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清水洗尘

    ①礼镇的人每年只洗一回澡,就是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而郑家则把洗澡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

    ②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因为他要蹲在灶台前烧水,每个人洗完后的脏水还要由他一桶桶地提出去倒掉,所以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那种感觉一点也不舒服,纯粹是在应付。而且不管别人洗过的水有多干净,他总是觉得很浊,进了澡盆泡上个十几分钟,随便搓搓就出来了。他也不喜欢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③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④“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⑤“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⑥家人便纷纷笑起来。自从爷爷过世后,奶奶在家中很少笑过,她听了天灶的话后也使劲地笑了起来。

    ⑦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⑧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大,那水还干净着呢。”

    ⑨天灶并未搭话,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

    ⑩天灶没说什么,他回来往热水里又加了一些凉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

    ⑪一直到父母洗完了,天灶还在饶有兴致地烧水。这时母亲走过来问他:“还烧水做什么?”

    ⑫“给我自己用。”

    ⑬母亲没再说什么,天灶笑了。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

    ⑭天灶关上屋门,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家里那对红灯笼。他要告诉朋友,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

(节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2006年哈尔滨出版社)

(1)、第⑨段中,奶奶“见天灶提着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为什么?
(2)、请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所表现的人物形象。
(3)、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请分析天灶和天云的争吵这一情节有什么好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兄弟

郑小玲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

    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

    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

(选自《中学时代》2011年第4期,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五猖会

文/鲁迅

    ①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②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嘟嘟”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③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④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⑤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⑥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⑦“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⑧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⑨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⑩“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⑪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⑬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⑭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⑮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⑯“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⑰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⑱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⑲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⑳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自《朝花夕拾》)

    链接材料一: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变味的。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链接材料二:

    据许广平(鲁迅妻子)与周海婴(鲁迅孩子)回忆,鲁迅基本上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教育方针。海婴喜欢拆玩具,便随他去,海婴要看商务印书馆的《少年文库》,许广平以为太深,要大些再看,鲁迅站在海婴一边,“任凭选阅”。

    ——杨早(大家专栏)

    链接材料三:

    对于孩子的教育,一是理解:若不先行理解,会阻碍孩子的发展;二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三是解放: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老木匠

陈雨轩

①祖父曾是小镇里数一数二的木匠。

②祖父家中的大多数家什也都是祖父自己做的。大到衣柜箱桌,精细到犁耙斧柄,甚至门窗,用料虽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但贵在精细齐全。

③我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我寄住在祖父母家,最喜欢观看的便是祖父的“魔术”——一块块粗糙的木头在祖父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像变戏法似的变成了一件件木制的精致家什。

④祖父是个闲不下来的人,退休回乡了也从不闲着,应着乡亲的请求做些木工活儿。每天清晨我醒来时,祖父便已经沉浸在令他感到快乐的工作中。老屋的前坪里,他推着刨子在木材的表面掠过,细碎、蓬松而轻盈的木刨花便伴随着沙拉沙拉的有节奏的悦耳声音而飘落到地面上。他把装着墨的一个小盒子固定在平面的一边,一只手着着缠线的线轮,另一只手的手指起那根黑漆漆的弦,一 , 那木材的平面上便留下一根笔直的黑线,动作总会让人联想起伯牙那高山流水的铮铮琴音。

⑤祖父的作品从来就没有用过钉子。每当我问起,他都会说:“傻孩子,以前的木匠哪用什么钉子啊。”他在用角尺在木材上比划着,用凿子和锤子精细地修整着木块,看似毫无章法,实则胸有成竹。将那些奇形怪状的木块一一组装,竟真成了一件密致而稳固的器具。当我惊叹这一绝妙手艺的时候,祖父总会眉飞色舞地说,教他这门手艺的师父有多厉害,能够不比划直接凭经验做出贴合紧密的榫卯结构的部件,还会画符镇宅。

