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独立作业检测试卷

小木搜集了资料,请阅读研学单,完成任务。

宋韵研学单

材料一:

材料二

ㅤㅤ2022宋韵书单包括《大宋开国》《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宋代士人阶层的女性》《苏轼十讲》《宋代文学十讲》《宋诗鉴赏》《德寿宫八百年》《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在田野间看见宋》《南宋建筑史》等书籍。

材料三:

宋韵中的精髓

ㅤㅤ1004年,刚刚拜相还不到一个月的寇准就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辽国出军十余万,南下攻宋,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黄河边。寇准有心北上退敌,但不少官员却力主南逃,一时人心惶惶。很快,他就遇到了自己的知遇之人——副宰相王旦。在两个人的协力主导下,宋真宗最终下定决心亲自北上督战,最终宋辽双方签订合约,为北方边界开启了近百年的和平。

寇准是个直性子,讲话口无遮拦,没少得罪王旦。但惜才容人的王旦似乎从不在意,直到王旦临终,真宗询问身后何人可以为相时,他还是首先推荐了寇准。

正是这些白衣卿相们的君子之交,凝结成不计恩怨、求同存异的时代精神,才化而为传颂至今的独特宋韵气质。

ㅤㅤ1069年,刚过而立的苏轼忧心忡忡地给神宗皇帝上了一封《上皇帝书》。彼时王安石变法刚刚兴起,目睹变法中诸多不便的苏轼在书里抗辩道:“国之所以存亡者,在乎道德之浅深,而不在于强与弱。“

ㅤㅤ四年之后,与苏轼政见相异的王安石,也在一次西北用兵的廷议上,向神宗皇帝大声疾呼:“功名如梦幻,气节之士,岂肯摧气节以就功名。”

ㅤㅤ在道德与气节问题上,两个一生的政敌明显见地一致。

人们总爱用强唐弱宋来形容这两个相隔不久的时代。宋朝这个长期与北方游牧民族割据共存的中原王朝,似乎从一出生就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但也正在这忧患之中,一批文人士大夫视天下为己任,道德气节超越了功名富贵,上升为人生价值的首位。

ㅤㅤ宋韵中的精髓,正在于陆游的“位卑不敢忘忧国”,在于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在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ㅤㅤ这些纵横浩气根深脉远,沛然生长,最终汇聚成了宋韵的精华。

(根据安蓉泉教授现场讲授整理,有删改)

(1)、为标题方框处选择标题并结合路线说明理由。

A.宋韵迹忆

B.古宋今韵

C浙里寻宋

(2)、梳理材料三的论述思路,完成思维导图。

宋韵中的精髓

材料一:王旦惜才容人,临终前推荐曾得罪他的寇准为相。→精髓一:②

材料二:①→精髓二:③

(3)、小宋打算写一篇有关宋韵的议论文,将以上三则材料都用在文章中,请从下面他想好的标题中选择最合适的标题,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A.传播宋韵既要看“硬件”也要看“软件”

B.宋韵:宋人精神气质的传承

C.寻迹访宋,方得宋韵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阅读

【分类现状】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可设想。

目前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类回收垃圾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既节省资源,又环保。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类别】

    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厨余垃圾

    是指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蔬菜瓜果、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动物内脏、水产品废弃物等食物残余。

    可回收物

    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未污染的适宜回收的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

    有害垃圾

    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日常灯管、节能灯管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其他垃圾

    是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包括碎纸屑、污染的废纸、废弃塑料袋、烟蒂、尘土等。

【操作流程】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投放垃圾时,应将垃圾按本地区的要求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投放前,要注意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问卷调查】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多年,一直难以有效推进,民众对垃圾分类的现状表示不满,为此笔者进行了具体的调查。

调查1:你对垃圾分类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市民意识薄弱,随地乱扔垃圾

73

81.1%

B.没有统一且完善的分类规定

67

74.44%

C.管理部门未及时清理回收垃圾

57

63.33%

D.可回收重复利用物品被随意丢弃

58

64.44%

E.其他

1

1.1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90

调查2:您认为妨碍您分类投放垃圾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不知道怎样区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27

47.37%

B.知道分类标准,但认为清洁工和管理部门不会

26

45.61%

C.知道分类标准,但分类投放太麻烦

20

35.06%

D.知道分类标准,但其他人都不分类扔,自己也没必要分类扔

11

19.3%

E.其他(请注明)

