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山 魂
        在大山深处,有一座村落,不大。十几户人家,零星的点缀在半山腰的树林里。山脚下有一条傍水蜿蜒曲伸的小路,唯一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多少次我往返于繁华和贫瘠之间,从这条路的起点出发,只是好像从未抵达过终点,或许,这条生命之路原本就没有终点。
       有了山,也就有了谷,山和谷紧密相连。这里有一种胸怀,世代的人民就在这山谷里生活。黄昏时分,风就顺着山谷走来了。山里的风很清很鲜,有一股刚刚翻过的泥土的味道。味道是从北山坡传过来的。每到立秋时节,二婶就催着二叔把北山这块旱地翻好。二叔用牛拉着犁翻好地。再施些牲口的粪便,撒下白菜、萝卜、大蒜的种子,即便是寒冬,依然能看到一片绿色,生机盎然。
       风看似无形,却并不散乱。山里有一种涵养,容纳了各种自然的声音。仔细听,风里有山里娃嬉闹的笑声;有狗子妈喊他回家吃饭的呼喊声;有柱子他爹的叫骂声,不知是哪家淘气的娃娃偷摘了他橘子树上的橘子。还有鸡鸭回笼共同奏起的和鸣声。一种声音牵来一种声音,一种声音伴着一种声音。自然和谐地在黄昏的山村蔓延开来。
       山里养育了勤劳的人们。山里的黄昏来的很快,也很短暂。暮色中,有庄稼汉子疲倦的身影。肩上扛着耕地的犁、耙,吃力的走着。身后是一头牛。老黄牛时时低吼着,头一直抬着,向着天空。那低沉厚实的吼声,久久在山谷里回荡。这里的信仰是最朴实的,有付出就有收获。往往最美的是最短暂的,最短暂的也是最长久的。所以要去珍惜,要去懂得。
       山里人很质朴、善良,也很好客。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不管你来自何方,是何身份,只要你肯在火塘边落满烟灰的板凳上坐下,他就笑了。倾其所有。把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杀了,就着刚刚从北山坡采回的青菜,大碗大碗的请你喝酒,不醉就不放过。你醉了,他的笑容更加憨厚。山里的酒是自家粮食酿的。不烈,很香醇。喝的再多,也不头痛。酒很清澈,也很暖人。每一滴酒,浓缩了山人里的质朴,每一滴酒,蕴含了山里人的勤劳和乐观。仔细看,酒里有山里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倒影,有山里人开怀的笑脸。山里人和你交流不用语言,用酒,用他的心。酿酒的水取自那口老水井,日子久了,水井里的水就有了酒的味道,酒的甘醇。醉了,不要紧,就睡,倒头呼呼大睡。山里的夜很静谧,只有些许几颗星星挂在天空,大部分星星都去陪娃娃睡觉去了,都在山里娃娃的睡梦中。偶尔也传来几声狗吠声,在空空的山野回响,一直传到山的那一边。
       夜再长,天始终会亮。天刚刚破晓,那条石板路就热闹起来,忙碌起来。男人们就开始挑水,把大水缸挑得满满的,足够一天用的。水缸是泥巴烧制的,很粗糙。山里人不在乎是否精致,坚实耐用便宜就行,这过日子还得精打细算。水挑满了,女人们就醒了。背上背篓,打开牛圈的门,牵着牛走在前面。男人扛着锄头走在牛的后面。脚步如此默契,不近也不远,紧紧跟随。一直以来都这样走,一直是多久?一辈子。一代又一代,这是山里不变的法则。
       地里的草多了,该锄锄了;院子里柴火慢慢变少了,该砍些了。这是山里不变的习性。山里没有面包,没有牛奶,也就没了吃早餐的习惯,就只是喝上一瓢井水,匆匆上路。女人们很矮,很瘦。矮小也许是遗传的。祖祖辈辈被背篓压矮的。山里人不懂营养搭配,一直都很瘦。但也有一些好处,至少不用减肥,因为没那闲工夫。男人们皮肤很黝黑,很皮糙。晒的,磨的。可以抵御蚊子的叮咬。本来血就不多。血管流着的是,红色的,鲜红鲜红的血。
       山从未改变过,一直伫立着。人也从未改变过,一如既往的简单实在。
       每一个走出大山的人,不管走多久,什么都可以改变,唯一不曾改变的,是那种精神―――山魂。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①悬崖之间,峭壁之上,一棵老树,顽强地、挺拔地耸立在那里。这,就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②老树,筋骨虬突,痂痕累累。瘦削的枝干倔强地伸展着,疏朗的叶子坚忍地倒挂着。那一抹微小的绿色,坚强地呐喊着生命的炽望,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为之动容。