⑥那时山中的树木想要运到城镇中并不容易,往往是通过水流将由木材扎成的木排运送到下游。正值汛期,水流湍急,水运的风险也骤然上升。在运送过程中,木排突然被一个大浪打散,那时年纪尚轻的祖父为了保住木材死死地抓紧了捆绑木材的绳子,在水中被翻白的浪花击打着,想把松散的木材捆紧。有两根木材由于水流的推动,在祖父正将它们捆扎紧实的时候猛烈地撞击在了一起。在那之后,祖父右手的中指便失去了半截。

⑦幸亏我失去的只是半截手指,而不是我的命。说到这里,祖父的眼中如同一泓平静的泉水。当年的伤对于他来说仿佛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永远打不倒他那颗坚韧而乐观的心。这个小伤并不能阻止他的生活继续前行。

⑧再往后说起那些在家中经济困难时艰苦的日子,祖父只是笑了笑,要我们这些孩子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要好好读书多学知识。他说自己读书不多,考技师证的时候颇费一番功夫。

⑨他从来不向生活低头。即便是面对养活家中两个孩子、最为艰苦的时候,即便顶着炎炎夏日做着常人最不愿意做的拆模活儿,他的心中也从未向生活屈服,而是像一棵长在石缝中的野草,坚忍而顽强。

⑩除了做木工和给我们这一代、以及小时候的父辈们讲述他的传奇故事外,祖父最大的爱好便是打纸牌,有时甚至可以玩个通宵。他也爱和老朋友两两三三聚在一起喝酒,回忆年轻时的逸闻趣事。

⑪祖父的离开很突然,却也不突然。

⑫他曾经中过两次风,但都是中了风的第二天就站起来了。因此祖父也从未把这些当回事儿,还是打牌喝酒两不误,依旧过着顺着自己心意的快活日子。

⑬在人越来越少的老同事聚会上,他喝了很多酒。深夜踉踉跄跄地回到家里,往床上一躺,第二天再看到他时人已经没了。他的面色很黑,脸上的神情却很安详。那时的我并不懂死亡是什么概念,只是觉得祖父睡着了再也没有醒来。直到后来我再也没有看见过祖父,我才明白这竟是永别。

祖父的葬礼上,前来探访慰问的人很多,有的好友甚至从十几里外翻过了好几个山头来见他最后一面,直叹可惜。

⑮也许十几年后,没有人会记得还有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老木匠。

⑯唯有那些任凭岁月侵蚀的老家什仍然沉默地立在原地,无声地宣告着岁月的流逝。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2020年8期,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消失的木匠

木匠瘸了一条腿,担着挺子,慢慢向我们家的院子走来。

此时,我奶奶刚刚抓起一把鸡椎,撒到迷人的晚霞里。

看见了木匠,我奶奶慌忙颠着小脚小跑几步,上前托住木匠肩膀上的榆木扁担,说,累了吧,快坐下,歇歇脚。说着,风一般闪进光线暗下去的锅屋里。

锅屋里明亮起来一束光亮将黑暗逼进院子里,野草焚烧的气息既呛人,又好闻。(批注:

木匠并没有急于耿脚,他走近我,在我头上摸了摸,转过身,跌坐到墙根下。       

等我第二天醒来,吃饱的鸡已到院子外面散步。水匠光着双臂,手执刨子,木屑在一根槐树木头上前后翻飞。

我奶奶说,打一个床,给俺孙子睡。奶奶的话分明是对木匠说的,而她却把目光转移过来,轻柔地飘到我面前。

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的阳光从天上洒下来,身上暖洋洋的。

我没见过我爷爷,我奶奶就是我的阳光

我问过奶奶关于我爷爷的事。她叹了一口气,随之吐出一句没有力气的话,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日子过得像蜗牛一样。我觉得自己总也长不大。从一个春节到另一个春节。我的个头还是没有超过自己在槐树上作的那个记号。