1

1.7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57

【他山之石】

    瑞典在培养国民垃圾分类意识上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时间。政府对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他们先是把这个概念引入学校,教育孩子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再由孩子们回家后告诉大人,这样,瑞典政府仅在培养国民垃圾分类意识上就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因此,瑞典人自豪地称:“在瑞典,垃圾分类是一种传统。”

    在日本的每个城市都有垃圾分类指南。日本实行地区自治,所以各地方垃圾分类的规定都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会细化到所居住的街区都有差别。孩子们从懂事开始,就会在父母的教导下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不过,日本的垃圾分类要求非常繁琐,为了方便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每个市每年都会按照时间表,制定一本垃圾分类指南和垃圾回收时间表。通常分发给各户居民的会是一张彩印的双面垃圾回收时间表,上面详细说明如何分类、投放垃圾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

    瑞士每年垃圾产量总体上在增长,但送入焚烧厂的垃圾量在减少,可回收利用垃圾量不断增加。其城市固体垃圾总的回收率已达40%以上,塑料饮料瓶、铝质易拉罐、纸、玻璃的回收率在70%以上。在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

    在美国乱丢垃圾是一种犯罪行为。美国所有的五十个州都有禁止乱扔垃圾的法律,乱丢杂物罪指的是将废弃物品扔到或留在地面而没有按规定放进垃圾箱、回收或垃圾站的行为,在美国乱丢杂物属三级轻罪,根据各州法律和城市条例的不同,惩罚可以是从300到1000美元不等的罚款、入狱或社区服务(最长一年),也可以上述两种或三种并罚。

(根据百度资料进行整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萤火虫发光不只是照亮夜空

①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萤火虫繁衍生息。提到萤火虫,大家或许会在脑海中闪过一幅画面:暮色下的森林里,萤火虫自由飞舞,宛如浩瀚宇宙中的颗颗恒星,萤火微光为森林增添神秘的光圈。

②那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吗?它又是如何发光的?

 A 

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的昆虫,全球有2000多种。(批注: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句子)古代希腊人称萤火虫为“朗皮里斯”,意为“屁股上挂灯笼者”,法语中则称它为“发光的蠕虫”。

④萤火虫发光和人靠衣装马靠鞍是一个道理。

⑤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种类的萤火虫只有雄性腹部末端会发光,而有些种类雌雄都会发光。萤火虫发光有两个目的:一方面,通过一闪一闪不同节律的“光语”,来传达相互之间的求偶信号。另一方面是为了警示,蜥蜴误食萤火虫会死亡,证明萤火虫发光还有警告其他生物的作用。

拥有发光细胞,闪亮却不会被烧伤

⑥萤火虫发光需要具备荧光素酶、荧光素、金属离子等条件。

⑦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里面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两种物质。其中,荧光素在荧光素酶催化下,与氧气反应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它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会释放光子发光。萤火虫反应中的能量95%都转化成光,只有极少部分用于发出热量,因此它的腹部末端虽然很亮,却不会被烧伤。

⑧有学者认为,荧光素酶活性口袋的大小决定了嵌入口袋的荧光素发光颜色,这是因为活性口袋大小可以引发相互作用的水分子不同,导致活性口袋极性的差别,从而使得发光颜色有差异。

 B 

⑨萤火虫的光很美,但正因为这美丽的光,使其容易被一种妖扫萤属的雌虫盯上,因为这些雌虫可以模仿另一种萤火虫发出一整套光信号,当雄虫接收到信号赶来时,萤火虫就会被它们残忍吃掉,由此可见,萤火虫的世界相当险恶。

⑩在我们心中,萤火虫是浪漫和美丽的,但实际上,它们却是肉食动物,以小型蜗牛、蛞蝓、蚯蚓,甚至贝壳和螺丝为食。尤其是萤火虫的幼虫,都是肉食动物,而成虫却可能会以植物花蜜或花粉为食。

⑪萤火虫散发的光不仅照亮黑夜,其发光原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医学领域中,荧光素被用于研究细胞和分子活动,将荧光素标记在细胞或分子上,通过发光情况来研究其活动和变化。另外,荧光素还被用于环境监测,尤其是在水质检测中,科学家可以将荧光素标记在水中的微生物上,通过观察其发光情况来判断水质的好坏,这种方法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荧光素发展空间巨大,未来,我们将深入研究,让它发挥更大作用,相关研究成果用于日常生活中。

