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理解

    小时候回老家,我最喜欢蹲在爷爷奶奶身边看他们做粉干。

    看他们忙里忙外,我也忍不住好奇,想过去凑热闹,就跟在爷爷奶奶屁股后面忙活。奶奶也不嫌我笨手笨脚,总是笑眯眯地指挥我做点可有可无的事儿。每当我跑到她面前邀功,她就眉开眼笑地说:“我的小乖宝,表现真好!”然后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我的头,还变戏法似的掏出一粒糖,塞进我嘴里。我心里喜滋滋的,像一只斗胜的公鸡,骄傲地昂起头。

    机器里的粉丝像一股白色的水流倾泻而出,汇聚成白色的小山。奶奶用簸箕将其聚拢成一堆,倒进桶里,加点盐水,双手揉搓,便放上蒸台。爷爷在一旁摆弄着粉干机,机器发出“隆隆”的声音,一根根粉丝便从机器口中缓缓吐出,犹如蚕在吐丝。 爷爷把粉丝合拢成一束,整整齐齐地叠放在架子上,那些粉丝宛若精心纺后的纱,白净得像天上的云。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地变粗了些,慢慢地变大了些,慢慢地变多了些,最后变成了真正的粉干。我恍然大悟:“原来粉干也会慢慢长大啊!”

    傍晚,夕阳收起了最后的余晖,夜幕笼罩大地。爷爷奶奶收拾好东西,把不知何时睡着的我背回家。皎洁的月光照在我们身上,影子连成一片。

    吃过晚饭,我靠在奶奶温暖的怀里,缠着她,要她讲故事。她总是慈祥地说:“好,好。”然后轻轻地摩挲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讲起了过去的故事……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那个承载了祖辈父辈汗水及我童年回忆的粉干机,永远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可是与爷爷奶奶一起做粉干的时光却成了我内心深处无法磨灭的乡愁。这一切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

    (1)“内心深处无法磨灭的乡愁”中“乡愁”指的是(    )。
    A . “我”的爷爷奶奶 B . 奶奶给的那粒糖 C . 那个消失的粉干机 D . “我”和爷爷奶奶做粉干的时光
    【答案】
    (2)联系全文,下面各句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细致描写了爷爷奶奶做粉干的过程,表现了他们的勤劳 B . 文章描写了作者儿时生活的美满,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 本文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奶奶的和蔼慈祥和对“我”的疼爱 D . 作者回忆了儿时看爷爷奶奶做粉干的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
    【答案】
    (3)根据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帮爷爷奶奶做事→1→太阳下山,爷爷奶奶背“我”回家→2

    【答案】
    (4)对比下面的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想一想: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写下来。

    ①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地变粗了些,慢慢地变大了些,慢慢地变多了些,最后变成了真正的粉干。

    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粗了些,变大了些,变多了些,最后变成了真正的粉干。

    【答案】
    (5)文章第五自然段写道:“语重心长地讲起了过去的故事……”请你根据“语重心长”一词,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写一写奶奶讲的内容。
    【答案】
    (6)读全文,想一想,“这一切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似乎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这句话是否自相矛盾?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0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无名英雄

    刘泷

    ㅤ①大伯曾是一名志愿军,1951年1月初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他是连长。那天,他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在限定时间内将一批军用物资送到战火正酣的前线去!∥

    ②当晚,在甲屯里附近的铁路桥旁,大伯带人拦截了一列火车。打开车门的瞬间,他怔住了:火车上有三十几名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他们身上缠着绷带,倚靠在车厢壁上。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说:“对不起,这列火车被征用啦!”这时,从车厢后面挤过来一个女军人,拒绝说:“不行,他们都是重伤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他说:“可是,不赶快把这批武器弹药、食品药品送到前线,将会有更多战士失去生命!”她却瞪着他:“我不管,我有责任保护这些重伤员。你执行任务,我也执行任务,你为什么非要中断我的任务?”他不敢瞅她,也不敢瞅那些脸上写满痛苦的伤员……

    凄苦的北风像饥饿的猩猩在咻咻地吼叫,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味。

    ㅤㅤ④正当大伯左右为难之际,一个人从担架上咕咚滚下车来。他艰难地睁开肿胀的双眼说:“都别争了,我叫夏天光,是116师团职参谋,所有人都听我的。前方战事要紧,全部下车。”
    ㅤㅤ⑤即刻,那些东倒西歪的伤病员们纷纷行动了起来。有的伤员用手臂支撑着身体挪下了火车,有的伤员艰难地翻动身体滚下了火车,有的伤员匍匐着爬到车厢门口掉下了火车,还有不能动的伤员在担架上呻吟着,让战友抬他下火车……

