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有顷,乃复诵。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9)

【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过,然后能改。     恒:

②其母刀裂其织。       引: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4)、乙文中的孟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这个故事说明了说明道理?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