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三上3《常香玉为国捐飞机》
①“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从街头到巷尾,从舞台到荧屏,总能听到喜欢看戏的人或戏曲演员在哼唱常香玉大师留下的经典戏曲《花木兰》。
②常香玉家境贫苦。 幼年时,她每天都吃不饱,跟着母亲靠乞讨度日,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③常香玉学戏十分勤奋刻苦。9岁时,父亲就让她学戏。在学戏的日子里,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常香玉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大都用来学戏。1936年,常香玉随父在开封闯荡,她首次担任主演的《泗州城》一日之内连演3场,轰动全城。 从此以后,常香玉正式成为舞台上的主演,开启了戏曲大师的道路。
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常香玉从广播里听到战场传来的消息:我军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她悲愤难眠,对丈夫陈宪章说:“咱能不能为志愿军做点儿事?”□美国就是凭着先进武器才这么猖狂的□陈宪章说□咱就想办法为志愿军捐一架飞机吧□
⑤当时买一架喷气式飞机需要很多钱,常香玉手里没多少钱,但她有一股不认输的劲头。 她说:“我们现在还买不起飞机,但我们剧社可以到全国各地演出,只要有人看戏,我们就能挣到钱,一点点地攒,我就不信办不成!”她____卖掉了用来拉戏箱的卡车,取下金戒指,____拿出多年积蓄,作为筹备演出的费用。 因没时间照顾孩子,她把孩子们送进托儿所。 陈宪章也很快写出剧本,这就是后来唱响大江南北的豫剧《花木兰》。半年时间里,常香玉带领剧社的演员们从西安出发,先后在开封、郑州、武汉、广州等地演出,走遍大半个中国,终于把钱凑齐了,实现了捐献一架战斗机的愿望,战斗机就叫“香玉剧社号”。
⑥常香玉为国捐飞机的事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在看完常香玉的演出后,毛主席兴奋地说:“你这个香玉了不起嘛! 我该向你学习!”
词语 | 理解方法 | 词语意思 |
食不果腹 | ||
悲愤 |
父 亲
刘亮程
①我们家搬进这个院子的第二年,家里的重活开始逐渐落到我们兄弟几个身上,父亲过早地显出了老相,背稍重点的东西便显得很吃力,嘴里不时嘟囔一句:“我都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
②他觉得自己早该闲坐到墙根晒太阳了。
③母亲却认为他是装的。他看上去那么高大壮实,一只胳膊上的劲,比我们浑身的劲都大得多。一次他发脾气,一只手一拨,老三就飞出去3米。我见他发过两次火,都是对着老三、老四。
④我和大哥不怎么怕他,时常不听他的话。我们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一到这个家,他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母亲,家里买什么不买什么,都是母亲说了算。他看上去只是个干活的人,和我们一起起早贪黑。每天下地都是他赶车,坐在辕木①上,很少挥鞭子。他嫌我们赶不好,只会用鞭子打牛,跑起来平路颠路不分。他试着让我赶过几次车。往前走叫“呔球”,往左拐叫“嗷”,往右拐叫“唷”,往后退叫“缩”。我一慌就叫反。一次右边有个土疙瘩,应该喊“嗷”让牛向左拐绕过去。我却喊成“唷”。牛愣了一下,突然停住,扭头看着我。我一下不好意思,“嗷、嗷”了好几声。
⑤我们在太平渠②使唤③老了3头牛。有一头是黑母牛,我们到这个家时它已不小岁数了,走路肉肉的,没一点脾气。黑母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副木讷神情。鞭子抽在身上也没反应。抽急了猛走几步,鞭子一停便慢下来,缓缓悠悠地挪着步子。父亲已经适应了这个慢劲。我们不行,老想快点走到想去的地方,担心去晚了柴被人砍光,草被人割光。一见飞奔的马车牛车擦身而过,便禁不住抡起鞭子,“呔球、呔球”地叫喊一阵。可是没用,鞭子抽在它身上就像抽在地上一样,只腾起一股白土。黑母牛身上纵纵横横地爬满了鞭痕。我们打它时一点都不心疼。我们觉得,它已经不知道疼,再多抽几鞭就像往柴垛上多撂④几把柴一样地无所谓了。它干的最重的活就是拉柴火,来回几十公里。遇到上坡和难走的路,我们也会帮着拉,肩上套根绳子,身体前倾着,那时牛会格外用力,我们和牛,就像一对兄弟。实在拉不动时,牛便伸长脖子,晃着头,哞哞地叫几声,那神情就像父亲背一麻袋重东西,边喘着气边埋怨:“我都快50岁的人了,还出这么大力气。”
⑥父亲一生气就嘟囔个不停。我们经常惹他生气。他说东,我们说西。有一段时间我们故意和他对着干,他生了气就跟母亲嘟囔,母亲因此也生气。在这个院子里我们有过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后来我们渐渐地长大懂事了,但父亲也渐渐地老了。
⑦我一直觉得我不太了解父亲,对这个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叫他作父亲的男人,我有一种难言的陌生。他会说书,讲故事,在那些冬天的长夜里,我们围着他听。母亲在油灯旁纳鞋底。听着那些陌生的故事,感觉很远处的天,一片一片地亮了。
(有改动)
资料: 1.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一片叶子下生活》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2015年6月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2023年8月11日,刘亮程的《本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2.关于父亲,刘亮程有这样一段话:“我对父亲的记忆很少,他是一个旧式文人,会吹拉弹唱,写一手好毛笔字,还会号脉开方子。我最早读到的书是他逃荒新疆时带来的中医书。但我记忆更深的是后父。他在我十岁时赶一辆马车把我们家拉到另一个村庄。后父是说书人,或许受他启发,我后来成为写书人。我写过许多关于后父的文章,却极少写到亲生父亲。” |
【注释】①辕木:车前驾牲口的直木。②太平渠:地名。③使唤:这里指使用牲口等。④撂:放;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