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公共汽车插曲

    公交车进站之后,上完了乘客,刚刚关上车门要走的那一瞬间,从车后跑过来一位老太太,她挥着手,大声地招呼着,车上的人都听得真真的。可是,司机像是没听见似的,就在老太太跑到前门的时候,司机一踩油门,还是把车开走了。

    如果就这么开走了,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偏偏的,车刚开出车站没几步,迎面跑过来一位年轻的姑娘,也挥着手,大声地招呼着,车上的人都看得真真的,只见司机一踩刹车,车停了下来,前门“砰”的一声打开了,姑娘气喘吁吁地上了车,向司机说了声谢谢。这句谢谢刚刚说完,司机还没来得及关上门,突然,看见老太太从后面紧跑几步,还真利索,一把抓住车门的把手,一脚踩上车门的台阶,也跟着气喘吁吁地上了车。

    车上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放在了老太太的身上,知道好戏得开演了。即使是再好说话的老太太,也得数落几句司机,这个司机看人下菜碟,做得也是有点儿过分。

    没想到,老太太不是个善茬儿,属于刀子嘴不饶人的厉害主儿。这回,可让司机撞上了。老太太上了车,抓住驾驶室旁的柱子冲司机就开始一通雨打芭蕉的骂,什么你没见过女的怎么着?有你这么着的吗?是大姑娘就开门等,是老太太故意关门甩客走人?有你这么欺负人的?是你妈你也这么对待吗?……

    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自知理亏,握着方向盘开着车,任老太太一通数落,一声不吭。

    别看都不说话,车上几乎所有人的心都站在老太太一边,车后面有人让出一个座,高声招呼着让老太太坐。售票员也走了过来,是来息事宁人的,她对老太太说:您到后面坐吧,您看我们司机师傅都不说话了,您就少说两句吧!

    老太太一梗脖子,不客气地对售票员说:少说两句?嫌我说得多了?告诉你,老太太我今儿有空,等会儿坐到总站,还得找你们领导说说去呢!

    好多人嘴上不说,心里解气,不少人都有过老太太类似的经历。从落在老太太身上的目光,老太太感觉得出来,底气更足了,接着西皮流水一般数落司机。最后,编筐收口对司机说道:今儿你得向我道歉!说罢,停了下来,等候司机的答复。

    这时候,前脚上车的那位年轻姑娘,心里有些不大落忍,毕竟司机是为了自己特意停车开的车门。一直听老太太这么把茄子数落成葫芦一般地数落,一直插不上话,可等到老太太有了片刻喘息的时候,赶紧拉着老太太的胳膊说:奶奶,我向您道歉行不行?都赖我!真的都赖我!老太太一撇嘴:赖你什么?你别狗揽八泡屎!说是这么说,听姑娘这么说话,心就软了下来。姑娘说:我扶您,后面坐着去!老太太就跟着姑娘到后面坐了下来。

    公共汽车上平静下来。到站,下车,上车,一路相安无事。姑娘半路到站下了车,下车前还特意和老太太打招呼再见。老太太的气出了,所有的人心里的气也舒了。老太太坐在那里,一直到了终点站。

    老太太说的公共汽车总站就在这里。车上的人,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下了车后,站着不走,看着老太太下了车,又看了看司机,还想接着看下面的热闹。只见老太太走过车头,径直往前走,谁都知道,前面不远的那排平房就是总站的办公室和调度室。

    等所有人都下了车,司机关上车门,自己才下了车,绕过车头,紧追几步,追上了老太太,一脸云彩地对老太太说:您还真要找我们领导去呀?

    老太太拧着脖子瞥了他一眼,半天没说话。

    司机不是个会说话的主儿,就那么一根葱似的站在那儿,也卡了壳儿,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见脸上汗珠子直淌。

    老太太扑哧一下笑了,说:你以为我和你一般见识?我家在前面,我这是回家!

    司机忙道谢:太谢谢您了,要不这月奖金就玩完了!

    老太太瞪了他一眼:甭谢我!但我得告诉你,哪个大姑娘都有变成老太太的那一天!你自己就不会有老的那一天?

