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北片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标题中的“秋天”有什么作用?
(2)、“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句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3)、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有意境。 B、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更易引发怀念之情。 C、“我”是在秋天懂得了母爱,同时收获了生存的勇气。 D、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4)、赏析下列句子语言,并简要分析。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从描写的角度)

(5)、这篇文章最后浓墨重彩的写菊花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故乡的芦苇
       离开故乡许多年,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一片青青的芦苇。
       那一片芦苇在村子的西面,因此我们的村子叫“西苇子”。小小的山村风景非常优美,它背靠一座巍峨的大山,怀抱一轮圆月似的清泉。冬天,大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将凛冽的寒风挡在大山之外,即便雪花飘飘,村里也不会寒气逼人;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山就成为一个绿色的摇篮,葱茏的绿意就从那里流淌出来,将小山村濡染得眉清目秀,清爽可人。最妙的是村子西面那个冬夏长流的泉子。方圆几十米,聚起一碧幽幽的泉水,像一块玲珑的翡翠,晶莹在村里人的心头。泉子像一轮圆圆的月,只是在西侧留下一个小小的缺口,似乎被嘴馋的孩子咬掉了一块。清澈的泉水就日夜不息地从那里流出,流向更远的地方,滋养了一片青青芦苇。
        到了夏天,青青芦苇长起来,就在大山的怀抱,抒写出一片蒹葭苍苍。那一片青青芦苇牵着我眷恋的目光,藏着我儿时的梦。那青青的芦苇就是山里健壮的孩子,在温暖的阳光里疯长着,眼看盛夏刚至,便已茂密而幽深。远远望去,像是一朵墨绿的云,贴在村子的额头上。这片青青芦苇不但为村子增添了幽幽绿意,也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每当酷暑难耐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就钻进茂密的苇丛,玩起八路捉鬼子的游戏。无论天气如何炎热,苇丛里永远是凉爽而迷人。到了白露为霜的季节,芦苇吐出长长的芦花,在微风中起伏,如千里春潮起,万顷银浪来。夕阳下,橘红的霞光在芦花上舞蹈,朦胧出一片迷离的韵致。而不知从何处传来悠悠的笛声,叫人平添了几分惆怅。
      鸟儿被这景色所吸引,从大山的外面翩翩飞来,在这里筑巢生蛋,繁衍后代。很多时候,那些精致的鸟蛋成了孩子们的美味佳肴。而老人们则更关心什么时候把那长长的苇叶收回,留待明年包一锅飘香的粽子。
      对于故乡的思念,就像窖藏的老酒,岁月越悠长,味道越浓厚。这一年,又到了粽子飘香的时候,终于被强烈的乡情所牵引,驱车回到久别的故乡。
望见了那座苍翠的大山,望见了那片青青的芦苇,望见始终缭绕在心头的炊烟,望见了那扇熟悉的大门。脚步软了,心儿暖了,“近乡情更怯”,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故乡。
      月是故乡明,今夜月不圆,月色却分外皎洁。把小小山村映照得清幽剔透。本想踏月去村头那片青青的芦苇地,寻访童年的梦境。推开门,却见一院盈盈月光,映照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在月光下包粽子。
     她背对着我,坐在一个小方凳上,她的身畔有序地摆放着几个大小不等的盆。那个大一点的盆里盛着洁白的江米,盈盈的一盆泉水泛着明亮的月光,天上那月亮好像就是从这盆里生出的。大盆的两侧,一盆里整齐地摆放着长长的苇叶,不用问,那一定是来自村边的芦苇地;另一个小盆装满了红枣,那一颗颗用泉水浸泡的枣,圆圆的,红红的,多像一颗颗圆润而鲜活的心啊。
      母亲低着头,专注地包着粽子。她先从盆里拿出两叶苇叶,叠好,拢起。然后又伸出一只手捞出一把江米,放入拢起的苇叶里,再挑出一颗红红的大枣,塞在江米中,双手三下两下就包成一个三角形的粽子。最后又拿起一根细细的马莲,一手抓住已经包好的粽子,一手将马莲紧紧缠绕在粽子上,一圈,两圈,用一根细细的马莲把对儿女的牵挂,对儿女思念紧紧地缠绕在那个小小的粽子上。包好缠完,她似乎很满意,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明亮的月光下端详了一会,轻轻放在另一个盆子里。
      不一会儿的功夫,江米少了,枣儿少了,粽子装了满满一盆。母亲抬起头,用手理一理有些纷乱的白发,一边用手捶一捶有些酸痛的腰,一边端详着那满满一盆粽子,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我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我在虔诚地拜读一幅温馨的画,我在默默地瞻仰一个感人的镜头。A我没有动,只是站在那里静静观看,我要用泪水将这朴素的底片好好冲洗,永远刻印在我的心底。我要用心牢牢地封印、存档,让这温馨而动人的一页永不褪色。
       我的白发亲娘啊,你哪里是在包粽子,那粽子里包的哪里是一粒粒江米,那是天地都难以盛得下的深情。那不是一颗颗红枣,那就是你那不肯衰老的心。你知道我明天一早就赶回城里,你就在皎洁的月色里为我包起了粽子。你是将人间最为美好的情感包进粽子里,叫儿女们慢慢品尝;你是在叫我们知道,天地有疆,母爱无边,时光易逝,亲情不变。泪光中,看着披一身洁白月光的母亲,看着母亲那俯仰有致的动作,看着母亲被时光漂白的头发,看着母亲那已经有些佝偻的身躯,我想起了孟郊的那首《游子吟》,想起了那句“儿行千里母担忧”……
      我终于明白了,我何以对故乡那片芦苇念念不忘,因为那片青青芦苇的边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个小山村里住着我的白发高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A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Ⅰ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Ⅱ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已经客满的大巴车打了个饱嗝儿,停了一下,又上来两个青年男人,一个甩着手,一个夹着公文包。“公文包”的脚后跟还在车门外边,客车就又开动了。

