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海淀单元测试AB卷 小语六上 期末素养过关B卷
枭逢③鸠④。鸠曰:“子将安之⑤?”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⑥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⑦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①枭:猫头鹰。②东徙:向东迁徙。③逢:遇见。④鸠:斑鸠。⑤安之:到哪里去。安,哪里。之,到。⑥皆:全,都。⑦更(gēng):改变。
宋濂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材料一】
精卫填海
ㅤㅤ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____,____。
【材料二】
女娲抟泥造人
ㅤㅤ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剧务② , 力不暇③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注释】①抟:揉成团。②剧务:工作繁多。③暇:空闲。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① , 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②《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③之。门下生④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⑤ , 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选自《后汉书·承宫传》,有删改)
【注释】①少孤:幼年丧父。②明:了解。③笞:用鞭、杖、竹板抽打。④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⑤樵薪执苦:砍柴,干苦活。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①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②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③君性急,果然。”
【注】①裳尾:古人所穿衣衫的下摆。古代称下衣为裳。②恐:担心。③道:说。
欧阳询①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③裘④坐观,因⑤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②索靖:晋代书法家。③布:铺,展开。④裘(qiú):皮衣。⑤因:于是。
【材料一】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
【材料二】夸父①与日逐走,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⑤。
(《夸父逐日》)
【注释】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③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④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⑤邓林:桃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