⑫萤火虫是环境良好的重要指标,最近几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药化肥滥用,导致萤火虫的环境受到影响,难觅踪影。为保护“夏夜精灵”,呼吁公众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选择低碳出行,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还“夏夜精灵”一个美好的家园。

(刊载于2023年8月18日,有删改)

小敏在科学活动课堂上分享了这篇文章,同学们阅读之后围绕这篇文章展开了探讨,请你加入讨论,和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黄河农耕文明的反映,是中原农业文明的产物。每候有一种特定的自然现象。七十二候不是一个一个现象的简单描述与记载,是和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的综合的观测结果,也是长期历史总结的结果。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诞生于农耕时代,它所包含的大科学的基本要素仍然正确,对节气和物候的描述即使在今天也是准确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我们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很精准的坐标。我们现在说气候异常不异常,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依据。它对世界的贡献非常大,所以是大科学。

(摘编自《这是大科学!听丁一汇院士给你讲二十四节气的当代意义》)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收入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用几年时间创作的近80篇文字作品。作者希望当今忙碌的年轻人能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为切入点,更好地感悟自然、感悟生命,获取奋斗力量。

徐立京谈观察和感悟七十二候的三点原因:首先,它是一套大科学,而不是一个古老的已经失去现实价值的东西。她提到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时,丁一汇谈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大思维、大科学,是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变化的系统思维的体现。其次,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智慧是有生命力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一个非常厚重的文化时空的隧道。最后,它蕴含了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生命观。从大自然无数的现象中选出的72种物候都可代表天地万物、四时变化。几年来,她对这一文化体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并时刻保持着恭敬之心。

书中也收入当代中国抽象画家徐冬冬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主题创作的140余幅抽象画,这些作品的制作历时五年,艺术家春天采集甘露,夏天收集雨水,秋天将风沙与颜料混合,冬天取用晴雪。徐冬冬提到当西方文化独大的时候,另外的一种文化就要与其平衡。实现这种平衡,是中国文化进入世界的外因,而内因则是博大精深的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精神源头,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体现。

(摘编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者徐立京、徐冬冬访谈)

材料三:

大火西流又立秋,凉风至透内房幽;一庭白露微微降,几个寒蝉鸣树头;一瞬中间处暑至,鹰乃祭鸟谁教汝;天地属金始肃清,禾乃登堂收几许;无可奈何白露秋,大鸿小雁来南洲,旧时玄鸟都归去,教令诸禽各养羞;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敛震宫,蛰虫坏户先为御,水始涸兮势向东;寒露人言晚节佳,鸿雁来宾时不差,雀入大水化为蛤,争看篱菊有黄花;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兽班时意,草木皆黄落叶天,蛰虫威俯迎寒气。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

为了完成“深圳文化库”资料的收集,小深和小圳进行了探访,以下是他们整理的资料:

【材料一】:

深圳传统手工艺、古建筑及古村落各区分布统计图

      区域

项目  数量

宝安

龙华

光明

南山

福田

盐田

罗湖

龙岗

坪山

大鹏

新区

传统手

工艺

5

4

0

1

0

0

5

2

0

3

古建筑

30

12

8

5

1

2

2

9

11

9

古村落

7

4

3

0

1

0

1

4

0

4

     ①“深圳文化库”资料的收集覆盖10个市辖区,范围全面;收集数量丰富,共有133项。其中,传统手工艺有5项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建筑与古村落有4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为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3项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②在探访的过程中,不少传统手工艺传人话及“传承”,值得引起关注。

③南山区剪影传人刘期培:“由于剪影需要一定的天赋,并且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年轻人多不愿学,已经是后继乏人。”

④宝安区木器农具制作技艺传人文业成:“这类手工制作目前没有生产技术记载,而其中木雕部件、手绘花纹图案、制品的边缘修饰、削、雕的技术,都有它的秘诀和独特技艺,手传口授的民间手工艺特点浓厚。目前,松岗仅存四名用传统方法制作木器农具的老师傅。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恐将失传。”

⑤龙华区银壶收工技法传人魏东:“在近年的拍卖会上,来自日本的‘手敲银壶’以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价格卖出。然而在中国,银壶的收藏价值却不被人们知晓和认可,而这门手艺濒临失传。”