    甩手青年坐在门口的马扎上,“公文包”顺手将公文包放在行李架上就直奔车后座去了,那样子好像他买了对号入座的票,最后一排正有一个空位子热情地等着他的屁股呢。事实上他奔的不是座位,而是座位上的人,最后排靠左的那个胖男人正在熟睡中,“公文包”的手灵巧地伸进胖男人的上衣衣兜里,夹出一把单据名片之类的东西,显然这类东西不是“公文包”想要的,就又放回原处,然后揪住了胖男人的衣领,甩给他左右两个嘴巴。

    胖男人抹了一把脸,把拳头捏得咯咯响,只一下就反剪了“公文包”鸡爪子一样的手,然后拨打110,将贼人绳之以法。

    事实上没有,胖男人只是活动活动肩膀,整理一下衣服,继续睡去了,发生了什么全当梦一场。

    “公文包”又瞄准了一个打瞌睡的小伙子,小伙子的手机在牛仔裤的裤兜里,清楚地凸现着它的形状,“公文包”细长的手指在这个形状外游弋了一阵子,牛仔裤绷得太紧,硬拽怕是要惊醒梦中人了。

    原来这个小伙子在假寐,他一把就抓住“公文包”的手,像扔抹布一样地将他扔出车外。

    事实上没有,小伙子的确在假装睡觉,他也抓住了“公文包”那只游弋的手,不过他悄悄地给放了。“公文包”感觉到这只手的力量,小伙子真跟自己斗等于缚鸡。对这样的主儿还是离远一点。

    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女式皮包上,皮包被抱在女孩的怀里,由于女孩也在打瞌睡,抱包的胳膊有些松弛,但拉链的开端在女孩的胳膊下压着。“公文包”变戏法儿似的手里多出一个贼亮亮的刀片!他用食指和中指夹着,修长而白皙的手指看上去那么优美。

    “叔叔,你的手真好。”

    女孩旁边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打破了车里黑夜一般的寂静。自从这两个人上车,大胡子司机和女售票员的说笑就戛然而止,女售票员将马扎腾给甩手青年,自己坐在大胡子身后一个袋子上,将肥硕的屁股伸给所有的乘客,然后一丝不苟盯着前方,天塌地陷与她无关了。

    “叔叔,”男孩又开始说话了,“你的手指这么长,钢琴一定弹得很棒,老师一定很喜欢你,老师也喜欢我,只是我的手还小,够不到八度。”

    男孩的一番话使那个贼亮亮的刀片离开了女孩的包,被握在有着细长手指的手里。手的主人随着车身的颠簸,身子斜歪了一下。那个甩手青年递过来一只马扎。“公文包”坐下。额头上亮亮的,是汗。

    “叔叔,我才考钢琴二级,我要是有你这么长的手就可以多考,至少四级,叔叔,今天你也去考试吗?考几级啊?”

    “公文包”看了一眼男孩,男孩也看着他,期待着他的回答。

    “叔叔的确弹过钢琴,‘六一’的时候还上台演出过,这双手曾将钢琴七级的曲子弹得流水一般,不过那是十三年以前的事情。我的钢琴老师说我是他教的学生当中资质最好的,手指上的天分最高。父母也希望我将来是最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可是后来父母离婚了。虽然他们争着要我,可是我谁也不跟,我离家出走,流浪街头,就被一个团伙看上了这双手。从此这双手在滚烫的肥皂水里接受另外一种训练。(A)看见门口那个人了吗,看见大胡子了吗,看见大屁股了吗,就是司机和卖票的,都是一伙的。我只是干活,等着分成的人不止这仨呢。小弟弟,这双手如果不给他们干活,回去就得少一截指头,这辈子就别想弹琴了。”

    “公文包”想用手去抚摸一下男孩的头,告诉他这一切。

    事实上他没有。他只是将那双手攥紧了,躲开男孩期待的目光①,也回避门口那人刀剜一样的目光②,他知道自己已经被乘客的目光③包围。

    (B)男孩等不到回答就只好盯着那双手,盯着盯着,就见一只红色的小虫子从指缝里探头探脑地钻出来,接着第二只,第三只。

    “叔叔,”男孩说,“你的手,流血了。”

    “公文包”用另一只没有流血的手轻轻抚摸了一下男孩的头,在大巴车再次打了饱嗝儿停下的时候,“公文包”夹着他的公文包和甩手青年就下车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节选)

    【乙】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ɡ),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 , 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范仲淹罢宴》)

【注】①属:部属。②缞绖(cuī dié):丧服。③亟(jí):急迫地。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⑤棺椁:下葬的物品。⑥怃然:失意的样子。⑦彻:通“撤”。⑧赒(zhōu):救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⑪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⑫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⑬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⑭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⑮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里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却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里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朵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文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