床很快打好了。中间攀了麻绳,微微掉起肚兜。

站在床边,我奶奶一脸霞光,她招手又招手,叫我赶紧过去。待我走近,她一把拎起我,高高举起,丢到床的肚兜里。之后,在我先哭后笑的声音里,她拍了拍双手走到锅屋里,给木匠做饭去了。

 木匠没有走,他住到我们家的西屋里。木匠开始给左邻右舍打家具。

我奶奶说。小朱的手艺真是好,你看看。她把我的小床搬出去,当作样品反复宣传。

我才知道,木匠姓朱。在我眼里,他并不“猪”。高挑的个子。瘦削的面庞,两只黑葡萄似的眼珠,透着忧郁与神秘。

奶奶递给钱一个粗瓷大碗,碗里盛满热气腾腾的面疙瘩,努了努嘴,让我送给院子外面的木匠。

木匠正在忙。头上脸上落满了细细碎碎的木屑。快靠近木匠时,我准备把碗放到地上,两只不知好歹的鸡突然飞过来,打翻了碗,也抓伤了我的手。

我奶奶从锅屋里跑出来,扬起扫把,轰走了鸡。之后,在我屁股上留下愤怒的印记。

木匠朱师傅丢下手里的活计,夺过扫把,用整个身子罩住我。

从那时开始,我发现朱师傅的好,渐渐地,觉得他超过了我奶奶。

朱师博忙的时候,我越靠越近,有一天,他用袖口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把手里的刨子递给我,说,小家伙,来试一试。刨子沉沉的,差一点儿从我手里脱落。

我跟我奶奶说,我想学木工活儿。我奶奶正往灶膛里送柴火,她突然住了手,柴火从灶膛里掉出来,在她面前燃烧着。我奶奶转过脸去,没对我说一句话。

起夜时,皎洁的月光照亮着大地,也照亮我们家的小院子。

木匠朱师傅坐在门前的月光里,眼睛望着东北的方向,双手捂着脸,轻轻啜泣着,声音很小,在寂静的深夜里,却有着穿墙越山的力量。

第二天早晨,我奶奶赶走了院子里两只鸡,狠狠地挥动扫帚,将扬起的灰尘弄到清新的空气里。

木匠朱师傅再也没有在我们家的院子里出现过。

奶奶在临终前,将一张褪了色的大纸交站我,哆嗦着嘴唇告诉我,这是你木匠朱爷爷留下来的。两颗浊泪,像珠子一样,从眼角出发,一路直下,落到枕头上,消失在一团汗水和泪水常年浸泡的棉花里。

火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担,透出暗红,仔细辨认,顺成了两句话:见字如面,今后小朱照顾你!麻子。后经专家鉴定,那是一份血书。

麻子,是我爷爷的外号。他当过土匪,当时的名号在方圆百里如雷贯耳。

从县志里获悉,我爷爷投奔东北抗日联军,在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

小朱不姓朱,姓马,叫马小根。他乔装打扮,受我爷爷之托,不远万里,回到安徽。可是,他没能完成我爷爷的嘱托。

而今,马小根的画像悬挂在家乡烈士陵园的展室里。几经考证,此马小根就是当年的小朱师傅。他跟我爷爷同乡,一起去的东北。

(选自《安徽文学》2023年第1期,有删改)

阅读回忆性散文及小文同学做的批注,完成下题。

永远的先生

(苗理洁)

①潼湖镇黄屋村口的大榕树旁,有座清代的古建筑——敦伦书室。黄自权是村干部,乡亲们都亲切叫他“权叔”。

②权叔平日喜欢来书室周围逛逛。这座本将倒塌的古建筑,近年经过镇政府采取抢救性的保护措施,修缮得焕然一新。如今这里是红色教育基地,权叔满心欢喜。没人知其缘由,只有老人深知,自己是怀念曾在书室度过那短暂而又愉悦的时光。

③每当望着书室门前那被无数人踩出凹凸脚印的麻石石阶,权叔眼前总是浮现一张清秀的面庞,心里泛起丝丝的暖意。多少年了,这张脸庞的五官一点都没有模糊,依然是那么清晰,那是他敬爱的先生黄卓如。

④权叔打开记忆的闸门,任凭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⑤1943年,黄自权9岁,早该上学的年龄,但贫困的家境令他无法进入学堂读书。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加之地主的剥削,黄自权家与广大劳苦大众一样,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哪敢奢望读书?