    ③然而,我看到的远不止这些。

    ④这棵老树,也曾年轻过,也曾潇洒过,满树的嫩绿曾引来鸟儿的呼朋唤友,累累的硕果曾引来猿猴的嬉闹玩耍。而今,老树,青春不再;树边,一片死寂。

    ⑤可是,这棵老树仍然没有消沉。

    ⑥它让鸟儿衔走了自己的最后一粒种子,让风儿吹走了自己的最后一粒种子。它的种子,远远近近,播撒在原野,播撒在山坡,播撒在峰巅。它所诞生的生命,在延续,在扩展。

    ⑦风儿柔柔地吹过,老树叹了一口气。               ?不是的,不是的。这时候,老树心里,还是紧紧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们——那些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他们,她们,柔嫩的孩子们呀,经受得起狂风暴雨烈日的侵凌吗?

    ⑧老树想拼命挺直自己的身子,为的是好看见自己的孩子们。可是,老树毕竟太老了,那些远处的孩子们,它已经看不到了。它只是在心里,为自己的孩子们祝愿:你们可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呀!

    ⑨这棵老树,就这样,在寂静的峭壁上,寂寞地挺立着,它——他,阐释着生命的顽强,阐释着生命的无私,阐释着生命的崇高。

    ⑩这棵老树,构成了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不,他构成的是整个生命界的最美丽的风景!

阅读《西湖即景》,完成下列小题。

西湖即景

于敏

    ①上次来杭州,碰上阴雨。“冒雨游山也莫嫌,却缘山色雨中添”,想起这两句诗,就去攀玉皇山。站在山顶上俯瞰,西湖宛如墨染一般,完全变成了浓黑。湖水是浓黑的,而苏堤则是一条白色的带子,堤上的六桥竟宛如汉白玉雕刻的了。变幻的天工造成奇特的黑白对比,这美是我生平未见的。

    ②这次来杭州,碰巧又是个雨天。“湖光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诗提起我的兴致,又冒雨去泛湖。苍茫的湖上只有我一叶扁舟,可见像我这样的疯子原是不多的。虽然全身淋湿,我丝毫也不后悔。上次雨中登山,领略了非常的湖景;这次乘雨泛舟,又欣赏了出奇的山色。这雨中山色之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若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téng的雾气;若说它无,它在云雾开豁之间,又时时显露出淡青色的、变幻多姿的、隐约重叠的曲线。若无,颇感神奇;若有,倍觉亲切。

    ③我这个怪人引起船娘的好奇,而她的身世却也唤起我无限的同情。她叫柳阿巧,八岁就划船,朝朝暮暮,伴着一支桨儿,度过了二十二个年头。她是一部西湖的活历史,在经历了战乱和灾荒后,如今在欸乃声中送走了屈辱和贫穷,迎来了幸福。柳阿巧坐在船头,展眉而笑,宛如轻风拂起湖面的涟漪。既然生活在幸福中,她怎能不笑。现在她是西湖的主人,而幸福的主人都是好客的。她热情地为我指点,为我解说,很怕我忽略了她从小就熟悉的西湖的美。

