助风?”行者道:“你可知古人云: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风?”

(《西游记》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丙】“我挑担前走,不曾在心,也不曾听见。”行者道:“老孙也不曾听见。师父,他叫甚么?偏你听见。”唐僧道:“他叫得有理。活人性命还不救,昧心拜佛取何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行者笑道:“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你想离了东土,一路西来,却也过了许多山场,遇着许多妖怪,常把你拿将进洞,老孙来救你,使铁棒。常打死千千万万;今日一个妖精的性命,舍不得,要去救他?”唐僧道:“徒弟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去救他救罢。”行者道:“师父既然如此,只是这个担儿,老孙却担不起。你要救他,我也不敢苦劝;我劝一会,你又恼了。任你去救。”唐僧道:“猴头莫多话!你坐着,等我和八戒救他去。”

(《西游记》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丁】行者依言,即与八戒、沙僧,去山凹里取将那些赃物,收拾了,驮在马上;又教八戒兆了一担金银,沙僧挑着自己行李。行者欲将这伙强盗一棍尽情打死,又恐唐僧怪他伤人性命,只得将身一抖,收上毫毛。那伙贼松了手脚,爬起来,一个个落草逃生而去。这唐僧转步回身,将财物送还员外。

(《西游记》第九十回 金酬外护遭魔毒 圣显幽魂救本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