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

圆 梦

①多年前,顾成华刚踏入军营,新兵班长问他想去什么地方,顾成华脱口而出:“发射一线!”班长笑了:“人人都有发射梦想,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号手。”

②新训结束,顾成华站在队列里等候分配命令,心中充满了期待。“一线”人员名单念完了,没有他,他开始不安起来:“我会去哪儿?”

③终于,在“二线”人员名单公布时,顾成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来接他们的是个上等兵,刚上车就给新兵们打“预防针”:身处深山老林、手机没信号……一开始,顾成华不以为意,只要能操控长剑飞天,这些根本微不足道。

④终于到了驻地。窗外,几乎看不见绿色,只有光秃秃的山和同样光秃秃的树杈。顾成华努力说服自己,导弹发射车兴许就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处等着自己呢,这样想,他也就释然了。

⑤当晚,顾成华思来想去,睡意全无。他向下铺伸长脖子问:“班长,你说我什么时候能成为一名号手,亲手发射导弹?”

⑥班长看了顾成华一眼,扭过脸去:“睡吧。”

⑦顾成华撇撇嘴,用被子闷着头,不吭声了。

⑧清晨,顾成华跟在班长后面,顺着蜿蜒的小路走向大山深处。

⑨来到“龙宫”入口处,班长停住脚步。顾成华一时没反应过来,想着即将一睹大国长剑的真容,仍满心欢喜地迈步往里走。还没走到安检机,两位岗哨把枪一横:“同志,请出示证件!”

⑩“证件?”顾成华扭过头看向班长。

⑪“你干啥去?”

⑫“班长你不是带我上岗吗?”

⑬“这就是了。”班长指指门前一个哨亭,“接岗。”

⑭安检机旁一名军士哈哈一笑,拍着顾成华的肩膀说:“你是守导弹的,不是操作导弹的。”

⑮那天,顾成华甚至不知道是怎么上的岗,脑子里嗡嗡的。

⑯晚上,顾成华辗转反侧,爬起来壮着胆子委屈地问:“班长,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的第一志愿……”

⑰没想到,班长回答得很干脆:“不是!”随后,他又意犹未尽地补了一句:“而且,你以后也很难见到发射车。”

顾成华眼前一黑,心中好似被挖掉了一块,心跳都有些紊乱。

⑲接下来的日子,顾成华每天就立在那小小的哨亭里,除了班里换岗的战友,与他相伴的就只有无言的大山。

⑳顾成华在日记里面写道,我被一年四季从未停歇的狂风吹凉了心,壮美的群山在我眼中变得死气沉沉,连群星闪烁的夜空也是那样单调乏味……

㉑顾成华在一次站岗时,将想法告诉了班长,班长当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默默地仰头望着大山。

㉒一天晚上,正准备就寝的顾成华被班长一把拉起来:“穿上大衣,跟我走!”他有些疑惑,但还是以最快速度整理好着装,跟在班长后面跑出营房。

㉓“班长,今晚没我的岗啊!”走在熟悉的山路上,顾成华忍不住询问。

㉔班长只轻声说了一句:“是我的岗,我已经向连队申请让你一起站这一班岗。”然后,班长加快了脚步,这让顾成华越发迷惑起来。

㉕在落针可闻的深夜里,顾成华的感官似乎被无限放大。临近阵地时,他听到一阵细微的齿轮转动的声音。他问:“班长,你听到了吗?”

㉖班长没有说话,指示顾成华接岗。刚刚站上哨位,顾成华的疑惑便全部解开了。

㉗他听见背后的铁门缓缓打开,回头望去,只见巨大的工业灯泡照得“龙宫”亮如白昼,顶上的换气扇正铆足力气为“龙宫”泵入干冷清冽的空气。那一瞬间,他的心仿佛都要蹦了出来。

㉘数辆猛士车之后,高车长剑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势缓缓驶过岗哨,发出龙吟般的轰鸣。顾成华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抬起右手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眼眶瞬间湿润了。

㉙回营路上,班长对顾成华说:“以后要打起精神来,我们这个岗位虽然守在深山里,却是背靠大国长剑……”