    司机一个劲儿点头,做鸡啄米状。

(1)、读了这篇文章,公交车司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欣赏了这段“公共汽车插曲”你觉得“老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析一下文章第一,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主要突出“老太太”,为什么花了不少笔墨写公共汽车上其他乘客的反应?
(5)、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公交车司机说?
举一反三
 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高 峰
       ①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而且,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②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土壤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③研究人员还表示,除了沙漠地区,在世界任何高温干旱的地方都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近年来让农林科研人员头疼的现象也由此找到了原因 , 他们在干旱地区种植实验田地,虽然保障了充分的水和肥料,但是土地的出产还是不尽如人意。
       ④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⑤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渐行渐远的村庄
                                                                                        黄辉
        ①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②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的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
       ③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幸福栖居在低矮的草房里的情景。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站在窗台上雪白的鸽子熏醉,而我们的欢声笑语又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
       ④我想起了栖居在村庄里的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⑤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只剩下隐私和秘密充满柔情。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噘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⑥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⑦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感觉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⑧我疲惫已极,失落了自己纯洁的灵魂。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⑨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我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一个烫手的词,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本文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小题。

找回来的家乡

    巍峨的世界在地图册上浓缩得那么小,那么微妙。父亲在地图册上画了一个小小的深色的点,指着这蚂蚁大小的地方,说这是家乡的位置,好山好水就在这里。这地方闭上眼睛也能找到,不用在地图上找,一直藏在他心里。

    父亲说这也是我的家乡,是整个家族世代的根。听他说得那么肯定,我茫然了。出生在上海的我,想象不出“家乡”这个词会有力量,值得深情地念叨,因为它对于我是陌生、模糊的概念。

    暮春时节,父亲买了火车票,和我一起乘着绿皮火车去了沂蒙山。下了火车,他对着远处延绵的沂蒙山拜一拜,指着村口的两棵树说:“这是我小时候种的,现在还在,它们会比我活得长。”

    树上的喜鹊喳喳地叫起来,仿佛回应父亲。

    我们住在祖父的老屋里。老屋外观看着高大古旧,走进去感觉阴沉,神秘而肃穆。父亲是在老屋里出世的,祖父本人也生在老屋,住了80多年,直到仙逝在那里。

    老屋庇佑了家里几代人,被尊为福屋,无论多旧,家里人也不舍得拆除,最多是修缮。

    院子很方正,少许的树和少许散养的鸡和鸭,树杈上挂着小灯笼,为老屋增添了人间烟火味。院子占着高处,前面少遮拦,推开院门,放眼看去是田野和农舍,还有大摇大摆的走地猪。田陇上的很多小花次第开了,成群结队地享有花期的荣耀。大自然里的花朵和城里暖房里栽培的精致的按时开放的花不一样,粗放而倔强,不娇不宠,自妖娆,尽开颜。

    有庄稼人打扮的人,成群地从田野深处过来,他们的面目越来越清晰,这些是来老屋和父亲团聚的亲戚。

    和父亲沾亲带故的人有那么多,庞大的亲戚队伍,一些面庞、眼神、姿态、口音暗暗相合的人们聚会在一起,长的是北方人的脸型,说话是北方口音,行事是北方人的礼仪和思维,彼此热烈的感情,快把老屋点燃了。

    厨房里在煮大锅饭,用干柴和铁锅烧的饭,有让人松弛而愉悦的松枝香味。

    爸爸留来访的亲友吃饭,本家的婶子、嫂子们早从家里带来好吃的馍馍、小米煎饼。有的包了大个的茴香水饺,炸了萝卜丸子,有的杀了自家养的小鸡炖茄子,还有的做了拿手的肉饼和卤豆腐什么的。还有一道白菜炖肉,用一个新脸盆装,白菜是爷爷种的,猪是婶婶养大的,肉有白膘,切得厚厚的,炖菜里还放了山上采来的鲜蘑菇,普通的农家菜能鲜美到极点!桌子上有亲戚们带来的山菇、瓜果、栗子,真是一场盛大的百家宴。

    院子里到处是奔跑的小孩,有个呀呀学语的,猛吃猛喝,噎住了,被爸爸笑骂,哭起来了。黄色的黑色的狗,开心地钻在人堆里找好吃的。

    那一片喧闹,让我自豪,我从没见过那么热闹的,有面子的聚餐。我不会孤单了,即便独自在天涯海角,只要想一想在遥远的山里,有一个属于我的亲切家乡,还有那么多跟我沾着亲的人,就会增加胆气。

