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里的孩子来吃面

    去年我们学校从甘肃招来一百多个学生,大部分是甘谷地区的孩子,另外还有靖远的一些孩子。今年开学以后,我教他们的语文课,兼当班主任。靖远的孩子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比起甘谷的孩子他们似乎很羞涩。还没有放假,甘谷的孩子找到我嚷嚷着要吃我做的打卤面,靖远的孩子却默不作声。

    “五一”节快到的时候,我找到靖远的学生干部,告诉他们我想请他们来家里吃饭。说真的,孩子们的生活清苦、单调,真叫人心疼。听我说请他们吃饭,孩子们的眼睛立即放光,却还客气地推辞。最后,定下5月3日去我家吃饭。

    那天一早,老公因为学校有事自去公干,我找了一个朋友帮我采买。我俩买了大约8斤鸡腿、6斤黄瓜、6斤面条,另外还有蔬菜、饮料等,气喘吁吁地拉回家。

    刚刚到家,接到孩子们的电话说,已经到了小区却找不到我的家门。我急忙出去接人,看到小区尽头,孩子们排着队向我走来,一个个羞涩地笑着。邻居们吃惊地看着这队人马,还以为我家要盖房子。

    十几个孩子中大多是男生。进门分工明确,女孩子们立刻帮我下厨;男孩子们很自然地坐下喝水,看电视。我暗暗笑了,看来靖远地区还有点男尊女卑呀。菜式很简单:炖鸡腿,烩土豆,凉拌海菜,油炸花生米,以及一大碗油泼辣子。此外,我打了整整一高压锅的面卤。看着这么多的菜,我真有点眼晕。

    鸡腿和土豆用蒸锅和铝盆端上去,面卤则直接用高压锅端上桌子。吃饭前,女孩子们悄悄地盛起一碗肉,说是给弟弟(我儿子)留着。我忙把肉倒回锅里说:“那个小子怎还把这个放在眼里?他只吃我做的韩式炸鸡。”孩子们招呼我一起吃饭,又懂事地请我母亲一起上桌。母亲怕孩子们拘束,自己盛起一碗菜回房间去吃。

    当把面条端上去时,我吃惊地发现孩子们已经把面卤吃了,原来他们不知道那些香喷喷的卤子是浇在面条上吃的。孩子们每人端着一碗白面,泼上辣油。面条立刻变成红色,再倒上醋,加上一勺盐,呼噜呼噜地大吃。

    我的天哪。

    我忙教他们如何吃打卤面,孩子们客气地说:“有面条吃,干吗糟践这好东西?”呀,这算什么好东西!尝了一口他们拌好的面,哇,我几乎要蹦起来。那辣的滋味一下子呛进心肝肺,我咳得惊天动地,鼻涕眼泪一涌而出。

    孩子们终于全体大笑:原来老师这样不能吃辣。

    接下来,气氛热烈起来。有孩子学着我的样子把面卤浇在面条上,依然是挖一大勺辣油。还有孩子跟我开玩笑,作势把辣油泼进我的碗里,吓得我抱着饭碗跑掉。三个男孩吃得兴起,扒掉背心赤膊上阵,让从房间出来的母亲吃了一惊。肉吃没了,花生吃没了,还剩下半锅面卤和半盆面条,够我们全家吃三天。

    我发话叫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把面条给没有来的同学带去。女孩子们把面条倒在食品袋里,我看见她们每人拿一把小勺从吃剩下的鸡汤里往外撇着什么洒在面条上。我说:“那汤一会儿就全倒掉了,你们干什么呢?”女孩子们忙说:“老师,不要呀,那里面还有很多油呢。”一听这话,我的心好痛好痛:这些孩子都跟我的儿子一样大啊!

    孩子们离去的时候,一个个兴高采烈,全没有来时的羞涩。大家脸红红的,排着队向我高呼:“老师再见,老师开学见!”

    场面煞是壮观!我好久不能平静……

    想想自己只付出一点点心力却能让十几个孩子如此快乐,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值得呢!

