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5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9.《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

课文精彩再现。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 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 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选文内容可概括为:敌人,雨来
(2)、画横线的句子把扁鼻子军官的手比作,充分表现了敌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
(3)、下列对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处语言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 B、这句话语言真切朴实,没有任何雕琢,意思却含蓄深刻 C、这句话既写了当时的场景,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让人回味无穷
(4)、结合全文补充下面的人物卡片。在卡片上加一句俗语,不恰当的是(   )。

名字:雨来

英雄事迹:

英雄品质:

A.自古英雄出少年       B.有志不在年高      C.英雄莫问出处

(5)、雨来被敌人打得脑袋里嗡嗡叫,眼冒金星,鼻子流血时,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

动物的“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

杨世诚

①在自然界,动物为了赢得生存,繁衍种族,时刻都在进行着激烈而复杂的竞争。竞争虽然有和平式的,但更多的是战争式的。在战争中,动物不仅勇猛顽强,还会使用各种计谋。如果细心观察,静心品味,其中的一些计谋真像来自我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里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动物的 “围魏救赵”。

②在田间的青枝绿叶上,经常能见到七星瓢虫的“倩影”。

③下颚须是七星瓢虫的主要触觉和嗅觉器官。七星瓢虫经常在生有蚜(yá)虫的植物上活动,当下颚须触到蚜虫时,便迅速用上颚咬住,吞食蚜虫。如果下颚须没有触到蚜虫,即使蚜虫就在眼前,七星瓢虫似乎也不能发现。

④七星瓢虫是消灭农业害虫的“骁兵强将”,但有时也会大败而归。这一回,七星瓢虫就出师不利。正当其“纵队”爬上棉株准备消灭蚜虫的时候,突然半路杀出一群“程咬金”——蚂蚁蜂拥而至,它们摆动着细长的触角,拦住七星瓢虫的去路,并动手动脚,甚至啃咬七星瓢虫。七星瓢虫寡不敌众,只好退却。实际上,蚂蚁主动攻击七星瓢虫,既非见义勇为之举,又无拦路抢劫之疑,而是隐藏在蚂蚁和蚜虫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了这场虫间混战。

⑤蚜虫喜欢吸食植物汁液,并从中摄取需要的氨基酸。但植物汁液中的氨基酸含量低,糖分含量高,所以蚜虫只好将过量的糖分排出体外。这些甜蜜的“排泄”,就成了蚂蚁最喜欢的琼浆玉露。蚂蚁也不白吃,它们会尽可能保护柔弱的蚜虫免受瓢虫等天敌的侵害。在蚂蚁的照顾下,蚜虫种群往往能 快速发展壮大。

⑥蚜虫有许多天敌,七星瓢虫就是其中之一。当发现危险时,蚜虫的腹部末端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即报警信息素。蚂蚁收到蚜虫的报警信息后,自然会挺身而出,为朋友,更为了自己。

⑦正是有了这种唇齿相依的利益关系,瓢虫虽强,但难达目的;蚜虫虽弱,但种族昌盛,这或许就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奥妙之处吧。

(文章有删改)

花 招

每逢考试,我总会想起二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一次,我数学考试只得了65分,心里十分难过。这次考试考得这么差,爸爸肯定会伤心的,我还是不把考卷给他看吧。可是,老师偏要我们把试卷给爸爸妈妈看后签名。怎么办呢?我怕爸爸看了试卷会打我,又怕老师批评我。我为了不让家长看到试卷,就壮起胆子用钢笔草草地在试卷上写下了爸爸的名字。

第二天,我提心吊胆地把试卷交上去,没想到老师一眼就看出我使的“花招”。(严肃 严峻)地对我说:“回家请你爸爸重签。”我不敢(违抗 抵抗),只好拿着试卷回去了。

回到家里,我战战兢兢地把试卷交给了爸爸。爸爸看到我签着他的名字后大发雷霆,厉声说:“你知道这么做是什么行为吗?这是欺骗,欺骗了家长,也欺骗了你自己。”我哭了,哭得十分伤心。爸爸突然说:“把手伸出来。”我害怕极了,手连忙往后缩。爸爸举起大手就要打我,我哭得更厉害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流下来。我透过泪花,惊慌地望着爸爸的大手。可是,那只大手在半空中停了片刻,终于慢慢地垂了下来。爸爸的口气(缓和 暖和)了,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是诚实,不能因为有缺点,就百般(掩饰 掩盖)自己的过失。”我听了,泪汪汪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教训,它使我懂得: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就是诚实。

放飞蜻蜓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jié jué),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个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在阅读中感悟亲情之美。

父亲的车后座(节选)

①从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能回家。那时候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得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最喜欢夏天,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艮□桃□李□杏□枣□香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

②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带上我去考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渣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 那时,父亲正年轻。

③后来我去镇上读了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崭新的大金鹿。父亲去镇上的时候就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崭新的自行车后座上带着给我的衣服被褥,或者草席蚊帐。等我放学后,父亲就会变戏法般从衣兜里掏出来一个大纸包,大纸包里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者两个撒满芝麻的吊炉烧饼。我总是骄傲地咬上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对着父亲傻笑。

④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咸鸭蛋,成袋的嫩玉米……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 “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 ”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 “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 ”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坐在父亲车后座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⑤父亲老了,蹬自行车费力了,就换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可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上那像沙发一样舒服的车后座,父亲就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⑥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驾上您的自行车再来看看吧,我想您的车后座了。

课外阅读。

最棒的玉米

有一位老爷爷在屋后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老爷爷一定最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棒的玉米!”一个长得圆圆胖胖的、穿着好几层漂亮的黄绿色外衣的玉米骄傲地说。“你确实很棒。”周围的玉米都齐声赞美它。收获的第一天,那个最棒的玉米没有被摘走。“奇怪呀,怎么不把我摘走呢? 一定是老爷爷的眼睛不好,没注意到我。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最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

第二天,老爷爷朝那个最棒的玉米看了一眼,却摘走了别的玉米。“明天一定会摘我的。”最棒的玉米并不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____。这以后的好多天,____。最棒的玉米的果实开始一粒一粒地变硬。它觉得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小了。

秋风吹过田野,看着周围空空的玉米秆儿,最棒的玉米感到非常孤独。曾在灿烂的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深褐色的胡须,现在已干透变白;曾水灵灵地挤在一起的果实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一粒一粒的,像是要裂开了似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最棒的,但实际上却是最差的。

自负过头了,就一定会受到惩罚。现在我只有被火热的太阳烤,被风吹,被雨打,直到烂掉了。”玉米感到十分伤心和绝望,便昏昏睡去。

第二天清晨,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到玉米的脸上,它抬起头,睁开眼睛,看到老爷爷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面前:“你是今年地里最棒的玉米,结出了这么棒的果实。用它们做种子,明年一定会长出更棒的玉米来。”

听了老爷爷的话,最棒的玉米才明白自己一直没有被摘走的原因。“好,我明年一定要长得比今年还要棒。老爷爷,谢谢您!”在玉米想这些的瞬间,____。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