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
【甲】诸葛亮《诫子书》全文。
【乙】父母于子,虽肝肠腐乱,为其掩蔽① , 不欲使乡党士友闻其罪过。然行之不改,久久人自知之。用此仕官,不亦难乎?
(选自曹丕《诫子书》)
【丙】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 我实老矣,所恃②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③也。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故禹④不爱尺壁⑤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⑥远节⑦ , 闻一得三,志在善人。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选自王修《诫子书》,有删改)
【注释】①掩蔽:指遮掩过钳。②恃:依赖,依靠。③遑遑:惊慌不安的样子。④禹:大禹。⑤尺璧:直径一尺的玉璧。⑥高人:高尚的人。⑦远节:高远的操守。
原文语句 | 方法提示 | 加点词释义 | |
不欲使乡党士友闻其罪过 |
| 字源推测法:“闻”的甲骨文像一个张着大耳朵的人,用手撑着自己的下巴,跪坐在地上,专心地听外界发出的动静。 | ① |
我实老矣 | 查阅词典法:A.充满,充实;B.事实,实际;C.确实,的确;D.真实,诚实。 | ② (填字母) | |
汝今逾郡县,越山河 | 语境推测法:“越山河”和“逾郡县”是对偶句,可由“越”的意思推测出“逾”的意思。 | ③ | |
言思乃出 | 课内迁移法: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④ |
我填字,理由:
出处 | 家书内容 | 语言形式 | 教育影响 |
诸葛亮《诫子书》 | 通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告诫儿子:要努力做到宁静专一、淡泊明志。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句子句式工整,语言凝练。 | 幼子长大后德才兼备,忠君爱国。 |
曹丕《诫子书》 | ①推测造成“久久人自知之”的原因。 | ②从句式的角度探究“用此仕官,不亦难乎”的表达效果。 | 其子在位期间防御外敌,平定鲜卑,颇有建树。 |
王修《诫子书》 | 王修反复强调光阴易逝,意在告诫儿子要③;“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意在告诫儿子要④ | ⑤“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此句中的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 长子有政绩,次子德才兼备。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