(有删改)

(1)、第⒂段作者说“自己付出一点点心力”不包括以下(    )
A、“我”教靖远孩子们语文课兼当班主任。 B、我请靖远的孩子们来我家吃饭。 C、我和朋友采买了大量的食材为孩子们做饭。 D、我教孩子们如何吃打卤面。
(2)、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孩子的特点

表现

羞涩

懂事

招呼“我”和“我”的母亲一起上桌吃饭

让老师不要将喝剩的鸡汤倒掉,舍不得汤里的油

(3)、第⑼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该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4)、第⑿段画线句表达的内容意犹未尽,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我”的内心想法。

一听这话,我的心好痛好痛:这些孩子都跟我的儿子一样大啊!

(5)、文中多次提到靖远的孩子们是“羞涩”的,第⑾段内容与"羞涩"不符,是否应该删去?说说你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绿色的童年
         ①长这么大了,回过头再去想想“童年”,哦,连这两个字都令我感到新奇。记得有首歌叫《金色的童年》,童年,是金色的吗?我没想过。但是在我的记忆中,却隐隐地但又抑制不住地泛出层层绿意 , 哦,那绿色呀……
         ②老家的小院里,有一堵不太高的土墙,墙脚下满是绿色的青苔、小草,而墙上则爬满了爬山虎。一阵春风,一场春雨,在西风下早已泛黄了的爬山虎重又透出了新绿,带着勃勃生机又开始向上爬,向上爬,超过去年的“成绩”。“瞧呀,爬山虎绿得多可爱,它会爬上我家,用绿色的小手遮住我吗?”这是谁的声音?我的?
        ③呵,青苔,小草,爬山虎……
        ④老家有青山秀水,都市里的新家却高楼林立。新家虽好,但很快使我感到了厌倦,故乡山水的呼唤使我开始忧愁。在阳台的角落里,种着一棵不知名的草,虽然无人对它多加关注,却照样迎风起舞,悠然自得;看不见外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却从不叹息。妈妈告诉我,这是忘忧草。因为它忘忧,所以就常绿:因为它不为环境所变,所以它常青。“哈哈,它是忘忧草,那我就做一枚开心果吧,好吗?”这是谁的声音,无愁无忧?我的?
         ⑤呵,忘忧草,开心果……
         ⑥早晨,推开阳台的门,却发现一只白色的小鸽子正站在窗台上。它咕咕叫唤,它轻挪脚步。我惊喜地用手捂住了张大的嘴巴,唯恐将它吓走。我将它放入笼子,却不忍关上笼门,因为我不愿看到它不自由。可第二天早上,当我再去探望时,小鸽子早已飞走。哦,我心中多么不忍,多么难受。爸爸递给我一张画,画上一只洁白的鸽子正展翅飞翔,嘴中衔着一枝绿色的橄榄枝。“知道吗?这是毕加索的画,他告诉你小鸽子最爱和平和自由。”我不再哭泣,眼光重又望向了天空,天空中似乎有一只鸽子飞过,还摇晃着那绿色的橄榄枝。白色的,绿色的,交汇在一起,在我眼中渐渐变大…
        ⑦呵,小鸽子,橄榄枝……
        ⑧我的童年,有爬山虎,有忘忧草,有鸽子,有橄榄枝;我的童年,无法忘记那满是生机,满是快乐,满是希望的绿色。哦,那一片片绿色,宁静,和平,雅致。“喜欢什么颜色?”“唔,爬山虎的绿色!”那是谁的声音?我的?
        ⑨呵,绿色的童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去的舌尖
      ①有一部很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子拍得虽然好,但是逻辑弄反了,并不是那些美味的食物消逝了,而是我们的舌尖不行了。
      ②品酒大师的舌头,可以尝出几千种酒的细微差别,说明舌头的品味本领可以潜力无限。然而我们的舌头却伴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一天天地迟钝了,正所谓什么样的食客能造就什么样的厨师,什么样的饭菜也造就了什么样的舌尖。
      ③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描述了一个细节:野夫和黎爷比做拍黄瓜,两盘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细探究竟,黎爷显然比野夫更用心,野夫用的是铁刀,黄瓜上有铁腥味,黎爷用的是木片,黄瓜的清爽皆还留着。
      ④在中台湾的大山里,我吃到过一种烧制的阿东翁仔鸡,皮焦脆,又不干柴,有一股淡淡的焦香,这些鸡在地锅里经过几道工序烤制时,用的是一种叫龙眼木的木材生的火,猛火时要猛,文火时要文,而且要把木材的香通过火的熏烤,一点点传到鸡肉里去,热炉膛,红火光,燃烧着对美味的热情,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多汁,且有异香。
      ⑤其实我不大喜欢厨师做的菜,并不是说厨师做的不好吃,相反,厨师做出来的菜精工细雕,花样绵密而繁复,太有“手艺”了。跟厨师菜相比,我更爱吃的,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们因为不是厨师,不会觉得是在“做”给别人吃,所以不会去讲究“手艺”,而是融入亲情,做出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那样的饭菜印着她们手掌的粗糙和温情。
      ⑥这些老去的味道,慢慢消散在山野之中,炊烟带着她们的精魂越飘越高,越飘越淡,终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也只能借着回忆和怀念过一把空瘾、唏嘘感慨一下而已。事实上,长年累月的现代饮食吃下来,我们的舌头已经迟钝而麻木了,今天,我们舌尖的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
      ⑦舌尖退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会去嗜辣、嗜咸,地无分南北,人无论东西,重口味已经成了我们舌尖上的普遍口味。湖南的辣、四川的辣已经北伐南下、东征西突,麻辣火锅成了时下的最流行。
      ⑧随着生活的节奏工作节奏的变化,我们的舌尖也建立起了一种节奏,追求快和饱,一桌人吃饭,基本上都是在舌头赛跑,没见到谁还能细细品味。生物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用进废退”,是说一个人要是不常活动五官四肢或其他部位,这个部位的功能就会渐渐减弱。在我们,舌头不是不用,而是没有细致地用,你可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吃东西咀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吃到嘴里还会不会深入品尝食物?恐怕你会大吃一惊,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⑨令人担忧的,不只是舌尖的退化,而是舌头背后心头的退化。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每天给三个女儿做尽好吃的,然而三个女儿却感受不到他的心思和举止,面对一桌子丰盛的美味,她们的舌头忙着数落自己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何尝有闲暇品味他做的美食?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又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确然,当心头被纷繁的欲念占据了,舌头又能品出什么滋味呢?
      ⑩这就是舌头和心头的通感,人心粗粝了,心头最初的单纯和从容便不复存在,即使吃得再精致,听得再高雅,住得再舒适,五官再发达,失去了心头的敏锐,又有什么用呢?
      ⑪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阴影与阳光