⑥书室朗朗的读书声吸引着劳动回来的小自权,他情不自禁停下脚步听一会读书声,上不了学,哪怕听一会也是好的。书室先生注意到这个每日在书室外听课的孩子,他详细寻问小自权家里情况,然后和蔼告诉他,可以来读书,并且不收学费。

⑦小自权兴奋跑回家告诉母亲上学之事,母亲欢喜地流下眼泪:“阿仔,你遇见贵人啦!”母亲反复叮嘱他要乖乖听话,好好读书。他牢记母亲的话,珍惜先生对他的心意,每天一早到书室,帮先生打扫房间卫生和课堂卫生,还清理厕所。先生教他识字,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教他简单的计算。他记住先生谆谆教诲:做人要勤劳,要善良,要诚实。人生路上,勇往直前,不要怕困难。尤其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生信条。

⑧多么好的先生!他的话总是给人温暖和鼓舞的力量。先生动听的语音,仿佛一盏明灯照进心间,顿觉亮亮堂堂。都说孩子最直观,他们眼中的先生就是一个大好人,但也感觉先生好像在防备着什么。有次,有个同学恶作剧大喊:“警察来了!”先生听闻立即离开书室躲避。事后他严肃批评这个孩子,以后不可随便开玩笑。孩子们哪知道,此时的敦伦书室是中共一个秘密联络点,黄卓如先生是中共秘密联络员。他的任务,就是以教书、办夜校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组建中共潼湖区委。

⑨一天,先生没有来上课,他卧室的行李也不见了,先生突然不知所踪,小自权顿时感到心里空空荡荡,不觉悲从中来。失去先生的呵护,他读不成书,又随母亲从早到晚在菜地劳动。但先生教导他做人要诚实、要勤奋、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铭刻在心,努力践行,他是村民眼中的乖巧孩子和诚实少年。

⑩失去先生教导的日子,他无数次在书室徘徊,寻找先生的踪影。

⑪转眼到了1949年秋,惠州解放,小自权也从瘦弱少年长成英俊小伙。由于自权在村民心中的良好口碑,他被推荐为生产队长。一日,他接到通知到公社集合,没想到,见到日思夜想的先生!此时,黄卓如受命调回潼湖,担任潼湖区区委书记。分别数年再相逢,先生成了他的领导,黄自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紧握先生的手久久没有松开。黄卓如说:“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选你们当村干部,就是信任你们,大家团结一心向前走。任何时候都要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带领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⑫几十年过去,那次相聚的欢欣深深镌刻在黄自权脑海,他记得自己激动地表示:“我一定好好干!”群众有困难找他,他总是想尽办法解决。群众信任他,拥戴他,生产队长一干就将近30年。上级领导来检查或者公社开表彰会,请黄自权谈体会时,他总是把先生放在嘴边:“先生教导我要做好人,要好好为人民服务。”黄自权在敦伦书室只读了一年书,但他这辈子都认定,黄卓如永远是他最崇敬的先生。









【提问式批注】为什么黄自权的母亲说“阿仔,你遇见贵人啦”?