    ㅤㅤ⑥很快,车厢被清空了。∥

    ㅤㅤ⑦大伯急忙带领战士装好物资,叮嘱他们在原地等着列车返回。火车一路鸣笛,准时将物资送向了战火纷飞的前线。∥

    ㅤㅤ⑧从前线返回,他指挥列车驶向那座桥。他跳下机车,四下张望。脚下只有焦黑的泥土、沙石与泥浆四溢的弹坑,还有冒着浓烟的金达莱枯枝。

    ㅤㅤ⑨“人呢!”他喊。他把嗓子都喊哑了。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都死啦!炸死啦!美国鬼子的‘黑寡妇’飞机,一颗燃烧弹,就把这些孩子全都炸死啦!多好的中国孩子啊!”一位朝鲜阿妈妮趔趄(lie qie))着走来告诉了他这个噩耗。∥

    ㅤㅤ⑩几十年过去了,大伯九十多岁了。躺在病床上弥留之际,大伯留下遗言:“我有个愿望,死后要把我埋在那座桥头,和她,和那些牺牲的战士在一起。不要给我立碑。我不要名字!在朝鲜战场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很多都是无名英雄!”∥

    阅读课外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香椿的味道

    ㅤㅤ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点缀着乡村的各个角落。当春风温暖得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ㅤㅤ    ②一个午后,我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ㅤㅤ    ③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令我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举起长长的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一声,一簇香桥就应声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就被我扒了一地。
    ㅤㅤ    ④于是,我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叶子一片片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滋啦”一声,裹了面糊的香椿就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形状像一条条的小鱼儿。
    ㅤㅤ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抵挡不住“香椿鱼”的诱惑,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刺溜刺溜”地吃着。母亲就那样微笑着,看着我,还不时摸着我的头,轻轻地说:“什么时候娃娃也像这春天里的香椿,一下子长大了!”

    这是对母亲 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 ____。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母亲便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完,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ㅤㅤ    ⑦我长大后,去了外地工作。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总是会在春天里捎来大包嫩香的香椿芽。春天过后,她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课外阅读。

    昂贵的哨子

    那时,我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一天,我拿着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突然,一阵哨音把我给迷住了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只哨子在吹呢。于是,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

    回到家里,我得意扬扬地吹着哨子满屋乱窜,家里被我吵得鸡犬不宁!当我一说出哨价时,哥哥姐姐还有堂兄堂姐们全嘲笑我是个十足的傻子,糊里糊涂被骗了四倍的价钱,用多付的钱又可以买许多好东西呢!我感到十分委屈,伤心地哭了。

    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对我以后起了不小的作用。常常,当有人怂恿我去买那些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便提醒自己:“可不要为一个“哨子”就出大价钱呀!”因为我已经懂得了节省开支。

    在我成年进入社会后,通过人们的言行,我看到了形形色色为了他们的“哨子”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了求得王室垂青,百般钻营,甚至丢掉了贞操美德,弄得众叛亲离!那些沽名钓誉的政客,不惜一切代价卷进政治风云,却因贻误了正事而败落破产!那些悭吝的守财奴,为了发家致富,一毛不拔,放弃了同胞的尊重、朋友的友谊,以及人类行善的德行!那些贪图享乐的庸人,碌碌无为,只顾寻欢作乐,却变成了弱不禁风的病夫!那些华而不实的花花公整天沉溺在精美的服饰、堂皇的住宅、华贵的车马中,不顾财力不接,以致债台高筑!

    “可怜!”我不由得叹息道,“为了一只“哨子”你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得不偿失,真是愚不可及啊!”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大凡人世间的苦楚都是由于没有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估价,盲目行事,而付出过高的代价造成的。

    看 戏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人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散发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屏住了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灯光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服装和头饰上,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海市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众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出来。

    ④当女主角穆桂英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出场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动荡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迅即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铿锵。戏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阵热烈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感情融在了一起。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忽然又动荡起来了。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在这时候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立起来,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面前。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剧场成了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过去了,六十六岁的高龄,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奇迹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