    ④这里细雨霏霏,水天一色。阿巧送我到三潭印月,我就弃舟登岸。正是红瘦绿肥的暮春时节,但是西湖的花卉四时不断。【甲】我走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杜鹃正盛开,白的如棉如雪,红的如火如血,一丛丛点缀在绿树修竹中间。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很难分清这是哪一种花的香气。在这个天地里,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苔藓,似乎也都散发出清香。三潭在湖的中心,从这里引领四望,南北双峰早已裹在层云里,看不清了。柳浪和花港隐没在浓绿里,偶尔露出影子似的飞檐。南屏山下闪烁着点点金色,这是净慈寺的琉璃瓦。所有这一切都披上细雨的网,雨丝时疏时密,景色因而瞬息变化。如今勉强地见诸文字,自然无法捕捉那种空灵的感受。

    ⑤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及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的名声那么高,吸引着那么多的游人?后来游灵隐,我才想通了这个问题。这里峰峦挺秀,树木参天,流水潺湲,正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名“飞来峰”,下有“龙泓洞”,洞中倒悬着许多冰柱一般的石钟乳。石壁上有历代的石刻佛像,其中不乏艺术珍品。在洞的深处,有自然形成的裂隙,仰首窥视,可以看见一线苍天,所以名曰“一线天”。这么清幽奇美的地方,谁见了能不惊叹!但是人们流连不去,不只因为有这山、这树、这泉、这洞、这石刻,还因为有一座庄严的庙宇;又不只因为有这庙宇,还因为有一个与这庙宇相关的被人们所喜爱的人物,他对权贵嘻笑怒骂,对平民扶危困,就是传说中被神化了的济颠僧。自然的美,人工的美,伦理的美,这一切综合为美的极致。

    ⑥后来游岳庙,我的想法更得到证实。这里的游人四时不断。有谁到西湖而不来瞻仰岳庙呢!如果西湖只有山水之秀和林壑之美,而没有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这班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没有白居易、苏轼、林逋这些光昭古今的诗人,没有传为佳话的白娘子和苏小小,那么可以设想,我们的兴味是不会这么浓厚的。我们瞻仰岳庙而高歌岳飞的《满江红》,漫步南屏而暗诵张苍水的《绝命诗》,我们流连在苏堤上而追忆苏东坡的“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登孤山和放鹤亭而低吟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功业、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不只山和水,还有自然和人。

    ⑦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正如人和人的关系,日夕相处后情谊弥笃。我的住所距花港很近,每天早晚在这里散步,每天都更觉得不忍离去。一带屏障的蔷薇架是入门的地方,蔷薇正盛开,吐出清幽的香气。入门以后,夹道是婆娑的修竹,是亭亭直立的雪松,是含苞未放的玉兰。沿鹅石的曲径而上,见一古朴的敞亭,周围的色彩丰富极了。有什么大画家能区别这千差万别的绿和红么?我不知道。杜鹃早已零落,芍药正在竞芳。湖石根下,曲径两旁,一丛丛,一球球,丹红的、绛紫的、米黄的、雪白的,都在笑靥迎人。走出花墙,一带长堤横在面前,这正是绿阴婆娑的苏堤。苏堤外边,豁然开朗的是绿水平平的西湖。

    ⑧一般人都喜欢在晴朗的日子出游,我却偏爱在非常的时间寻访非常的美。有一个浓雾的早晨,我来到堤边。四处迷迷茫茫,山和湖都不见了。面前只有看不透的乳白色的混沌。 欸乃之声由远而近,与悦耳的鸟声相应和。白色的空洞里隐隐约约有一个点子,而后,一只船的轮廓渐渐显露出来。这是这一天最早的一只游艇。又有一个月夜,我坐在苏堤的长椅上。【乙】朦胧的月色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开浮动不定的光,好似无数的银鱼儿在那里跳动。周围很静,鱼儿也就大胆了,都悄悄地来到水边,不时一翻身子,跃出水面,好像要窥探人间的奥秘。听到溅水声,一个银亮的物体在水面上一闪,转眼又不见了。

