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干栏居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也应是干栏形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迹。桩柱可分为圆桩、矩形桩和板桩等,直径或边长在10~20厘米之间,入地60~80厘米。桩柱上用主梁和次梁架起厚约10厘米的地板,一般高出地面80厘米到1米左右,地板以上的房子为“长屋”形式,进深约7米,檐下还有宽约1.1米的室外走廊。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度约30米,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徽尉迟寺长屋遗址长达25间,有80米左右,浙川下王岗长屋遗址竟长达100米左右。此外,成都十二桥发现的干栏居(相当于商代),主体建筑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上。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便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梁与柱的交接,是在梁端或柱端做出榫头,有燕尾榫和销钉榫等,较之巢居的绑扎技术迈进了一大步。板之间的连接已用企口技术。这种榫卯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于河姆渡的干栏居遗构中。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一直沿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

(节选自《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宫殿建筑》)

(1)、下列关于“干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楼阁建筑应是居室向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起源就是干栏居。 C、“干栏居”不因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 D、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的遗址,是最早的干栏居遗迹。 B、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古代长江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 C、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榫卯的结点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 D、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居建筑使用的是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由此推断: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木构宫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 B、文章开头引用古代的两则材料来说明干栏居,其中《说文》"泽中守草楼"中的干栏居形式与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干栏居基本属同一种类型。 C、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的“长屋”,属家族聚居形式,它体现了宫室建筑的某些特征。 D、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春节民俗艺术

    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在春节这个“全民欢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的确是这样。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可谁又能阻止生活的流变,让年节艺术一成不变地恪守老套路呢?

    其实,随生活潮流而与时俱进地加以调整和改变,本来就是民间艺术的精神和发展状态。面对春节联欢晚会、电话拜年、手机短信和电子贺卡一类的“新年俗”或“新年节艺术”,我们与其在怀旧中抱怨现实,不如在“俗而礼,礼而俗”的互动中建设与时俱进、魅力依旧的当代年节艺术,以至让大家真的想过年、过好年。

    因为交通受阻,时下有人提出“今年过年不回家”的倡导。这当然是想为政府排忧解难,也是为了避免同时出行所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面对民族文化历史所造就的普遍社会心理,面对民族文化记忆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感召,这种倡导显然是无力的,也不契合国情。

    其实,文化保护问题和民生问题是紧密关联的。今天,要想有力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充分地发挥春节及其民俗艺术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切实地解决作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安民于本土,就可使得乡村的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春节才会越过越火,春节的民俗艺术才会越来越繁荣。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墨子,东周春秋末期战国期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在游学初期,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可以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盾、扦格。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表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同的诠释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提出了“兼爱”的主张。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也即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则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墨子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的以兼爱为出发点,他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征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期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成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今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礼记》说:“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旨在使室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就可以进去;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札记》还说“毋侧听”,就是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尊重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

    《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傀言”,长者还没有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毋剿说,毋雷同”,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礼记》还说,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问焉,终则对”,先生有所询问,要等先生说完后再回话,抢答是失礼的行为。“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向先生请教学业,或者没听懂,希望先生再说一遍(请益),都要起身,不能坐着,以示尊师重道。

    《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内涵最大的概念,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体系相当庞大,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如果你读过《礼记》,就不会再有疑虑。若逐篇细读,如在纲,有条不紊,有助于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阿法狗大胜,人类该怎么办

    起源于中国的围棋一向是智者的运动。其变化多端以及对大局观和战略观的高度要求常常被人称道,围棋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无法战胜人类的最后一项棋类运动。然而事情发生了变化:最近的人机大战中,电脑阿法狗(AlphaGo)以4:1的总比分将韩国围棋名将李世石九段挑落下马。这不仅是世界围棋史上的大事,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阶段。

    围棋是中国的国粹,在南北朝时传入日本。在唐朝年间,两国棋手有过不少切磋。进入16世纪,日本围棋开始走上职业化的道路,棋手水平开始反超中国。特别是进入近代之后,中国国力贫弱,围棋水平不升反降。围棋名手吴清源甚至不惜在抗战期间背负骂名加入日本国籍,以此来维系自己的职业生涯。