    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

    “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

    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

    “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甚至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还可以发现后马上溜走,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谁说这世上没有好人!”

    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

    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老杨树下

舒小骅

    宿舍楼前耸立着一棵老杨树,纹理粗糙的枝干奋力托举起硕大的树冠。入夏来,树上缀满大大小小浓密的叶子,犹如撑开一把遮阳的巨伞,为树下乘凉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提供着清爽和绿意。

    午后,我正在赶写一篇文章。窗外由远而近传来“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稍后便响起了“磨剪子嘞抢菜刀”的悠长吆喝。思绪被搅乱,我刚停住笔,猛然间,窗外爆发出争吵——“你磨刀怎么这么贵呀!不能便宜点吗?”“你打听打听,眼下都这个价。”眼看文章根本没法继续写,我迅速穿上外衣开门下楼。

    树荫底下横了一条绑着磨刀石、悬挂小铁罐的长凳。旁边有个拿菜刀的老太太正与身材消瘦的磨刀师傅侃价。师傅有把子年纪了,穿着一件围裙式的粗布工作服,脸上胡子拉碴的。他磨一把菜刀要6元,老太太不干,坚持只给4元。我想让二人生意尽快做成好早点走人,就劝他俩:“你们各让一步,5块钱磨了吧!”磨刀师傅没吭气,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老太太转过脸来,像要打架一样冲我吼道:“凭什么要5块,这1块钱你替我出?”我本想给双方打个圆场,却没料到两面不落好,只得闭上嘴在一旁傻站着。争执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一会儿,不欢而散。

    “你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轻声埋怨磨刀师傅说:“5块钱给她磨了算啦,不就是少收1块钱嘛!”“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少收她1块,待会儿你要磨刀,俺是不是也得少收1块?再来人磨刀,俺不都得少收1块。那俺今晚买干粮、买菜的钱就不够啦!”

