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默写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诗中有情。它是李商隐诗中的雨声,“,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它是陆游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强烈情感,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它是刘禹锡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的视角,表达秋日胜春朝的看法“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其一) 》) ;它是谭嗣同渴望冲出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决心“河流大野犹嫌束,”(《潼关》) ;它是杜甫流离的无限沧桑之感,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 。
技法 | 具体内容 | 句子 | 景观 |
色彩 | 无色;单色;多色(√) | 黑云压城城欲摧,{#blank#}1{#/blank#}。 (李贺《雁门太守行》) | 雁门:黑云翻卷,似乎要摧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
感受 |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 {#blank#}2{#/blank#},{#blank#}3{#/blank#}。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西湖:莺在争树,燕在啄泥,人格化的描写显示出西湖春天的勃勃生机。 |
视角 | 仰视;俯视(√);远观;近观…… | {#blank#}4{#/blank#},千丈见底。 (吴均《与朱元思书》) | 富春江:水面泛着亮光,清澈得千丈见底,那么明净可爱。 |
表现 手法 | 借景抒情(√);象征 | {#blank#}5{#/blank#},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 长安:借花和鸟流露出诗人对国破的悲痛。 |
衬托;动静结合(√)…… | 春冬之时,则{#blank#}6{#/blank#},{#blank#}7{#/blank#}。 (郦道元《三峡》) | 三峡:{#blank#}8{#/blank#},{#blank#}9{#/blank#},{#blank#}10{#/blank#}。 | |
修辞 | {#blank#}11{#/blank#} | {#blank#}12{#/blank#},{#blank#}13{#/blank#}。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回乐烽:大漠似雪,月华如霜,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
正如孔子所言:“{#blank#}14{#/blank#},仁者乐山。”我们要用心去体会自然万物的情味。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