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测试卷
宋濂
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①“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今义为。
②“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今义为。
斗画
两小儿斗画为戏①。取纸两方② , 各画一物,彼此③不相知。及④画毕⑤出而视之:一儿画狗,一儿画兔。免怕狗,画狗者胜,画免者负⑥。
(选自《新撰国文教科书》,有删改)
【注释】① 为戏:作为游戏。②方: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③ 彼此:双方。④及:等到。⑤毕:完成,结束。⑥ 负:失败。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昼夜苦学(节选)
朱熹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 ,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②夜昏怠③ , 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④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⑤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⑥ ,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或;有时。③怠:困倦、疲倦。④啖(dàn):吃、喝。⑤谪:降职。⑥食不重肉:每餐不吃两种以上荤菜。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 ,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②以水沃面;食不给③ , 啖④粥而读。既仕⑤ ,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⑥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⑦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辄(zhé):往往。③给:供应。④啖(dàn):吃。⑤既仕:做官以后。⑥谪(zhé):遭贬。⑦士:这里指读书人。
鸲鹆(qú yù)学舌
ㅤㅤ鸲鹆①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②而调(tiáo diào)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shǔ shù)声也。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④言也,曷⑤(hé)若我自呜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____。
【注释】①鸲鹆:俗名“八哥”,一种经过训练后能学人说话的鸟。②罗:张网捕捉。③调:驯养,调教。④未尝:未曾,没有。⑤曷:岂,难道。
管宁、华歆②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④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⑤出观。宁割席⑥分坐,曰:“子⑦非吾友也。”
【注释】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②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③捉:拿起来,举起,握。④轩冕:此偏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⑤废书:停止读书。⑥席:坐具、坐垫。⑦子:你,此指华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