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药费

    老母亲病后,药费开支越来越大,我在机关上班,挣的也是有限的几个钱,每月为母亲买药已成了不小的负担。

    那天,乡下的大哥进城来了。他主动提出要与我分担母亲的药费。我一听就急了,当年为供我上大学,大哥多次忍痛放弃了当兵、招工的机会,自愿留在老家务农照顾二老。如今,我整天体面地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享福,大哥却像头老黄牛一样在老家默默地劳作,替我尽孝。再让他分担老人的药费,我怎能心安!

    大哥见我急了,红着脸喃喃道:“俺如今也有钱了……”没等大哥说完,妻子抢过话头:“你有钱是你的,俺有公费医疗本,买药不用花自己的钱……”听到这话,大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月末,我回家给母亲送药,到家后母亲对我说大哥已给她买药了。我埋怨母亲怎能让大哥花这个钱,母亲含着泪朝我摆了摆手:“唉!你们都是孝子啊…那天你大哥从城里回来后,找人打听清楚了公费医疗是怎么回事了。你不愿让他花钱是好心,可你想过没有,对老人尽孝的事,大哥的落到兄弟后面他该是什么样的心呀……”

    为了不让大哥负担母亲的药费,同时也解除他的内疚心理,在妻子的建议下,我拿出了2000块钱交给母亲,向她说出了妻子的“计谋”,母亲含泪点头。

    第二天早晨,在我回城前母亲强作欢颜将我和大哥叫到床前,说:“那年俺有一对值钱的手镯,这年头也不时兴了。前几天俺托人卖了2000块钱,给俺买药先用这钱,往后你俩也别给俺买药花钱争执了……”母亲的话没说完,大哥将嘴角的劣质烟猛吸了两口,脸庞上滚落下两颗硕大的泪。

    回到城里,我脱下外衣到洗漱室洗脸,听到外屋的妻子一声惊叫。原来她从我外衣的口袋置提出了一大把面额不等的票子,我接过来数了数,整整500元。闻着票子上那熟悉的劣质烟味,我泪如泉涌,这是大哥偷偷放进我口袋里为母亲买药的钱呀……

(作者李燕翔,有删改)

(1)、文章的标题是“母亲的药费”,说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2)、文章前面写大哥“红着脸喃喃道:俺如今也有钱了……,”,后面又写大哥“将嘴角的劣质烟猛吸了两口”“票子上那熟悉的劣质烟味”,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3)、文中的“我”每月为母亲买药已成了不小的负担,为什么还要争着与大哥付母亲的医药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闲话白菜   
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考证,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总之,白菜食用方法很多,仅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2012•大庆)阅读《牛津大学的面试很“凶悍”》,完成下列各题

牛津大学的面试很“凶悍”

张达明

    ①儿子在学习上很勤奋,在上初中时就立下宏愿:以后如果上大学,非牛津大学不上!好在上天助了他一臂之力,2011年竟过关斩将一路绿灯,终于收到牛津大学的面试通知。

    ②对儿子进行面试的有三位教授。还未等他坐定,三位教授就异口同声问他:“你为什么要戴手表?难道你手机上没有显示时间的功能吗?”

    ③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儿子先是一愣,随即稳了稳神,脑子也急速运转开来:如果回答戴手表是为了掌握时间,答案肯定错误。因为全球顶级的大学,提问绝不会如此简单!那又该怎样回答呢?

    ④短短一分钟内,儿子就进入了角色侃侃而谈:“在英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工业革命总是在不断地催生出新的发明。比如,1769年,理乍得•阿克莱特发明了卷轴纺纱机。再比如,塞缪尔•克隆普顿于1779年发明了走锭精纺机,这些无不与时间紧密相连。”他顿了一下,继续讲道:“由此可以推理到人际关系上。我认为,无论在我们中国,还是在英国,守时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契约,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时间观念都不具备,说明这个人很有必要提高自我修养,而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用我们国家的话说主要有三:一是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二是勤于实践,积善成德;三是严格要求,知错就改,做到‘慎独’。”