    ⑨初来的时候,看见树木花卉特盛,以为这地方得天独厚,住久了我才知道也不尽然。游客一到这里,时时会发出惊叹。“这石径多么清洁,简直是纤尘不染!”他未必知道,每天清早,有许多园林工人掌起长柄竹帚,在扫除枯枝败叶。“这茸茸的草坪多么碧绿,好像铺上了绒毯!”他哪里知道,哪怕是烈日当空,也有女工戴起竹笠,蹲在地上,一棵棵拔掉那杂草。不经过几天的观察,谁能知道,时时有园林工人,提着唧筒,向树木花卉喷射药水;推起沉重的车子,移植盛开的花卉,剔除那些衰败了的,使一片姹紫嫣红永远娇艳;扛起高梯和竹竿,一棵棵扶正雪松,使它们永远保持亭亭直立的身姿。知道了这一切,我每次看见一花一叶落地,都觉得非常可惜。想到这些花和叶混合在泥土里,成为新的养料,培育出新的美,又释然于怀。

    ⑩西湖的美是不朽的,是永久的。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有才不能任性

陈鲁民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素锦旧年不负卿

张凌云

    ①从前都是自家写春联。有一年爷爷写的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总觉得迎新的氛围中带着什么残字旧字不太吉利,但爷爷在村里被尊为先生,这么写自有道理,也就不多说什么。

    ②后来知道这两句诗出自王湾有名的《次北固山下》,并不是爷爷的创造,虽然用作春联并不太适合,但就是这么一写,却在我心里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多少年过去,许多写过的春联都没了印象,唯独这副对联还时常在眼前飘荡,它那在风中很快褪了颜色的身影,让我感慨时光的步履太匆匆,转眼间,新年已成昨天。

    ③这么想来,不免唏嘘沮丧,写什么样的春联都一样,再鲜活的文字都会日晒风吹褪色变形,更深一层,改变不了被时间滤旧的命运,既然如此,每年写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④其实,某种程度上,写春联也就是写成长,写经历,写人生。自小学到大学,每次寒假,写春联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自家要写,更多的是帮亲戚邻居写。裁纸、叠方、酝酿、挥笔,再到摊齐晾干,收拢待取,早已了然于胸,并不觉得是难事。不同的是,渐渐的,春联写得越来越少,长年在外,街坊邻居不再巴望着替他们写春联,赠送的成品春联又越来越多,那种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感觉越来越寻不到了,常常只是动笔寥寥,便大功告成,空望着还留着大半的墨汁发呆。

    ⑤在年复一年的岁月中,自己从懵懂孩童到步入中年,亲人们也一天天老去。春联还是要写,但竟找不到发挥的空间,父母亲搬到镇上的公寓,除了大门,没什么可以张贴的地方,村里的老屋已无人居住,虽然仍需贴春联,但那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如今回家,不需我动笔,习练书法的父亲早把所有的春联全部写完。

    ⑥看着年逾古稀的父亲日臻纯熟的书艺,我的眼里除了欣慰,更常常想起乡下老屋呆过的日子。世事如棋,我们顺着每一步程式走过自己的印迹,蓦然回首,发现还是那些最迷茫抑或最艰难的时光最值得回味。有人说,旧时光如同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慢慢褪色却异常迷离,隔了光阴的路再望过去,觉得好美。信然。那时候,也曾抱怨过天气太冷,敞风的堂屋里冻得浑身发抖,手都快僵了握不住笔;也曾抱怨过事情太多,除了写春联,还得扫地除尘、置办年货,光骑自行车去镇上就得几个来回;也曾抱怨物质不丰,一年添不了几件新衣,上大学前都没穿过皮鞋……

    ⑦所有的足迹与过往,正如我们写过的春联,洇旧了,就重新贴上一遍。那些被撕掉的被盖住的表面看不见,却永远沉淀在我们的心里。我怀念那个屋檐矮小、到处灌风的老屋,就像怀念我经得住风雨摔打的青春往事,怀念那个呆在粗鄙简陋的生存环境里,却抱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乡下少年。

    ⑧那一幅幅叠加上去的素锦旧年,正是我们无法改变而又无限怀恋的昔日时光。我们当年饱含真情写下的各种故事,可能稚拙,也许天真,但不会辜负我们的内心灵魂,那些原初的简单的轨迹,却凝聚着我们最清晰美好的记忆。

(摘自《思维与智》2018年第5期)

【注】①:叹息、感慨。②懵懂:迷糊、不明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