㉚高原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顾成华似乎能感受到班长希冀的目光。那一晚,顾成华梦到钢铁长龙穿过戈壁卷起滚滚烟尘,呼啸而起的雷霆带着白练般悠长的弹道划破天际……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12月19日)

(1)、【初读·梳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主人公顾成华的一段人生经历。 B、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主人公顾成华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经过严酷的训练,终于获得心灵的成长。 C、文中两次写到顾成华睡不着觉,失眠的原因是不同的:第一次是因不知道具体工作而担心害怕,第二次则是绝望难过。 D、小说中的班长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战士,他直率、质朴、善解人意,工作细致有方法,擅长解决战士的思想问题。 E、小说以梦境结尾,既总结了全文,也呼应了标题。表现顾成华内心焦虑不安、渴望保卫祖国的急切心情,意蕴丰富。
(2)、【精读·探究】小阳在阅读中发现文中多次提到“山”,他认为山是文章的线索,你赞同小阳的说法吗?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请将你的理解写下来。
(3)、【精读·赏析】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顾成华眼前一黑,心中好似被挖掉了一块,心跳都有些紊乱。

(4)、【研读·质疑】小阳质疑:顾成华的梦想是到发射一线去,然而通观全文,顾成华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小说的题目为什么是“圆梦”呢?请你给小阳解答疑惑。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假想金箍棒 麦笛
    ①《西游记》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了一根“定海神针”,又称“如意金箍棒”,重6250千克,可大可小,变化多端,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兵器。那么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金箍棒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②从密度来看,金属密度最大的是锇。《西游记》中说孙悟空把那绣花针从耳朵里取出来,迎风一晃,变得“碗来粗细”。估计那碗指的不是大海碗,应该类似于现在的酒杯,也就是说直径在3~5厘米的样子。以金箍棒长两米来计算,体积最大在3900立方厘米左右。因此,如果金箍棒的材料是锇,其质量大约为88千克,一个臂力超群的人完全可以挥舞得动。关羽能舞动重41千克的青龙偃月刀,鲁智深能舞动重32千克的水磨禅杖,以猴哥那山都压不死的体质而论,挥舞88千克的兵器更不是难事。有人说,不是6250千克吗?想必那是随着体积变化而变化吧,不过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了。
  ③金箍棒的硬度还应该特别大,猴哥大大小小跟妖魔鬼怪或者神仙星宿干了几百仗,连哪吒、二郎神都拿他毫无办法。哪吒的乾坤圈和二郎神的三尖刀据说都是宝器,但叮叮当当一交击,金箍棒毫发无损,可见金箍棒硬度特别大。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铬,铬的硬度和天然物质硬度之王金刚石不相上下,一般的兵刃应该是奈何不了它的。从这个意义上,金箍棒用铬或者那些更为强韧的铬合金来铸造显得非常合适。
  ④金箍棒的抗腐蚀能力也非常不一般。金角大王那个紫金红葫芦连“大罗金仙都能化成血水”,里面应该盛有腐蚀性非常强烈的液体,比如王水之类。但猴哥和棍子被收进去都毫发无损。猴哥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炼就了一身铜皮铁骨,再加上会七十二变,变成小苍蝇之类的趴在葫芦口,不被腐蚀是可能的。但金箍棒如果用的不是很特别的材料,想要逃过浩劫可就有点难度了。因此从耐蚀性这个角度讲,金箍棒材料又像铱。铱的硬度、密度都很大,抗腐蚀能力在金属中首屈一指,连王水对它也无可奈何。
  ⑤再从伸缩性上来考虑。地球上常见的材料不管金属还是非金属恐怕都没有金箍棒那么强的伸缩性。所以说,一根本来几个人不能合抱的柱子变成“碗来粗细”进而变成绣花针大小,大概纯属小说家的杜撰。