    ⑤正当儿子还要继续讲“目前世界存在哪些问题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构成考验”时,却听到三位教授热烈的掌声。其中一位教授说:“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得够精彩了,没有必要再深入阐述了。”这就是说,第一关已顺利通过。

    ⑥随后,刚才说话的那位教授端来一杯水,微笑着递给儿子。正当他伸手接杯子的一瞬间,中间那位年轻教授却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一只皮球,趁儿子不备狠狠迎面砸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儿子的头上。好在儿子处变不惊,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接过水杯后,又轻轻放在茶几上,再慢腾腾地拾起滚落在脚下的皮球,对三位教授微笑着,趁他们不备,猛力迎面砸了回去,正好砸在刚才那位年轻教授的头上……

    ⑦儿子后来告诉我,他当时这样想,即便你们不录取我也没关系,但不能侮辱我的人格,而那一狠命反击,是让他们明白,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⑧但儿子想错了。

    ⑨当他砸中那位教授的一刹那,三位教授竟同时高兴地大叫道:“回击得好!”顿时让儿子如坠云雾之中。这时,只见那位年老的教授走过来,亲切地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孩子,祝贺你,你被录取了!”这话更让儿子不解。

    ⑩教授却这样解释道:“牛津大学所欣赏的,是敢于面对挑衅拍案而起的学生,而不是逆来顺受的无条件服从者。虽然你前面的问题回答得非常精彩,但重要的是在你被球击中的那一刻,你人性的本能在顷刻间暴露无遗,而牛津大学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如果读牛津的学生不具备强烈的应对能力,即使门门功课都是A,但终究仍是唯唯诺诺的庸才,以后对社会的发展不会有大作为。”

    ⑪事情过后,儿子感慨地对家人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

游宇明

    ①人生有两种成功: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或权力;一种是虽然没有外在的成功标志,但你的性格有人喜欢,你的操守有人欣赏,换句话说就是,你拥有一颗纯净优雅的心。前一种成功受天时地利人和的限制,获得它们的人不会太多;后一种成功则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做主。而心灵就像一棵树,有时难免生出枝枝蔓蔓,要让它保持纯净优雅,我们就必须对它进行修剪。

    ②剪去散漫。一个人固然不应该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否则,可能会有弦断之忧,但我们同样不能对什么都不在乎。一个人工作、生活过于散漫,必然导致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从而一事无成。

    ③剪去阴暗。人与人相处,贵在灵魂透明。你的心灵透明了,别人与你相处才有安全感,你才可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如果一个人心理阴暗,事事都想算计别人,你的朋友就会愈来愈少,自己遇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人愿意帮你,寂寞、孤独、无助必然会成为你生命路上的一颗颗巨石。

    ④剪去浮躁。希望自己在生活中顺风顺水,在事业上平步青云,这固然可以理解,但你必须学会一步步来。春天只有播种,夏天只有浇水施肥,秋天才能指望有所收获。如果你为了追逐一夜成功而要省略奋斗的过程,那么,即使成功了,也肯定是虚飘的,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失去。

    ⑤剪去虚荣。俗话说:“人活一张脸。”在乎脸面,希望自己在公众中有个好的形象,这是人之常情。只是这种在乎不要太过,太过就变成了虚荣。现在有些人虚荣心极强,写了几十首诗,就自称“中国诗坛领军人物”;出了一本画册,就声称自己是“艺术大师”,这样必然让人反感。

    ⑥最值得剪去的还是多余的欲望。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欲望,没有正当的欲望,就没有奋斗的动力,就不会追求人生的灿烂与辉煌。然而,欲望永远是把双刃剑,它可能成就你,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你。过盛的权欲,会使我们走入吹捧、行贿的陷阱;过旺的钱欲,会让我们坑蒙拐骗、掺杂使假……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 看清欲望的内核,对它们做出合适的处置。一个人懂得对欲望进行必要的取舍,也就懂得了人生。

    ⑦心灵是我们唯一可以带向远方的行囊,拥有了一颗经过修剪的纯净优雅的心,我们也就能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

