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材料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食源性疾病(通过饮食引起的,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的发病率排在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面,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tuò)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为防止病从口入,多地发出了分餐制、公筷公勺制的倡议。
【材料二】
①多地发出分餐制、公筷公勺制的倡议主要是为了减少浪费,文明餐饮。
②大家一起吃饭时,叔叔说得眉飞色舞,吐沫星子都喷到面前的菜里了。
③分餐进食,不仅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搭配,还可以自行掌握食物摄入量。
④每次吃饭前,林林都会先在餐桌上摆放公筷公勺,再用公勺给家人盛好汤。
⑤壮壮最喜欢分餐自取的吃饭方式了,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拿好几个炸鸡腿了。
奶奶,
【材料一】在本次活动中对六(1)班学生进行了“你对英雄人物的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
英雄人物分类 | 了解(比例) | 不了解(比例) |
古代英雄人物 | 60% | 40% |
革命英雄人物 | 80% | 20% |
当代英雄人物 | 38% | 62% |
动漫电影英雄人物 | 85% | 15% |
【材料二】2018年5月14日,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的生死关头,沉着冷静,果断应对,驾驶飞机平安返航,确保了119名旅客的生命安全,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因此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的称号。能够在生死关头沉着应对,源于他日常生活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材料三】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四川森林消防员颁奖词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下面是同学们的追“星”之旅,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跟着电影去追“星”
【材料二】
致敬最闪耀的“星”
从扎根基层到治病救人、从海事研究到国防建设、从载人深潜到逐梦航天,他们在各个领域呕心沥血、艰苦钻研,点亮了时代的希望,无愧为国之脊梁!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致敬科技工作者。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粘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诺贝尔奖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败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
【材料三】
我的追“星”档案
姓名:董存瑞 生平简介: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13岁当选儿童团长,15岁参加八路军并参加龙关、赤城战斗,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就立下一次大功、二次小功,负伤不下火线。19岁那年在攻打隆化战斗中壮烈牺牲。 经典画面: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追“星”理由:董存瑞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甘愿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深深鼓舞着我。 |
【材料一】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下图是“天宫课堂”的课程表:
1.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 2.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 3.太空转身 4.浮力消失实验 5.水膜张力实验 6.水球光学实验 7.泡腾片实验 8.天地互动交流 |
【材料二】千锤百炼始成金。一是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之前,三位航天员都是有过1000多小时驾机经验的优秀飞行员,为练就过硬的飞天本领,航天员要进行八大类、上百个课目的学习训练;二是航天员超重耐力训练时,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常人只能承受3至4倍重力加速度,而他们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三是航天员即使在脑部缺血的情况下还必须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材料三】“天宫课堂”展现出强大的中国力量。成熟的废水再生系统、稳定的视频通话、防止肌肉萎缩的失重防护服(人称“企鹅服”)……短短数十分钟太空授课中,航天员讲解与展示的太空生活,是中国科技力量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惊叹的伟大成就——“复兴号”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大射电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珠峰登顶测出了“中国高度”,“蛟龙”入海潜出了“中国深度”……从逐梦海洋到探索宇宙,一个个大国重器展现了当今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biē)”的高科技和硬实力。
材料一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下面是有关“世界读书日”的资料卡。
设立时间 | 1995年 | 设立地点 | 法国巴黎 |
节日活动 | 赠书、读书 | 节日意义 | 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 |
设立机构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流行地区 | 全球 |
材料二
“您好,请您放下手机,专心阅读。”在某书店,读者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就会收到店员的轻声提醒。书店免费供读者在阅读区域读书,但有一个要求:不准读者长时间坐在店内座位上玩手机。
材料三
“听书”这种新兴的阅读方式的出现,似乎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的习惯,其中移动有声 App(应用程序)平台已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听书内容以故事为主。有读者表示,“听书”这一形式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无论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还是非洲的歌谣,最早的阅读就是口口相传的。但也有读者感觉,语音始终不像汉字那样能激发想象力,这一不足使得语音传达的文本意义受到折损,尤其是那些语言熟悉度较低的文本。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