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心灵需要适时远行。②秋高气爽的星夜,一杯清茗,几卷美文,通过他人的笔去  A  (领略 领会)大千世界,做一次精神上的远足,让心灵突破世俗的樊篱。③在这信马由缰、       (suí xīn suǒ yù)的行程中,三毛开始在撒哈拉大沙漠里讲故事了,笛福在无人的荒岛上编排着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剧本……④在这样的心灵远行中    (màn bù),不仅能洗涤自己内心的尘埃,而且身上不会沾染飞扬的尘土。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suí xīn suǒ yù

màn bù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A处。

A处应填:

(3)、找出文段中的病句并修改。

句,修改后的句子: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小题。

2016 年 11 月 30 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继京剧、珠算等项目之后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二十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贡献。农民借助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 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 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 应乃【 】(致 至)合一的状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成为时间坐标,也成气节, 提醒人生百年, 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 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节气气节, 仍是今天人们生存的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节气?我们是否 把握了人生的节点?我们是否为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 , 而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 等失去了感觉,以【】(至 致)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木质, 从而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气节?

节气不仅跟农民农业有关,不仅跟养生有关,也跟我们每个人对生命、 自然、人生、 宇宙的探索有关。普通人只有了解节气的诸多含义,才能理解天人关系, 才能提升自己 在人生百年中的地住。在立秋时需要有谋划意识, 在小寒时需要有经纶意识, 在大寒时需要修 自己……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 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