       ⑥《西游记》中老龙王说:“那本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河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像大禹这样的神人很可能从外星球采集了这么一块材料,密度特别大,又有很多特殊属性,用于测量江河的浅深,可长可短,能随时调整,实在是太方便了。猴哥成佛之后,金箍棒自然回归原位,现在不知躺在哪处幽深的海底,期待着我们再度去发掘它的传奇呢。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风是很重很重的             
                                                                                                      陈亦权
       ①夏末秋初是山林探险的好季节,我和几位驴友一起,来到了贵川交界处的一个偏僻深山里探险旅游。
       ②走进山林后的第三天,我们发现了一个小村子,在村外的空地上,几只羊儿正在吃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坐在一块石头上,翻看着一本破旧的数学书,他的衣服沾满灰尘和污屑,却长得圆头圆脑,非常可爱机灵。他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们。     
       ③经过交谈得知,小男孩开学读二年级。我给他出了几道简单的算术题,还有几个拼音测试和组词造句的语文题,小男孩全都回答了出来,看来学习成绩还不错。
       ④见这些都没法难住他,我就给了他几道比较玄的问题:“你知道什么东西最轻吗?”
       ⑤“鸡毛!不,羊毛!”小男孩歪着头说,“还有蒲公英!”
       ⑥我笑笑告诉他,这些东西的确很轻,但却并不是最轻的,例如空气、烟雾,还有风,这些东西才是最轻的。
       ⑦小男孩睁着一双大眼想了想后,有些不赞同地说:“空气很轻,但风却很重很重的!”
       ⑧“风只是流动的空气,和空气是一样的!”
       ⑨小男孩显然对我的话非常不屑,他用极不信任的眼光看了我一眼,然后站起来坐到了另一边的大石头上,再不理睬我,嘴巴里还轻轻地重复了两遍那句话:“风是很重很重的!”
       ⑩休息够了,我就和驴友们接着赶路。离开村口三四里路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身上已经没有水了,最要命的是,我们走进了一片干燥的秃岩山,别说山涧泉眼了,就连一棵小树都看不到。我们决定往回走,到那座小村里去取水。
       ⑪翻过一座小坡,终于看见有一座泥房子还开着门,门口有一间矮草棚,关着十来只羊,而在大门里侧的地上,则铺着一张竹席,上面躺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位小男孩,竟然就是我们之前在村口遇见的那位小男孩,他睡得很香甜,老人用一把麦秆扇为他扇着风。
       ⑫见有陌生人到来,老人连忙站了起来。我们说明来意以后,他非常热心地把我们带到厨房,给我们的水壶灌水,灌到第三只的时候,水壶突然从他的手中滑落到了地上,老人连忙弯腰捡起来,面带愧色地接着灌水。
       ⑬老人则回到竹席上,一边轻轻地对我们介绍附近的地形山势,一边继续用麦秆扇给小男孩扇着风。没多久,他手中的扇子又突然滑落了下来,掉在小男孩的肚子上,小男孩被惊醒了,他先是惊讶地看了我们一眼,然后心疼地对老人说:“爷爷,我说了我不热,你不要为我扇扇子了!”
       ⑭“好,好,爷爷不扇了,你接着睡吧!”老人慈祥地微笑着说。
       ⑮小男孩逐渐睡去,虽然他说自己不热,但睡去后,额头就冒出了细微的汗珠,老人又拿起麦秆扇,轻轻地给他扇着风。老人边搧着风边对我说起了自己的孙子:孩子命苦,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双双离开了人世,留下他们祖孙俩相依为命。家里穷,买不起电风扇,所以热天里都要给孩子扇扇子,可从今年开始,老人的双手有些不对劲,经常莫名其妙地抖动,握不牢东西,以前一只手可以拎起50斤稻谷,现在连给孩子扇点风都觉得特别费力,使不上劲。不过小孙子特别懂事,再热的天也不让爷爷给他扇扇子,怕累着了爷爷。
       ⑯老人说到这里,眼眶变得潮湿起来,但脸上却浮现出一种欣慰的微笑!他的脸黝黑黝黑的,爬满皱纹,他那双粗糙而且布满青筋老茧的大手,因为怕扇子掉落而使劲地攥着扇柄。此情此景,我不禁再次回想起了小男孩的话:“空气很轻,风却很重很重的!”我猛然间意识到,他说的是对的,风确实很重很重,甚至比50斤稻谷还要重,重得连他的爷爷都不太拿得动!
       ⑰在起身离开的时候,老人走到门口替我们指路,我趁这时间从口袋里掏出三百元钱,悄悄地塞到了小男孩睡觉的那张竹席下——这足够他们买一把电风扇了!
       ⑱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在做慈善,我只是觉得,风不应该有那么重,而我所做的,只是力所能及地让风轻一点,再轻一点……             