    火车开来了,我欢天喜地,感觉火车是甜的。亲戚们也来相送,把我们的到来看作一个节日。我对家乡的感情近了很多,努力记住了地图册上的父亲画的一个小黑点。纸上的故乡因为有了生动的人和人情,变了模样。

    火车开了,父亲这漂泊的游子,沉浸在忧伤中。载着他,带他离开家乡的火车,在他眼里会有特别难过和复杂的味道吧,和眼泪一样。

    我跟着父亲,越来越远地离开家乡,恍惚中,家乡成了一个女神,向我们伸出庇护心灵的羽翼。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不累

崔立

       ①下午,母亲打来电话,说:“我累了。”

       ②我愣了一下,心想,这是母亲说的话吗?是不是听错了?母亲可是从来不说累的啊。

       ③我在农村长大。农村一年有两个忙季:夏季和秋季。父亲的单位,时常很忙。那主要的收割人,自然就是母亲了。

       ④我记得有一年,母亲收割稻子,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连着割了一个星期。早上,我起床的时候,桌上已经放好了早饭,我知道,母亲一定是去田里了。晚上八九点,我要睡了,母亲还没回家,在我快要睡着时,听到母亲回来的声音。我喊了声,  “妈”,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⑤当我们院子里堆满了轧过的稻草垛,脱粒下的稻子都装进了袋子里,母亲终于算是松了一口大气。我问母亲:.“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着急地干完呢?”

       ⑥母亲看了看天,说:“要是不抓紧割,万一下雨,就割不成了。”

       ⑦我问母亲:“累吗?”母亲笑笑说:“不累不累。”

       ⑧我从学校毕业,从农村到城市里上班。母亲准备来看我,问我要带什么吃的?我说,就帮我带点猪头肉吧,其他不用带了。家乡的猪头肉是我的最爱,那味道真的很赞。母亲说:“好。”

       ⑨从车站到我住的地方,要走10分钟的路。我本来是要去车站接母亲的。老板临时打来一个电话,让我不得不留在家里抓紧改一个方案。

       ⑩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看了看时间,按常理,母亲该到了啊,怎么还没到呢?在我疑惑的时候。门被敲响了。

       ⑪我去开门。门外,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母亲,母亲的身旁,放着两个沉重的蛇皮袋。母亲说:“一袋米,一袋菜,我和你爸合计一下,你在这里啥都要买,我多带点过来,帮你省点钱。”我赶紧把那两袋东西扛进屋,然后拿着毛巾给母亲擦汗。

       ⑫我问母亲:“这么长的路,你怎么拿过来的啊?你应该给我打个电话。”母亲说:“没事没事。”

       ⑬我问母亲:“累吗?”母亲笑笑说:“不累不累。”

       ⑭母亲就是这样永远不喊累的人。所以这次,母亲喊累了,这很让我紧张。周六一早,我开着车,带着老婆、女儿,一起往家赶。到了村口,我远远地看到一个人站在那里,像是母亲。近了,真是母亲。

       ⑮我问母亲:“你怎么在这里?”

       ⑯母亲说,刚好路过。我们到了家,父亲说了实话。父亲说:“你妈呀,是想你们了,所以说累,就盼着你们回家呢。她呀,是知道你一准听到这个会回来,所以早早就等在村口了。”

       ⑰我一想,母亲呢?我赶紧去找母亲,就看到后院低下头忙着给我挑菜的母亲。

       ⑱母亲说:“你难得回来,吃吃咱农村绿色无污染的菜。”

       ⑲我说:“妈,你累吗?”母亲笑笑,说:“累什么呀,不累不累。”

       ⑳7岁的女儿一蹦一跳地跑过去,甜甜地叫着“奶奶”,母亲脸上马上绽满了笑。我看到了母亲发丝间的白发,好久没这么看过母亲了,母亲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的眼前,瞬时模糊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车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浅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浅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颔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忽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子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 ”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 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 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美丽墓园

刘月新

    ①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见到了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美的坟墓。

