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名著导读 题类: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联考试卷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读书是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且非常有效的方法。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举办名著读书交流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7分)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____: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上文中的横线上。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父亲的病》
 F.《藤野先生》 
G.《琐记》

(2)、在《朝花夕拾》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提炼出“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的评价,请结合这本书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首先,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赵。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走近故里,深味名著遗韵,完成以下两个小题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同学们走近鲁迅故里,来到寿家台门,品读了三味书屋两处经典展板中的文字,请你帮助回答下面两小题。

【展板一】

三味书屋里,鲁迅使用的是一张两抽斗的硬木书桌,桌面右边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刻下的。关于这个“早”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

     ……

     有一次医生开的药方中要用十年的陈米做药引,而这药引药店是没有的。那天早上,鲁迅为了采办这味药引而焦急地四处奔波,双手空空地从亲威朋友家赶回时,已是日上三竿,上学从未迟到过的鲁迅这天迟到了。寿镜吾先生是不准学生无故旷课,也不准学生任意迟到早退的,要是学生三天不来三味书屋读书,他就要上门去催问:“你家某某为什么不来读书?”回答说生病或有什么事所以没有去,他才“噢噢"地回去了,或者说一声:“那末病好了马上叫他来。”现在他见平时很用功读书的鲁迅迟到了,就沉下脸严厉地责备了他一顿。鲁迅回到座位坐下后,心里很为自己的迟到而难过,就悄悄地用小刀在书桌右下角刻下了这个“早”

字,用以自勉。事后,寿镜吾先生从其他学生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想方设法弄来了几升“陈仓米”,亲自背着送到鲁迅家里,一进门就高兴地说“樟寿(鲁迅名)你要的陈仓米我寻来哉。”

【展板二】

在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香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我们现在看到的卧室摆设超过当时寿镜吾先生实际的生活状况,他过着更为俭朴、清苦的生活。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他和他的儿子们只有一件长衫,而且这件长衫的肩背上已打上了补丁。在家里,长衫挂在书屋里,谁出门就穿上它,回来即脱下挂起来。寿镜吾不仅衣着十分简单,几乎连替换的衣服也不肯添置。晚年体衰,原有的高度近视,加上老花眼,视力极差,行动不便,可是他连手杖也不买,而是将一根门闩当手杖使用。现存寿镜吾先生照片上所持的手杖,只要仔细看,就可以看出是根门闩。

【名著节选】

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

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