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卷

欣赏古代诗文

小语在学习《湖心亭看雪》时发现,张岱在《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中,偏爱用“梦”为自己的作品命名。请你结合材料,探究其中原因。

【甲】张岱,字宗子,好接纳海内胜流,园林诗酒之社,必颉颃其间。家累世通显,服食豪侈,梨园数部,日聚诸名士,度曲征歌。

明亡,避乱剡溪山,不治生产,家益落。故交朋辈多死亡,野服,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秾华,自谓梦境。著十余种,率以"梦”名。而《石匮书》纪明代三百年事,尤多异闻。

(节选自《嘉庆山阴县志》)

【乙】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也。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自序》)

【丙】听太常弹琴和诗(其七)

明末清初张岱

中原何处是,到面尽腥风。石马嘶荒冢,铜驼泣故宫。

星辰沧海北,风雨大江东。默塞无多语,深情老素桐

[注]①颉颃(xiéháng):形容鸟向上向下飞。②梨园:戏班、剧团。③葛:此处指葛布,一种布料。④秾:花木繁盛。⑤《石匮书》:张岱撰写的记录明朝的史书。⑥石马: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⑦默塞:沉默。⑧素桐:琴。

(1)、疏通文意,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释义

梨园数部

关注通假:【示例】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不治生产

查阅词典:素:①白色。②本质。③向来。

②(填序号)

葛巾野服

词类活用:中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尚得完全无

联系语境:无恙,用在人身上指没有疾病。

(2)、阅读【甲】文,简述张岱在明亡前后,生活发生了哪些的变化。
(3)、阅读【乙】文,分析张岱"急急走避”的原因。
(4)、小文阅读【丙】诗时,觉得“石马嘶”“铜驼泣”不合常理,请你结合全诗内容,帮他解惑。
(5)、张岱为何偏爱用“梦”来给自己的作品命名?请根据提供的拓展材料,结合以上探究,写出你的结论。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口      技  

                                                                                             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 ,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 ,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 ,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我说,你听
                                                                                           木铃
      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
      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
      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
      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
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
      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
      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大声说“好”。
      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
      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
      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
      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
       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
      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
      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坐着,雕塑一样。
     “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
     “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
       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