    ②最美的坟墓,不是一座,而是一个墓园。

    ③跃上47级台阶,跨过大门,镶嵌在纪念馆血红色外墙上似乎还带着声响的弹壳,加上大炮和坦克,以及征战的雕塑,构成了一部沉甸甸的史书封面,迫不及待地要帮你解读此次战役的惊心动魄。

    ④穿过纪念馆的大门向里走,是一片松树林。棵棵松树挺拔峭立,整齐排列,一丝不苟,像列队整装待发的士兵。树下静静地卧着一排排的坟墓。一个个刚离起地面的小土堆,用水泥抹了周边,上面覆盖一块小长方形大理石卧碑,碑面中央镶着一颗醒目的五星。没有墓志铭,甚至没有名字。

    ⑤这些数不清的大理石板下面,躺着孟良崮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战士的躯体。他们远离尘嚣,静静地躺在林荫里。这些墓冢只是一个个小长方形的土堆而已。坟墓周围,开满了小小的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放眼望去,空旷辽阔,庄严肃穆,青松翠柏掩映的五星点点,点点五星就像一颗颗天上的星辰,每一颗都是一个永垂不朽的英灵。

    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了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你禁不住要屏住呼吸,不敢大声,怕惊扰了这些栖息的灵魂。风抚摸着一座座无名者之墓,树林飒飒作响,几只蜂蝶在林中嬉戏。整个墓园透出一种大美、凄美和壮美,一种少有的朴素之美。

    ⑦6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彻底扭转了华东战局,成为解放战争中振聋发聩的经典之战。然而扭转战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孟良崮纪念馆的烈士墓园,在苍松翠柏间,就安葬着此次战役中牺牲的我军壮士的忠骨,共有2865名。

    ⑧“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

    ⑨“烈士灵前我默默伫立。”

    ⑩这是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一位将军说的两句话。然而将军要伫立的陵墓其实不过是眼前的一个个土丘。他们原本是一个个热血男儿,他们的英雄壮举,成就了当年惊天动地的功绩,而战争的惨烈致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无名烈士,据说安葬于此的2865名烈士中人与名对上号的只有138名。

    ⑪来这里拜谒的人很多,男女老幼都有。谁都可以踏进烈士最后的安息地,保护这些英灵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除了人们的敬仰,还有,就是人们鲜花一样的美好生活。不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人们都会想象得到,这每一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里,都安眠着一个最可爱的人,尽管你不知道他们的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无字碑式的朴素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他们是为人民的安宁幸福而死,虽死犹生;他们虽然没有豪华坟墓和高大墓碑,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最能代表此刻的心声: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⑫从这个墓区向左跨出几步远,又有几座坟墓,给人的感觉同样是美丽宏伟,震撼人心。站在墓前,当地朋友问我,你可知中国最小的烈士有多大?有多大?出生10天。10天?啊!刚刚学会吃奶,刚刚睁开蒙眬的眼睛来看世界。当时的世界山河破碎,狼烟四起,抗战的硝烟正浓。在她来到这个世界第10天时,母亲行刑的时日到了。母亲抱过她说,儿啊,你生下来就没吃过妈一口奶,临走了,就喝妈一口血吧。她瞅定女儿,毅然咬破手指,刹那,仿佛给满腔热血找到了奔突的出口,鲜血一滴一滴滴到了小烈士口中……这是何等的壮举?又是何等的惨烈?人世间有多少豪华的坟墓能装得下这种悲壮与豪情?又有多大的石碑能述说得尽他们的英勇与伟大?

    ⑬又一阵风吹过,在苍松翠柏间留下一丝清凉,就像烈士的英灵在轻语。静静地站在这个墓园里,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从未有过的澎湃。这些整齐排列的小土堆,是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坟墓,构成了最宏伟、最感人的风景,成为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庄严圣地,成为这本无字史书中最为辉煌耀眼的一页。见过很多陵墓,都不曾给过我如此至纯至美的感觉,都没有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样能剧烈震撼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⑭走出烈士墓园,再次看到门前那棵合欢树,美美地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它撑起巨大的扇面形树冠,是想用绿荫和清凉来庇护装点这本沉甸甸的史书?还是想陪伴抚慰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的英魂?

(选自(人民日报2011—07—09,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