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浦城县荣华实验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期末)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杨绛先生出生名门,天赋文才,不仅在文学史上开辟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还因与文学大家钱钟书的动人爱情而备受艳羡。先生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不惊扰大家,不麻烦大家。

材料二:钱钟书先生在世时,他从来不见记者,不上报纸,也不上电视,甚至一些所谓的学术活动也不参加。钱钟书先生去世后,杨绛先生也如出一辙。有极高社会声誉的她,婉拒一切媒体的采访,从不开作品研讨会。“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这是杨绛的愿望,她做到了。

材料三:杨绛与丈夫钱钟书一生节俭。她家里从未装修过,一张纸,连背面还要用一次,玻璃罐头,洗净了重复用。就是这样清贫了一辈子的老人,在90岁那年,拿出了自己与先生共同积攒的72万元稿费,全部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以“好读书”为名设立奖学金,并宣布,将日后所出版的所有钱杨二人作品稿酬及版税都投入该基金中。

材料四:

(1)、阅读材料,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图一的数据表明杨绛先生去世的有关消息被大面积传播,但这个事件没有在媒介议程中持续太久。 B、从图二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是和杨绛相关度最高的称谓,朱熹集传曰:“先生,首生也。”此处是对有较高学识与地位的女性的尊称。 C、“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周国平此番话语是对杨降先生期望安静离世的充分认可。 D、“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是杨绛先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诗作的句子,这恰恰是先生安于现状,悲观隐世,强调自我个性的心境写照。
(2)、请从第一,二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3)、请针对材料三补充一条微评论。

微评论①:她和钱钟书先生一生只为学问,这种专注与淡泊,这种纯粹与简约,试问当下,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微评论②:

举一反三
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活动“科海泛舟”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小题。

       材料一:2005年,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发生大面积电荒,这个数字在2006年被刷新,这年共有25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就拉闸限电80多万次,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2000万至3000万千瓦。湖南省5天停电9652次,时间是2005年12月19日至23日。据专家预算,如果从2000年开始计算,5年来“电荒”给国民经济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石油,是现代社会生存的血液。从1997年始,中国从石油输出国变成了进口国。2004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在2.7亿吨上下。但产能只有1.7亿吨。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量达到2.9亿吨左右,有可能超过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中国石油产量并未大幅度提高。从1999年净进口量4000万吨,到现在的超过1亿吨,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将达37%。20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进口量将超过国内需求的一半。

       材料三:可再生资源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可再生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我国,风能拥有量居世界第二,太阳能拥有量居世界第一,生物质能拥有量居世界前列。苍天给了我们一笔无比丰厚的财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儿童读物是否需要分级

【新闻事件】

    2018年9月初,武汉的童先生在今年刚上小学的孩子的读物中发现了一本《恐怖童谣》,书里面有很多杀人、抛尸的细节,自己看了都疹得慌,然而孩子对此却表现得很是茫然,这让童先生很为孩子担忧,也对读物推荐机构颇有微词。

    随即,在北京某图书大厦,搜狐网记者查询到了童先生提及的图书信息。信息显示,这是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书号,放置货架位置为“文学部”,不过,库存为“0”。

    “这其实是一本悬疑推理类图书,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少儿书。”读者周女士表示,每本图书在封底上都有上架建议,其实就是简单图书分类,家长很容易甄别是不是童书,“但由于阅历所限,孩子自己买书的话,可能比较容易受‘童谣’二字误导”。

【网友声音】

    网友宰予、别样花华:这样的书可以出版吗?出版社和作者为了挣钱已经疯了……

    网友蝴蝶为谁:书籍本来就是分类的,书店也不是童书店,家长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家长有些小题大做,草木皆兵了……

    网友打开灯光照照暖:6月初,就有媒体曝光了从境外网站流入的“邪典视频”,孩子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在视频中演绎起血腥暴力色情的情节,这难道不会戕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吗?很多地方的图书市场,恐怖、惊悚题材的书籍和儿童书籍一起摆放在书店中,真让人担心呀……

【相关评论】

    “纯粹以恐怖情节来哗众取宠的恐怖、惊悚类图书的确应该严格管制,但是,对于有较高审美价值及教育意义的恐怖类作品,还是应当允许其出版,以保护文学艺术创作和未成年人阅读此类作品的权利。”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涛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别让“恐怖童谣”摇落了童年的芬芳》东方网5月5日)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部署的“护苗”行动中,截止5月底,全国共收缴非法出版物210余万件,其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17万余件。(《“恐怖童谣”引发讨论:图书分级到底有无必要?》(中国新闻网6月8日)

    “身为父母,肯定不愿意孩子读太多恐怖、血腥细节的书,担心引发孩子模仿或者心理受影响。”一位家长说,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难以全面顾及孩子的读物选择问题,“除了打击非法少儿出版物外,还希望能将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的字样印在图书封面上,给家长、书店,也给小读者自己做个参考”。(《藏在书里的“大灰狼”》(检察日报6月12日)

    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曾推出中国首个“儿童青少年图书分级研发标准”,属于阅读分级,对提升孩子阅读能力比较有帮助,与图书分级还不太一样。

    “我们所说的图书分级,是尽量避免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提早接触到不好的内容、避免他们去模仿等,这对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必要。”

    至于具体细则,袁晓峰建议,可以按年龄划分:比如什么书14岁以下孩子可以读,什么书成年后可以读等等,“再结合书的内容确定分级方式,类似电影分级”。

    袁晓峰觉得,出版机构首先要负起应有的责任,非少儿读物要有明确标识,销售方要尊图书合理分类,按照标准严格执行,把合适的书卖给合适的读者,慢慢全社会达成共识,类似“恐怖童谣”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少(《(图书分级,迫在眉睫》未来网6月9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一天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让书店销售人员分析判断哪一本书适合,哪一本书不适合,显然不现实。“尽管书店要承担责任,但是因为缺少‘合适’与‘不合适’的标准,很难准确判断所出售的每一本书是否都适合未成年人阅读。“其实出版条例中已有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进行区别对待的含义,不过因为缺少统一的、明示的责任要求,而没有得到实际落实。”陈一天指出。

(《儿童阅读分级:你选对书了吗?》搜狐网10月17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