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盐仓24秋】八年级语文_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四、《孟子》三章

 熟读课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富贵不能淫《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

孟子曰:“是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也,父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门,之曰:‘往之,无违夫子家,必敬必!’以顺为正⑫者,妾妇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威武不能。此之谓大丈夫。”

举一反三
活动一:晓听雨之法

听雨堂记

(宋)刘克庄

天下之至音非静者不能闻也,至乐非定者不能知也。风之翏然也,水之淙然也,啸之□然也,入于耳同也。然南郭子綦以为天籁,元结以为全声,阮籍以为鼓吹,为凤音,得于心异也。何也?噪之不如静也,动之不如定也。

雨之为声至矣,而闻者鲜焉。兄弟群居之乐至矣,而知者鲜。……今夫大衾长枕,短檠细字,漏断人寂,埙唱篪和。当此之时,溜于檐,滴于阶者,如奏箫韶,如鼓云和。静者闻,躁者不闻也。定者知,动者不知也。此吾友野翁名堂之意。

夫近世言友爱者,推苏氏,其听雨之约 , 千载而下闻之者,犹凄然也。抑苏氏能为此言也?非能践此言也。余尝次其出处而有感焉。方老泉无恙,二子虞侍,家庭讲贯,自为师友。窃意其平生听雨,莫乐于斯时也。既中制举,各仕四方,忧患龃龉,契阔离合,于是闻雨声而感慨矣。中年宦达,宴寐早朝,长乐之钟,禁门之钥,方属于耳,而雨声不暇听矣。岁晚流落,白首北归,一返阳羡,一居颖滨。听雨之约,众生不复谐矣。故曰“非能践此言也。”今野翁兄弟,俱以才业光显于时,虽为是堂,余恐其骑马听鸡之时多对床闻雨之时少愿刻鄙语于堂。盖惟静可以闻此声,惟定可以知此乐,惟早退可以践此言也。

【注】①檠:灯。②埙唱篼和:埙、篪乐器,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后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③听雨之约:苏轼兄弟二人参加科举考试时,约定日后“功成身退,夜雨对床”。④次:推测。⑤老泉:苏轼父亲苏洵,号老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