                                                                                                                                        (选自《读者》有删改)

文学类文本阅读

妈妈做的饭

①我小时候胃口差,身体弱。

②母亲下班后要颠簸一个小时才到家,尽管辛苦,却还是要去市场上挑一条新鲜鲫鱼,开膛破肚,洗净去鳞;先把葱节、姜片、蒜末撒进油锅加热,再把鱼滑下去烹炸至两面金黄,转而盛进砂锅,加入高汤,用小火煨煮,最后混合米饭煲得滑滑濡濡的,撒上盐和葱花起锅。

③贪玩的我和小伙伴们满院子疯跑,母亲就端着碗在后面追赶,终于撵上了,就连哄带骗地喂我吃一口。为了不让鱼刺卡破喉咙,喂之前她要先舀起一勺,用手把鱼刺剔除掉,再吹一吹,身旁的小伙伴总是咽着唾沫欣赏,并羡慕地说:“你好享福呀!”那时候我总是不以为然——这不是家常便饭吗?

④兄弟姐妹出远门,母亲总会要他们带上自己亲手做的泡菜。无论是否情愿,她总坚持把瓶瓶罐罐往别人手上塞,有时弄得大家都挺尴尬——拒绝吧,对长辈不敬,接受吧,还要赶路,显得碍手碍脚。尤其是刚要去大城市念书的年轻人,心里向往着洋快餐夜排档,不免觉得这些土特产不上台面。

⑤没想到我第一次出国留学,要走很远,坐飞机穿过欧亚大陆,再跨越大西洋。出门时,轮到母亲给我塞泡菜了。初次离家,满是憧憬和兴奋,觉得这些东西反而是一路上的累赘,硬是半推半就地把它们从箱子里取了出来。

⑥到了那个盛产甘蔗和朗姆的国度才知道,人们恨不得吃米饭都拌果酱,物资又匮乏,口味又单调,很多同学反映不适应,于是国内的家人纷纷开始寄来包裹,母亲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急坏了,也赶忙给我寄了一个包裹。

⑦当时我们住在乡村,取件要专门排号,再搭车进城。那天赶了一小时路,排了一小时队,终于等到了我的包裹。我把它抱上车,一个人在车厢后面掀开纸板箱,看到里面全是吃的——有小时候母亲不允许我吃的零食,有她自己学着做的一大瓶辣椒面,泼上熟油,就餐时放一小勺,感觉不只是饭菜有了灵魂,整天的生活都倍加辣鲜香。

⑧我一直认为自己还算独立,然而当时忍不住热泪盈眶。眼前立刻浮现母亲制作辣椒面的画面:新鲜的二荆条,晒干,去把儿,翻炒,混合芝麻一起打成粉末,呛得眼泪直流。

⑨一罐辣椒面够吃小半年,打开盖子看见里面还有货,就感觉生活还有奔头,等到要见底了,就知道自己快要回家了,生活又有了盼头。

⑩刚参加工作时生活很清苦,老对母亲说:“你手艺那么好,要是我们开家餐馆,早就发财了,何苦如此磋砣?”记得母亲回答:“我的钱够用就行,不求富贵,但求安心。”我抱怨说:“但是我不够啊!”于是她斥责说:“你的钱够你一生用度就行,不要贪得无厌!”

⑪母亲是不支持我追名逐利的,但每当我事业或学业遇到重大挫折时,每当我倍受打击,自暴自弃,软弱无力时,母亲又说,怕什么,万不得已,我陪你去租个铺子卖盒饭,照样活得下去!

⑫再后来,我出国读博士,来到欧洲,物流便利,所以,母亲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好饭了,然而她好像并不快乐。假期回国,我突然发现家里的菜味道失调,她平静地说,你不在,我们吃得简单,人老了,口味会变淡。那一刻,我红了脸,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日子竟然是那么屈指可数,而那一份份精致的食物,是她对游子所有的牵挂和关爱的表达。

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选自《意林》2018 年十二月下半月刊,有删改)

【链接】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节选自《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