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卷
温 馨
梁晓声
①那夜失眠,倚床而坐,将台灯罩压得更低,吸一支烟,于万籁俱寂中细细筛我的人生,看有无温馨之蕊风干在我的记忆中。
②从小学二三年级起,母亲便为全家的生活去离家很远的工地上班。每天早上天未亮便悄悄地起床走了,往往在将近晚上八点时才回到家里。若冬季,那时天已完全黑了。比我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都因天黑而害怕,我便冒着寒冷到小胡同口去迎母亲。从那儿可以望到马路。一眼望过去很远很远,不见车辆,不见行人。【A】终于有一个人影出现,矮小,然而“肥胖”,那是身穿了工地上发的过膝的很厚的棉坎肩所致,像矮小却穿了笨重铠甲的古代兵卒。断定那便是母亲。在路灯幽蓝清冽的光下,母亲那么快地走着。她知道小儿女们还饿着,等着她回家胡乱做口吃的呢! 于是边跑着迎上去,边叫:“妈! 妈……”
③如今回想起来,那远远望见的母亲的古怪身影,当时对我即是温馨。
④小学四年级暑假中的一天,跟同学们到近郊去玩,采回了一大捆狗尾草。采那么多狗尾草干什么呢? 采时是并不想的。反正同学们采,自己也跟着采,还暗暗竞赛似的一定要比别的同学采得多,认为总归是收获。母亲正巧闲着,于是用那一大捆狗尾草为弟弟妹妹们编小动物。转眼编成一只狗,转眼编成一只虎,转眼编成一头牛……她的儿女们属什么,她就先编什么。之后编成了十二生肖。再之后还编了大象、狮子和仙鹤、凤凰……母亲每编成一种,我们便赞叹一阵。于是母亲一向忧愁的脸上,难得地浮现出了微笑……
⑤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当时的微笑,对我即是温馨。那些狗尾草编的小动物,插满了我们破家的各处。到了来年,草籽干硬脱落,才不得不一一丢弃。
⑥上了中学的我,于一个穷困的家庭而言,几乎已是全才了。抹墙,修火炕,砌炉子,样样活都拿得起,干得很是在行。几乎每一年春节前,都要将这个破家里里外外粉刷一遍。今年墙上滚这一种图案,明年一定换一种图案,年年不重样。冬天粉刷房子别提有多麻烦,再怎么注意,也还是会滴得到处都是粉浆点子。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撑不住盹,东倒西歪全睡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细细地擦、擦、擦……连地板都擦出清晰的木纹了。第二天一早,弟弟和妹妹们醒来,看看这儿。瞅瞅那儿,一切干干净净有条不紊,看得他们目瞪口呆……
⑦如今想来,温馨在母亲和弟弟妹妹眼里,在我心里,他们眼里有种感动,我心里有种快乐。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
⑧参加工作了,将老父亲从哈尔滨接到北京。十几年的一间筒子楼宿舍,里里外外被老父亲收拾得一尘不染。经常地,傍晚,我在家里写作,老父亲将儿子从托儿所接回来。但听父亲用浓重的山东口音教儿子数楼阶:“一、二、三……”所有在走廊里做饭的邻居听了都笑,我在屋里也不由停笔一笑。那是老父亲在替我对儿子进行学前智力开发,全部成果是使儿子能从一数到了十。
⑨有天下午我从办公室回家取一本书,【B】见我的父亲和我的独生子相依相偎睡在床上,我的儿子的一只小手紧紧揪住我父亲的胡子——他怕自己睡着了,爷爷离开他不知到哪儿去了……那情形给我留下极为温馨的印象。
⑩后来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得不为厂里修改一部剧本。【C】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了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十月的阳光照耀着我,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己不久于世。然而只要我在身旁,他脸上必呈现着淡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一天下午一点多我突觉心慌极了,放下笔说:“爸,我得陪您躺一会儿。”尽管旁边备有我躺的钢丝床,我却紧挨着父亲躺了下去。并且,本能地握住了父亲的一只手。五六分钟后,我几乎睡着了,而父亲悄然而逝……
⑪如今想来,当年那五六分钟,乃是我一生体会到的最大的温馨。感谢上苍,它启示我那么亲密地与老父亲躺在一起,并且握着父亲的手。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
⑫温馨虽融解在日子里了,却并没有消亡,而是在光阴和岁月中渐渐沉淀,等待我们不经意间又想起了它。
时间 | 温馨的画面 | 动人的情感 |
小学二三年级 | ① | 对家人的惦记 |
小学四 年级暑假 | 母亲用狗尾草给“我们”编小动物 | ② |
上了中学 | 夜里“我”一个人将粉浆点擦干净 | ③ |
参加工作了 | 父亲用浓重的山东口音教儿子数楼阶 | 对孙辈的慈爱 |
有天下午“我”回家取书 | ④ | ⑤ |
后来父亲患了癌症 | ⑥ | 刻骨铭心的温馨 |
语句:仿佛,感动是火苗,快乐是劈柴,于是家里温馨重重。尽管那时还没生火,屋子挺冷……
朗读设计:重音落在“火苗”“劈柴”上,读出“我”给家人带来的快乐和感动;“重重”语速稍慢,语音延长,强调家中充满了温馨。
原文摘录: 真的感谢上苍啊,它使我们父子的诀别成了我内心里刻骨铭心的温馨…… ——梁晓声《温馨》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地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 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 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 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 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 ……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鲁迅《朝花夕拾》 |
作者情感 | 分析原因 | |
梁晓声与父亲的诀别 | 刻骨铭心的温馨 | “我”在父亲临死前陪伴在他身边,紧挨着他躺下,握住他的手。最后父亲平静地离去, “我”感到温馨。 |
史铁生与母亲的诀别 | 悔恨悲痛 | ① |
鲁迅与父亲的诀别 | ② | ③ |
我的感受 | ④ |
单元导语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