(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

肖复兴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地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⑥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⑦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     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⑧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⑨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⑩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⑪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⑫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⑬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选自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为了母亲的微笑》,有删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奔跑的母女

华明玥

    ①女儿上大学了。送别奔向新生活的女儿,她的心干瘪了。

    ②她是单身妈妈,女儿高二时,孩子爸爸因病去世,照理说,她的空巢感比一般人家更猛烈——送别相依为命的女儿,回到家中,看到空了一半的衣柜、书橱,她感觉内心如一根缩水的老丝瓜瓤,只留下一摇起来就沙沙作响的丝瓜种子。

    ③离家第一个月,女儿明显被新生活的种种新奇吸引,来不及体会妈妈的失落感。她每天都很忙,被招录到新社团,为见到学术偶像雀跃不已,在易中天、郎永淳的讲座上举手追问,在校乐团竞争到第二小提琴手的位置……她的话儿又稠又密,妈妈永远插不进嘴。可要是她忙起来,铁定两分钟内挂电话。

    ④任由失落发酵吗?一开始,妈妈和一切新鲜人、新鲜事较劲,争取女儿的关注度,争输了,一天都心情不好。比如在人人网上,她也是女儿的好友,可她发的新鲜事,女儿溜一眼就过去了,也不做评论,而小伙伴们随便打个岔子,女儿都能在下面回复好多;再比如,自从加了女儿的微信,她一直叮嘱女儿少吃油炸烧烤食品、多跟老师讨教、及时撤凉席洗蚊帐……这边殷殷切切,那边回应渐稀。有时,一拨子微信发去,隔三天才有七个字回应:“知道了,你真操心。”

    ⑤她嗔女儿“有了伙伴忘了娘”,女儿称她遥控欲太强,“其实是老妈你的心理断奶没完成——你太依赖我了,这很可怕,知道吗?”

    ⑥妈妈思忖半天,“从今起,你一切生活学习细节我都不管,就管一件事。你从小虚胖体弱,而体质太重要,你每天傍晚要跑步,我跟你一起。每晚6点我给你打个电话,看看你是否在跑,在喘气,在滴汗。怎么样?”她说到做到,果然只在跑步时打电话来,也不问别的,只问:“跑了没有?找到跑友了么?别老在操场上跑,太枯燥。”这下,轮到女儿有些许失落了。眼看别人的老妈坐动车来送特产;关心女儿跟室友关系怎样,而她老妈都不再问她在干什么,只是催促说:“换好鞋了吗?开跑啦!”她完全不能理解,跑步有这么重要?

    ⑦一开始,女儿跑四五百米,就到了极限,喉咙腥甜,脑袋缺氧;跑到一千米,脸色发白,太阳穴突突直跳。正想放弃,监督电话来了,妈妈喘得比她还厉害:“喂,我今天跑到明故宫了,满月,打算赏一会月亮再跑回去。照这样的进度,很快可以去玄武湖环湖跑,你怎么样,哪天你才能绕着东湖跑?”

    ⑧大一将要过去时,女儿终于有体能出校门,绕着东湖开跑了。她跑过东湖的磨山风景区,闻到满湖荷叶传来微凉的清香,看到夕阳正给一两朵白荷花镀上胭脂粉红。拍了照传给老妈看,老妈说:“哦,我在太平门到情侣园的湖岸上跑,看到的景色和你看到的很像。”

    ⑨是每天跑步给女儿无穷能量吗?她传回的照片上,皮肤微黑,笑容绚烂,再也不是高中时那只懒洋洋、茫然不知方向的小病猫。更有意思的是,一旦妈妈把更大的自主权交还女儿,控制和反控制的战争悄然终结,女儿打电话或微信妈妈的频率,反而高了。“妈妈,很多南京跑友准备沿秦淮河跑,你想不想入伙?”“妈妈,天太热,去紫金山夜跑也有意思,沿途还可以看到萤火虫。”