    听他这么说,多收少收这1块钱还真关系到温饱的大问题。我不免试探着问:“那你一天能挣多少?”“这可说不好,干俺这行,哪能旱涝保收。”我又追问:“那你最多一天磨过几把刀?”磨刀师傅想了片刻回答:“你还甭说,头年真有那么一次。俺一天磨了20把菜刀、5把剪子。干一桩活挣5块。那可是俺生意最火的一天。”说到这,磨刀师傅的一双干眼中闪现出亮光,四周包裹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那最少的一天呢?”磨刀师傅叹了口气说:“唉,出门转悠一整天,一桩活没揽下也是常有的事。就像今天吧,大热天的,有几个人来送活?赶上刮风下雨下雪天就更甭提啦……”通过交谈,我大致了解到磨刀师傅的人生经历。他姓邵,年近六旬,早先在一家县刀具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回乡务农。妻子多病,三天两头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他和儿子陪妻子进城长住。租房、吃饭、看病、买药……全需要钱。儿子每天去建筑工地打工。他的肾有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凭磨刀的手艺挣一份零钱。我对邵师傅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想撵他挪地方的念头早已打消,脑子里转悠的只是能为他做点什么。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提把菜刀走近问:“师傅,磨菜刀多少钱?”“6块。”“呦,怎么贵啦?不都是5块嘛!”“那是过时的行市啦!”我抢着替师傅解释:“眼下企业职工、公务员们不都涨工资啦?干个体服务的价格也该适当涨涨吧!再说这么大热天,他‘吭哧、吭哧’地磨,容易吗?您就别计较这1块钱啦!”听了我这番话,中年妇女默认了6元的价格。邵师傅从随身携带的工具袋里掏出一把小刷子,蘸了蘸小铁罐中的水,滴在磨刀石上,接过菜刀俯身磨起来。趁着邵师傅干活,我回了趟家,翻出4把生锈的刀剪,又倒了一杯凉开水拿到老杨树下。邵师傅此刻正伸出左手大拇指在磨得铮亮的刀刃上试了试,然后把菜刀递给中年妇女,叮嘱说:“这刀刃可锋利,用时留点神,当心拉了手。”

    “邵师傅,你先喝口水,再帮我磨磨这几把刀剪。”邵师傅接过水杯连声道谢,仰面朝天一口气喝完,然后开始干活。活干完后,我对他说:“4把刀剪,该给你24块对吧?”不料他回答:“你送的活多,得给你优惠,每把5块。”“那怎么行,不能坏了你的规矩。”我寸步不让地与他逆向侃价,一番拉锯后,邵师傅让步了。我抽出一张50元的递给他。他为难地说:“今儿送活的人少,手头没零钱找。”我一把将钱塞进他手里说:“那就别找啦!”他摇头道:“那不成!俺哪能占这种便宜?”说罢他拿着那张钞票转身直奔向邻楼底层的小卖部,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先退给我26元,又把一小瓶显然是为换零钱而买的矿泉水,宝贝似的放进工具袋里。我猜想他大概是带回家去给有病的妻子或者出力流汗的儿子。

    我收下钱,跟邵师傅道了别,回家刚坐下,忽听门铃响。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问:“这是你刚才丢的吧?俺收工时在地上捡到的。”那是一张不设密码,任何人持有都能使用的商场购物卡。我告诉他这张卡不是我丢的,让他再问问别人。邵师傅有些失意地说:“已问过几个人了,都没人认领啊!”“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添了一句:“反正又不是偷的、骗的。”“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丢卡的人还不知有多着急呐!”邵师傅说罢又问我居委会的所在地。我猜他是想通过居委会寻找失主。

    邵师傅匆匆离去后,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我伸头望窗外,老杨树下已空无一人,但“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似乎仍在回荡。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0月31日有改动

阅读胡丽塔·尼古拉斯的《鸡蛋小面包》,完成下题。

    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在鱼店听到的事。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非常需要一个女孩为她读书。

