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九年级初中会考科目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国土空前广袤……秦王朝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扩展,又设九原、南海、桂林、象郡、闽中5郡。于是,除了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颁行汉朝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二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材料一中,秦朝是如何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管理的?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域都护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据材料指出秦汉边疆治理的相似之处?
(2)、材料二中,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官职监督地方政务?据材料分析清朝在我国疆域发展史上的地位?
举一反三
【创新制度固统一】

一种制度(或政策)的创立、实施,都会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材料二: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管理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教材解读

材料四: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祝寿之名开始访华之旅,向乾隆皇帝提出此行的真实目的: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港口。乾隆皇帝一口回绝,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在世界史的长河中,不同文明各有特色,共同组成了人类多姿多彩的文化。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古代希腊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文明交往史实知识卡片

1.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彼此互利互惠的商贸活动不但促进了彼此双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带来了文化的交融。

2.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并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

3.在自然科学方面。古代印度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

4.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建立起一个史无前例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大帝国。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

5.古罗马的兴起大约在公元前700年,是以罗马城的修建为标志的,经过几百年的征伐与发展,在公元1世纪,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

材料三 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必修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