(摘编自深圳图书馆数字资源 —— “深圳记忆”专题数据库)

【材料二】:

①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市场经济一直是深圳文化发展背后的强大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圳文化以创新为方向,逐步结构化成创新型文化生态系统。

②如图所示,这一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呈现以市场为核心的嵌套型特点。建立“文化+科技”“文化+渠道”“文化+金融”的政策支撑系统,以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两翼,推进科技与文化实现多领域跨界以及城市各价值元素相融合。

③“文化+科技”的独特发展路径加快了深圳文化创意价值的转换速度。得到科技市场的强大支持,文化资源顺利地实现了资本化,深圳的文化创意的潜在市场价值得以快速地转换成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有数据统计,美国硅谷的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所花的时间平均不到6年,而深圳只需要不到3年时间。 一些技术领域深圳已经与世界发达国家“并跑”。例如,深圳腾讯集团,业务覆盖社交、网络游戏、动漫、媒体和云服务等多个领域,年收入超过2000亿元,成为从深圳走向世界的全球互联网企业巨头。

④“文化+渠道”的传播扩散力量赋予深圳文化发展以巨大的创新动能。深圳文化借力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全球通达,构建了全球性文化市场渠道。近20年来,深圳紧紧依托文博会,带动深圳文化企业领跑全国,走向世界,让深圳的大批文化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例如,在文博会作用下,深圳雅昌由传统的印刷公司演变成文化产业领域的龙头公司。

⑤“文化+金融”赋予深圳文化以杠杆力量。深圳资本市场、金融控股集团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一起,建构了“文化+金融”的完整生态系统,使深圳文化产业生态圈拥有了其他城市不曾拥有的“金融支持文化、文化运营城市”的强大力量。

⑥在此创新型文化生态系统之下,深圳逐步实现从“文化沙漠”迈向“文化绿洲”。

(摘编自傅才武王星星《新兴移民城市发展的文化“跟进——引领”范式:深圳叙事》)

班级准备举行“探讨交友之道”的学习活动,小文加入了资料搜集组,负责搜集古今中外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感人故事,名言警句等素材。让我们跟着小文,一起完成任务。

小文的困惑:同学们搜集的中国古代的诗词,故事,古籍中确有记载吗?要怎么才能查到它们在古籍中的记述呢?

来自老师的指导:查找古典文献资料的方法

材料一

中国古典文献主要有两种:传统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传统纸质古籍文献的字词句检索方法繁琐,对藏书要求较高。随着电子文献检索的日益发达,纸质古籍文献的索引已逐渐失去优势,查阅电子文献成为了古典文献资料查阅的最佳途径。电子文献数据库往往具有全文检索、关键词检索等多角度检索功能,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电子文献的古籍查阅途径有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两种形式。光盘数据库可由学校统一购买、作为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师生均可在学校的数据库中查阅。网络数据库是一种更为方便高效的方式,可以进行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和全文浏览。

“书目检索”主要是在各大图书馆网站上查询有关馆藏的书名,作者、版本。“全文检索”即将所要查询的字句输入后,显示该字句在相关文献中的位置,检索到数据库所有文献中与之相匹配的资料。“全文浏览”则是在网络数据中选择某书后,可阅览其全文,但没有检索功能。这一类网络数据库有的向公众免费开放,有的需要付费后使用。

材料二

查阅电子文献可用的网站

“中华古籍资源库”:由国家图书馆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目前在线发布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等,以及馆外和海外征集资源,总量约10万部(件)。

读者无需注册登录即可阅览全文影像,同时兼容PC和移动端,支持“书目检索”“全文浏览”,不支持“全文检索”。比如,通过“书目检索”搜索“论语”,能看到不同时期出版的《论语》古籍影像。如右图(出自朱熹《论语集注》),为点击浏览其中一本后显示的一页。

“识典古籍”:由北京大学和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合作研发,有三百九十多部古籍,拥有标点添加、文言翻译(部分)繁简字体互换等功能,兼容PC和移动端。支持“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全文浏览”。比如,通过“全文检索”搜索“海内存知己”,勾选“精确匹配”可得下图(页面局部截屏),显示的为包含“海内存知已”这连续五个字的古诗文文段及其所在的古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