    国运兴,棋运兴。日本棋手横行棋坛的时代正是日本国势强盛的时代;韩国棋手称雄棋坛的十年正是韩国经济腾飞的十年;而中国棋手统治棋坛的那一年,中国的C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然而,正当人们对世界围棋格局的中国王朝进行展望时,一位“棋手”横空出世,“他”不是中日韩棋手,甚至不是人,而是人工智能棋手——阿法狗。

    2018年1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文章称,谷歌的人工智能系统阿法围棋2018年10月份以5比0的战绩完胜欧洲冠军,这是人类历史上,围棋人工智能(AI)第一次在公平比赛中战胜职业围棋手。2018年3月,人机大战开始升级:阿法狗的对手换成了韩国名将,世界冠军的获得者李世石九段。

    2018年3月9日,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打响,最终比分定格为1比4。阿法狗之所以获胜,在其具备的三个巨大优势:第一,学习能力。阿法狗的核心技术是深度学习方法,它的围棋知识不是编在程序里的,而是它通过大量棋谱和自我对弈自己学会掌握的。而且,这种学习能力具有相当大的通用性。自己学习的能力,使得计算机有了进化的可能。

    第二,局部落子和整体棋局着法的平衡能力。阿法狗通过深度学习产生出来的策略网络(或称走棋网络),在对抗过程中可以实现既考虑局部得失,又考虑全局整体胜负。而这种全局性“直觉”平衡能力,正是过去我们认为是人类独有的。

    第三,超出人类对围棋博弈规律的理解能力。阿法狗的着法有些超出了人类棋手的预料,但事后评估又认为是好棋。意味着阿法狗的深度学习算法,甚至可以从大数据中发现人类千百年来还未发现的规律和知识,为人类扩展自己知识体系开辟了新的认识通道。

    然而这场人机大战的意义不仅仅是在围棋领域,更在于人工智能方面。一般说来,机器智能主要分为三大类: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在计算智能领域,以科学运算、逻辑处理、统计查询等形式化规则运算为核心,在有些方面计算机早已超过了人类。但也有些还无法超越人类,比如复杂符号推理。在感知智能领域,以图像理解、语音识别、语言翻译、运动控制等为代表,近期由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突破,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始连步趋于实用水平。

    但是,在认知智能领域,以理解、推理和决策为代表,强调“会思考”、“能决策”等,因其综合性更强,更接近人类智能,研究难度更大,长期以来一直进展缓慢。阿法狗在深度学习技术上的突破,使其在自主学习、理解和推理能力上取得重大进步,使我们终于在认知智能万面看到了曙光,尽管现在还非常非常的初步。

    然而这种进步对人类来说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由于人工智能在催生更多的聪明武器和自主化无人平台、提高对战场态势的认知速度、拓展认识信息化战争机理的新途径、助推兵棋推演实现真正的人机对抗、使指挥信息系统克服智能辅助上瓶颈等防务领域的巨大价值,必然会被用于战争,如果是这样,恐非人类之福。

(摘自《世界博览》2018年7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从早期外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到中国学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国政府的“注音字母”“汉字简化”等方案,中国汉字在变革中步履蹒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这是汉语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时期。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汉字也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社会的汉语热随之升温。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汉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简化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一旦简单到无从认识或者误认,简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汉字结构的美、寓意的美。

    科技的进步,也曾让中国汉字遭遇考验。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是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 ,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也沉渣泛起。

    如果汉字进入不了电脑,在信息浪潮惊涛拍岸的今天,中国航船就无法驶入国际航道;如果放弃汉字,中国文化将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何况失去汉字的国家还是中国吗?别无选择,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1956年,终于诞生了第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随后30年,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1985年,中国科学家王选领衔研制的中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获成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古老的方块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出神奇的生命力。

    中国的文化客厅容得下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让各种文明以礼相待,推杯问盏。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我们反对取之无度、用之过滥;我们不反对让流行的网言网语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文化自觉。

    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键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让我们患上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俚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呵护母语,就 是留住民族文明的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