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海淀单元测试AB卷 小语五上 第四单元素养评估B卷
——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一讲了:____
材料二: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材料三: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留学。这批学生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清政府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召留美幼童回国。这批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们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告诉我们:____
材料四: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周恩来
青青:阅读材料,我知道了梁启超认为中国兴亡在于;周恩来认为中国的富强还需要。
东东:读完材料,我最希望清政府做到(填序号)。
①多招募军人
②继续支持幼童留美
③修复圆明园
阅读任务卡 | 1. 分析材料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 探究可擦笔的原理。 3. 畅谈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
材料一:
出门旅游时,很多人会打开手机导航,以便于更加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这个过程其实是运用了手机无线定位技术。
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最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而手机的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如果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材料二:
“明前茶,贵如金。”温度适宜时,茶叶每2至3天便会冒出新的芽叶,人工采摘劳动量大。如果采茶机器人“眼疾手快”,就可以解放出大量人工。采茶机器人不仅有“高智商”,还有“好视力”。
茶树新长的芽叶和老叶的区别很小,形状又不规则。采茶机器人通过对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的学习,就可以自动识别茶树芽叶,记住芽叶的形状和纹理等,自己归纳出照片中芽叶的特征,输入的照片越多,机器人的知识库就越丰富,对芽叶识别的准确率也就越高。
除了聪明好学的脑袋,采茶机器人还有一双厉害的眼睛。智能采摘机器人所使用的摄像头扫描茶叶,就和人的两只眼睛一样,实现3D定位,从而精准找到芽叶所在位置。
识别、定位好茶叶芽叶后,就需要用到另一个法宝————机械臂。机械臂采茶要分两步,一剪一吸。机械臂一刀下去,芽叶从枝头分离,同时会把剪下来的芽叶吸进机械手的暂存盒中。
材料三:
当我们使用可擦笔时,用笔杆上带的“橡皮”就能擦掉写错的字。仔细观察可擦笔留下来的字迹可以发现,字迹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变得透明了。可擦笔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采用了特殊的材料作为油墨基料。这种特殊的油墨主要由染料、显色剂、变色温度调整剂构成。
可擦笔的油墨会随着温度变化而转换颜色,在整个变换过程中,温度是其“钥匙”,能将有色的字迹变成无色。在常温时,染料与显色剂结合,字迹显示有颜色。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变色温度调整剂开始发挥作用,阻碍染料与显色剂的结合————这时,字迹的颜色消失。
当我们用笔杆上的“橡皮”擦拭的时候,就是在利用摩擦生热,使温度升高,让变色温度调整剂发挥作用,使字迹“消失”。
留心生活,细致观察
金秋十月,我们小学以“我是小小观察家”为主题,开展了生动有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连续细致观察的乐趣,感受生命成长的奇妙。
[材料一]
实验准备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天天搜集了种植绿豆的相关资料,准备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过程。
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充足的水分和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植过程:
1.把生长豆芽的花盆、透气性好的棉布等器具、材料刷洗干净,尤其不能沾染油污。
2.把干绿豆放入水盆中浸泡一天,让绿豆吸足水分。
3.捞出绿豆,放入花盆中,把棉布淋湿,盖在上面。将花盆放在室内通风背光处。
4.经常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最适合绿豆芽生长。
5.每天早晚向花盆中各浇一次清水,水温25℃左右。浇水时要浇透,浇水后仍盖上湿棉布保湿。
[材料二]
实验记录
时间 | 观察绿豆的变化(颜色、形状大小等) |
第一天 | 绿豆是墨绿色的,表面十分光滑,圆的、硬硬的,像小石子一样 |
第二天 | 绿豆长胖了,解开了绿色的外套,露出了白色的肚皮 |
第三天 | 绿豆钻出了小嫩芽,白白的,最长的大约有一厘米了 |
第四天 | 小嫩芽长长了很多,有两三厘米长,豆子的裂缝中,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小叶子 |
第五天 | 叶子已经长出了茎,而且绿豆的顶端也露出了它那大大的“耳朵”,豆叶是嫩黄的 |
第六天 | 它们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最长的绿豆芽已经有约四厘米长了 |
第七天 | 越来越多的绿豆都成长起来了,密密的、绿绿的一大片,花盆显得非常拥挤 |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盐”多必失
ㅤㅤ【材料一】盐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生理平衡的必需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量不超过6克,而中国有58.2%的居民食盐量偏高。
ㅤㅤ【材料二】摄入过多的盐分,会使皮肤中的水分流失,从而造成皮肤老化,产生皱纹;也会造成身体组织脱水,从而降低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容易得咽炎等疾病。同时,人还会因吃盐过多而感到口渴,导致大量饮水,过多的水分子进入血液,会造成血管膨胀,血压升高,还会增加尿液中钙元素的排出,甚至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
ㅤㅤ【材料三】不咸但含盐量较高的常见食物
常见食物 | 100克面条 | 2小勺番茄酱 | 1根火腿肠 | 20片薯片 | 1个火烧 | 10克夹心饼 | 3片切片面包 | 10颗话梅干 |
含盐量 | 3克 | 1克 | 1克 | 1克 | 1.5克 | 1.8克 | 2克 | 3.4克 |
ㅤㅤ材料四】如果想减少盐分的摄入又不影响食物的口感,可以在烹饪时晚放盐,或者少用含盐调料,如鸡精、酱油、虾皮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低钠盐,降低盐分的摄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