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检测卷(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孝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极有缓急,周亚夫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军士吏

者霸上、棘门军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细柳军          称善者久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将军    天子 D、吾欲入劳            细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②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4)、读完全文,你觉得周亚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

张凤霞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啊!

    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成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十五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文课

①10岁那年冬天,我转学到北牌小学上四年级。

我来自农村,一身粗布衣裳,套着棉袄棉裤,臃肿得像狗熊,棉袄不合身,对襟朝前撅着。我初次转学到县城,眼拙胆怯,更显得呆头呆脑。

③班主任兼语文课老师姓郑,脾气不太好。他说“干啥”总说成“嘎”,他一拧眉说哪个同学“嘎”,那个同学立马就木在那里了,像老鼠见了猫。几次见郑老师说“嘎”,尽管不是说我,我也慌慌的,害怕。但是郑老师课讲得真好,很投入,神采飞扬、活灵活现的,有时讲着讲着还哭了,弄得底下唏嘘一片。

④这天是语文课,郑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大家写,我不敢跟老师说我不会。题目是什么,如今我已想不起来了,但写完之后我在末尾留的几句话仍记得:“老师,我不会写作文,写得不知对不对,请您指正。”我忐忑地把作业本交到讲台上。

⑤再上语文课的时候,郑老师抱着一摞作文本上了讲台,说:“这次作文写得最好的就是这个新来的同学。”“唰”地一下,教室所有的目光都朝我投来,我脑袋嗡的一声,呆愣愣地手足无措。接下来,老师开始念我的作文,念完了,说:“还有呢。”最后把我留下的几句话也念了,引起哄堂大笑。

⑥从此我喜欢上了语文课,同学们也喜欢下课后主动找我玩了。这也让我打消了乡巴佬进城的自卑感。

⑦其实,我第一次写作文就撞上了头彩是有原因的。虽然我以前一直在农村生活,但阅读量并不比城里孩子少。父亲是教师出身,后来在县文教局工作,每次回家他都会带一摞子报纸回来,还有一些杂志。我天生与文字有缘,见了这些带有照片和图画的报纸、杂志,就看着玩,久而久之竟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和母亲去县城父亲那儿或赶集的时候,一定会去新华书店买几本连环画,自己看完了,还要同村里的小伙伴们边看边讲,甭提有多神气了。所以,虽然是第一次写作文,也能够照葫芦画瓢对付一气。

⑧后来语文课一直是我的最爱,尤其是作文每被老师念一次,那一天就成了我快乐的节日。直到今天偶尔走到学校外面,听到教室里传出的整齐洪亮的读书声,依然感觉十分亲切。那声音带着稚气,充满朝气,如银瓶乍破,如珠落玉盘,如翠鸟初啼,不是天籁胜似天籁,是人间最美妙的乐音。

⑨有一次语文课令我终生难忘。课本里有一课是《东郭先生》,郑老师按照正常的课程要求讲完了课,他把我和另外几名同学带到办公室,神秘地告诉我们,他把《东郭先生》排成了一个短剧,叫我们几个秘密排练,一个星期后在语文课上演给全班同学看。郑老师把东郭先生的角色给了我,叮嘱大家保密。一周后的语文课,终于在班里响了一个“大炸弹”,把全班同学都“炸”晕了,天啊,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太有意思了啊!

⑩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小学时候的语文课,想起说话总爱把“干啥”说成“嘎”的郑老师,想起那次有趣的《东郭先生》表演课,心中总会盈满温馨。人的一生,有许多事情都是机缘巧合,有时一句话、一个人、一堂课,都有可能是点燃生命照亮旅程的火种 , 值得一生去回忆,去珍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