【赏析式批注】









【补充式批注】时隔多年与先生重逢,黄自权定然心潮澎湃。


【感想式批注】时光荏苒,先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艾草飘香

①说起艾草,往事如歌,一呼一吸都是浓郁的艾香。

②儿时,村里人多在菜园地的一角或是竹林边栽上几株艾草。艾草繁殖很快,头年秋冬枯干的几个茬子,待春雨一过,便迅速返青。艾草那宽大的叶片,嫩绿的颜色,浓郁的草香,让人格外欢喜。到了五月,暑热渐长,雨水充沛,那艾草更是疯长起来。

③记得我六岁时,夏天的一个晌午,哥姐都上学去了,母亲在家的巷口里纺线,我帮母亲做小跑腿:递剪刀、搬凳子、提水烟筒。坐在旁边看母亲把绕线的轮子摇得飞快,听轮子的吱吱声,纺线的嗦嗦声,觉得好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醒来看见母亲给我端过一碗夹着菜叶的艾叶饭,并说我睡觉时流口水,一定是胃凉了,要吃这个饭才好。我接过浓香扑鼻、油滑可口的艾叶饭,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

④自那以后,我常常趁母亲在家纺线时给母亲帮忙,撒娇地跟母亲说,我又流口水了。母亲明白我的心思,便搁下手里的活,到家门口不远的田垄摘回一小撮艾叶,洗净,淘米,生火,架锅。待锅烧热,倒入一小羹匙猪油,翻炒,加入米水,盖上锅盖。不出二十分钟,香喷喷的艾叶饭就出锅了。吃着油香的艾叶饭,那馥郁厚实的香味儿,让我感到自己无比幸福。

⑤油香的艾叶饭浓缩着母亲的爱,伴我成长。

⑥我喜欢听母亲的夸奖,喜欢母亲用充满柔爱的臂弯拥抱我,那时我心里暖暖的。陪在母亲身边,为母亲分担家务,是我最幸福的事。一年四季,我总陪着母亲奔走在田埂上:下种、锄草、淋菜、割草、割薯叶、收麦、收菜……在配合母亲做农活的过程中,我学到许多本领,而且乐此不疲。有时夜里陪着母亲扭绳,夜深了,母亲会默默放下手中的活儿,拿出晒干的艾叶,为我煮仅有的两碗艾叶饭。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吃完满足地睡去。

⑦我读初中后,日子好过多了,饿肚子的时代过去了,就算夜里陪母亲做工,也不要母亲专门为我煲艾叶饭。

⑧参加工作后,我在离家20公里外的小镇教书。虽然要转两趟车,但我还是十天半月回去一趟,陪伴母亲。一方面想吃母亲煲的艾叶饭,另一方面想听听母亲的唠叨,跟母亲回忆一些田间趣事。

⑨听母亲说艾草的名字是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所取。一天,孙思邈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到附近的山上玩耍,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扭伤了脚。孙思邈瞥见树丛中父亲常用来入药的一味草药,便采了几片叶子放到嘴里嚼烂,敷在小朋友脚踝关节处。过了一会儿,这个小朋友的肿痛就开始逐渐消失,随即问孙思邈是什么药。孙思邈想到之前小朋友疼痛时一直发出“哎”的叫声,便说就叫“艾”吧。从此,“艾叶”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今天。李时珍在踏遍千山万水,口尝百草之后,写成了不朽的《本草纲目》。后来他还发现,将艾草用于灸法,有温煦散热的作用,可以激发人体正气,从而让人由内而外激发活力。原来我一直爱吃的艾叶饭,竟然有这么多功效。艾草的馨香,在我成长的岁月里,馥郁且持久,也体现了母亲对生命的呵护与传承。再后来,艾叶饭成为家乡小城很有特色的小食。

⑩一晃40年过去,母亲已87岁。一生善良勤劳的母亲,总是闲不住,常喜欢摘艾叶晒,隔一两个月就叫我们回去吃艾叶饭。艾叶饭,成为母亲呵护家人生命的法宝。

⑪每当读到苏轼的诗句:“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我的脑海里就又浮出那一棵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生生不息,馥郁而绵长。

(选自《散文选刊小·下半月》,有删改)

文学社想把此文推荐到学校的“美文推荐墙”上,请同学们一起来开启一场赏美之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