    ⑩在两位跑者的隔空约会中,互信、理解的默契在成形。一天,月亮在苍茫的湖面上升起,妈妈微信女儿:“看到湖上的月亮了吗?跑龄九个月,千里共婵娟。”女儿由衷地说:“能跟妈妈一起在不同的地方跑步,还能一起看月亮,够美好。但现在,我不是先前那个我了,你可以不必这样以身作则吃苦了。”妈妈笑:“你当我坚持跑下去,只为了你?我是为自己能从空巢阴霾下挣脱出来。我不想成为你的包袱,能做你的跑友,说明我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摘自《青年文摘》总第543期,有删节)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颗图钉

叶大春

       小米在总经理办公室外等待应聘接谈的时候,忐忑不安,就用硬币占过卦:徽面受聘,字面不聘。三次都是抛的徽面。小米心存一份侥幸和欣慰。

       轮到小米接谈时,阴差阳错,小米一走进总经理办公室,突然打了一个大喷嚏。总经理皱了皱眉头,脸色险沉起来。小米心慌意乱,想好的谈话内容忘到爪哇国去了,结结巴巴地谈了一通。她看见总经理已对她的谈话不感兴趣,在自顾自地揉着太阳穴。小米心更慌了,语无伦次。总经理委婉地下了逐客令,小米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转儿。

       该死的喷嚏!小米恨得牙痒痒的,眼看有些希望的受聘机会被喷嚏搅黄了。小米到深圳闯世界的三个多月里,已是第四十九次求职受挫了。她疲惫不堪,精神沮丧,连下楼梯的劲都没有了。

       小米真想站在楼梯间里嚎啕大哭一场。但深圳不相信眼泪,哭也白搭,只会让人瞧不起你。真是鬼迷心窍,小米在内地一家市直机关里吃皇粮挺安逸的,忽然心血来潮,想跳出人浮于事、臃肿不堪的机关,破釜沉舟到南方去闯荡一番。

       小米的父母苦劝,小米的男朋友力阻,都没能动摇小米南徙的决心。别看小米是个妩媚温柔的女孩,倔起来却如犟牛。父母无奈,只得串通小米的男朋友,将小米反锁在房间里"软禁"起来,想让小米冷静下来,打消南徙的念头。小米去意如磐,心已展翅,翻窗跳楼,背起简单的行囊,一瘸一瘸地乘上了夜行列车。

       小米到深圳后,才发现这儿美女如云,人才如林,求职者更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小米貌不惊人,才不出众,在深圳的硕士博士多如牛毛,哪还轮得上她这样的夜大结业生。她屡碰钉子,吃闭门羹,把身上的盘缠几乎都花光了,眼看要沦落到盲流乞丐的窘境,被送到收容遣返所去了。

       小米一阵晕眩,急忙扶住楼梯扶手才没跌倒。她想起来了,昨晚失眠了,天快亮时才睡着。早晨醒来,时间不早了,顾不得吃早餐,就往应聘的单位匆匆赶。又饿又急,自然晕眩。小米在低头的瞬间,看见了一颗图钉。她怕这颗图钉扎了行人的脚,就把它拾起来,扔进了垃圾箱。

       就在小米转身要离去时,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开了,秘书小姐喜吟吟地跑出来,喊住小米:“米小姐,请留步!总经理叫你!”

       小米一愣,疑惑地随着秘书小姐进了总经理办公室。

       总经理说:“恭喜你,米小姐,你被聘用了!”

       小米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幻觉。

       总经理说:“你一定感到奇怪,我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吧?不瞒你说,你已经通过了我的特殊考试!”

       小米如坠五里云雾:“什么特殊考试?”

       总经理叫秘书小姐放一段录像带,小米看到了自己拾图钉扔进垃圾箱的镜头。小米倍感蹊跷:“这算什么特殊考试?一件小事嘛……”

       总经理喟然慨叹:“唉,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注意这种小事了!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八方求职四处碰壁。一次,我去一家银行求职时受挫,下楼时,我看见了一颗图钉,就拾起来扔进了垃圾箱。这一小事恰好被行长撞上了,大受感动,就聘用了我。这次招聘,我叫人在办公室周围放了十颗图钉,暗地里用录像机监视,几天来只有你细心地拾起了它。我的公司里就是需要你这样细心的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