    “我想到了你。你已经12岁了,书读得很好。特别是鱼店老板亲口告诉我,那一家人花钱如流水,那位女士有很多珠宝首饰。这是你的任务,明白了吗,丫头?”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可能妈妈说的有道理,我们家实在太穷了,但我还是因此痛恨她。因为这个,也因为她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

    我刚离开学校,手里拿着写有地址的纸条。我拖着脚慢慢走,这样就能晚到一些。我的腿又细又长,所有袜子都会往下掉。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一起。我不打算把它们提上去。

    在卡维萨大街的那个街角,有一个男人正在弹吉他,旁边有一只流浪狗安静地听着,他给那只狗戴了一顶红帽子和一副小小的太阳镜。

    我一路看着门牌号,在一个大门前停了下来。一个一头黑色卷发的女人把我带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起居室。一位夫人坐在一把大扶手椅上,面带微笑看着我。她应该上了年纪,脸上满是细细的皱纹,但是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双几乎透明的眼睛。

    “你好,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叫……嘉芙列拉,12岁了。我很会读书。”

    “多好听的名字呀!嘉芙列拉。我叫恩里克塔,83岁了,我也很会读书。”

    我似乎听到她嗓子里发出一点很细微的声音,那是她在笑。

    “你想吃午后点心吗?”

    她旁边桌子上有一个盘子,里面装有两块包着金纸的圆形鸡蛋小面包。我激动得差点晕倒。我开始剥去小面包上的皱褶装纸,好狠狠地咬上一口。

    “对我来说,读书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我眼睛看不见了。”

    我看向她的眼睛。那双透明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我,却看不到我。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继续嚼着小面包。

    恩里克塔从手指上摘下一枚镶着一块大钻石的戒指,摸索着放进一个小盒子,那里面装有至少五六枚戒指,应该都是金的。她又摸索了一会儿,直到拿到一小瓶护肤霜。我的目光从她的手移到那些戒指上。她在每只手上都点上一点护肤霜,用右手从指尖到手腕均匀涂抹,接着左手又重复了同样的动作。

    我屏住呼吸,走近桌子,拿起一枚戒指。这枚戒指镶有一块绿宝石和几小块红宝石。我紧握着它,戒指直扎手心。

    恩里克塔让我去拿钢琴上面的一本书。我用拳头和另一只手托着书,小心地打开。书里面有三篇文章,作者叫杜鲁门·卡波特。

    “这是几篇关于一个男人童年回忆的短篇故事。我很喜欢他的叙事手法。我想你也会感兴趣的。”

    我开始慢慢读起来:“想象一下,冬天来临时的一个早晨。设想小镇上一座老房子里的厨房……”

    我看到一个宽敞的厨房,中间有个黑色的大火炉,轰隆隆地开始燃烧;我看到窗前站着一位白头发剪得很短的老妇人,精神饱满,脸庞因风吹日晒而略显粗糙。在巴迪的陪伴下,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巴迪就是那个和她形影不离的7岁小男孩。他们年龄相差60多岁,是忘年交,因为她依然保留着一颗童稚之心。我陪他们一起去买樱桃、生姜、香草……我听到他们两人的聊天,很羡慕把他俩连接在一起的那种东西。①不知不觉间,我就读到了故事末尾,回到了恩里克塔的起居室。

    她正用那双透明的眼睛看着我;我相信她用另一双眼睛,看到了我。②

    “天晚了,嘉芙列拉,我不希望让你太想念妈妈。你明天可以读第二个故事,然后咱们可以聊聊感想。好吗?”

    在整个读书时间里,我已忘了手里的戒指。它应该值一大笔钱,或许她没注意到我拿了。

    另外两个故事会是什么呢?

    “我可以把另一个小面包带走吗?”

    她说当然可以。我慢慢向桌子俯下身,所有戒指都在那里。我把手伸过去,让掌心里的那枚戒指落下去。③那些红宝石在闪光。然后我小心拿起那个包着金纸的鸡蛋小面包。

    我三步并作两步穿过门厅,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吉他手和那只化装的狗所在的街角。前面有一个灰罐头盒正期待着换种颜色。我伸出手,把金色小面包放下。那只狗吓了一跳,太阳镜掉了下来。吉他手冲我微笑起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