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20——2022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

调查年份

小学生近视患病率

初中生近视患病率

高中生近视患病率

2020年

37.1%

60.4%

69.8%

2021年

38.9%

65%

72.2%

2022年

41%

67%

78%

【材料三】

一方面,学校和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制定使用规范等,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与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同时,积极使用各种互联网平台和应用程序进行教学组织与教学反馈,主动引导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并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关注,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中“抢”回来。另一方面,家长应身体力行,既要做合理、适度使用智能手机的垂范者,也要在家庭教育中多陪伴、不缺位,做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与性格养成的良师益友。同时,广大App开发者和互联网平台也要以最大的责任心提供优质内容,让学习软件与程序更有趣、更有益。

(选自赵婀娜《用“教育思维”管好校园手机》,《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实行统一管理,赋予了学校和老师日常管理权。 B、家长应该做孩子的榜样,适度使用智能手机。 C、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沉迷于网络游戏,都是因为过早使用手机。 D、学校在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时要以教育引导为主。
(2)、怎样用“教育思维”管好校园手机?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①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②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③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④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ChatGPT, 是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 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相比, ChatGPT 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归纳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学习数据产生的模式,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全球用户正在乐此不疲展开的,就是用语音和它聊天,讨论从学术到娱乐的各种问题:或者在页面史直接打字,输入想让AL 帮忙完成烧脑的任务,请它帮自己写代码、写文案、翻译……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

【材料二】

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一方面革新了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因技术尚不成熟、相关规则制约的欠缺而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比如在学术领域,已出现利用AI作弊、进行学术造假等现象。眼下,探索制定 Al 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实属当务之急。

②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通过使用智能工具可以把作业做得又快又准确,但是这种跳过思考过程、直接索取答案的行为,显然不利于思维训练:而且过度依赖智能工具,也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更论原创性,将情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明确可以使用AI写论文,但限于辅助工作,诸如搜集参考材料、错误更正、常规结构撰写等,并禁止抄袭、剽窃、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材料三】

北京烦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指出, ChatGPT 转变了一般性的知识生产,但不是原创性的。“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 ChatGPT的技术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它利用神经网络、海量的语言数据和文本数据来进行训练,通过机器来学习文字和文字之间序列的概率关系,基于上下文背景信息,通过概率关系来预测输出的序列词句。它不是在理解你的语言,只是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找出语言最优的概率,本质上是一个词和句序列的输出。”②在余胜泉看来,判断 ChatGPT 该不该用,就在于用它时有没有认知投入。如果有自己的创造性,大胆用。“智能工具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要代替人的思考,而是要增强人的思考,尤其是学生。”余胜泉表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促进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成长,如果使用 ChatGPT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那就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支架,使学生能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思考以前无法思考的内容,站到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这种应用就是积极的,应该鼓励。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

学习了语文基础知识,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春联”的资料。

资料

春联从辟邪的桃符演变为祈福迎祥的象征,是时代变迁的重要体现。在早期的生活环境中,人类的生存能力有限,只能祈求诸神庇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未来生活抱有更高的期望,希望来年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期望往往通过春联来表达。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将对偶佳句与优美书法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对联,成为民间流行的文化景观。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对联汇编,推动了春联的流行,也推动了中国民间社会的风雅化。清人梁章钜编写的《楹联丛话》对春联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进行评述,这对春联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7日,有删改)

资料二:

春联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化的反映,能彰显民族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生活智慧。红色是中国的喜庆色,大红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能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春节普天同庆,在农村地区除了各家大门、房门等要贴春联,其他地方也要贴春联——堂屋贴“万事如意”或“百无禁忌”之句,粮仓贴“五谷丰登”之语,厨房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神龛有“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家禽家畜是农民的宝贝,少数地方的农村猪圈、鸡鸭棚等处也贴春联,或者是用红纸写的一句吉祥话,一般是“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之类。个别农家院里有树木的,要贴上“树大根深”之语;有外墙的,墙面上贴“春光明媚”。正可谓天地之间一片红。

(选自《邵阳日报》2024年1月15日,有删改)

资料三:

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联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变化。先说内容。20世纪50年代,常见的春联有“分田分地分房屋阖家欢喜,迎春迎福迎朝阳满门幸福”,表达了人民群众翻身得解放后的喜悦心情。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成为主旋律,春联的内容也呈现出赞美改革、讴歌开放的特点,比如“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20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致富光荣”的意识深入人心,“年年顺景财源广,岁岁平安福寿多”等跟财富有关的春联,反映了人们对致富的渴望。再说形式。以前,春联都是用毛笔手写,如今印刷品越来越多,春联的样式也从过去只有红底黑字到现在增加了金粉红纸、金字红纸。此外,还出现了植绒春联、绒布春联、LED电子发光春联。尽管春联的样式越来越丰富,但因为那些都不是手写,制作中少了裁纸的步骤,没了挥毫泼墨的环节,所以在一些人看来,印刷的春联让过年少了一些仪式感,也淡化了传统的年味。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2月7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年纪轻轻,但身体却脆弱到了“一碰就坏”的地步,成为所谓的“脆 皮”年轻人。对于年轻人而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规律的饮食。长期的生活压力使得他们的身体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从而导致身体 机能的下降和疾病的产生。北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纪泉说:“一些年轻人虽然深知健康的重 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因为追求学业、事业的成功而牺牲自己的健康,让他们成为了‘脆皮’年轻人的主力军。”

(摘编自《北京日报》2023年10月13日)

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7月20日)

材料三:

数字时代,借助数字技术改进体育教育方式,融合传统体育教育与数字技术,以运动伴 生数据赋能体育参与、技能习得、运动保护,针对学生进行数字体育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 的学生,利用数字化体育设施,通过对训练过程数据的分析及评价,可以了解个体及整体学 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计划。利用数字技术对每个学生健康数据的 把握和引导,兼顾考评的基础性、过程性和选择性,有助于实现育人和选拔内在统一的体育 考试机制创新。同时,通过体育大数据挖掘分析,更有利于探索数字体育教育新规律,精准 发现更多有特长和天赋的学生,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8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