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回忆,以见流彩华章之美,总能温暖心灵。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爸爸教我们读诗

琦君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都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轿子在家门口停下来,他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讲故事给我们听。

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哥哥边听边表演:“‘砰砰砰’,孙传芳的兵倒下去了。”爸爸拍手大笑,我却跺脚喊:“不要‘砰砰砰’地开枪嘛!我要爸爸讲白鹤聪明勇敢的故事给我听。”

白鹤是爸爸的白马。它英俊健壮,一身雪白的毛。爸爸骑着它飞奔起来时,像在腾云驾雾。所以爸爸非常宠爱它,给它取名叫白鹤。

一提白鹤,哥哥当然高兴万分,马上背起爸爸教他的对子:“天半朱霞,云中白鹤;湖边青雀,陌上紫骝。”我不喜欢背对子,也没见过青雀与紫骝是什么样子。我喜欢听爸爸唱诗,也学着他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偏着头想了一下,问爸爸:“床前月光怎么会像霜呢?屋子里怎么会下霜呢?”

爸爸摸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屋子里会下霜,霜有时还会积在老人的额角上呢。你看二叔婆额角上,不就有雪白的霜吗?”

哥哥抢着说:“我知道,那叫作鬓边霜,是比喻老人家头发白了跟霜一样!”

爸爸听得好高兴,拍拍哥哥说:“你真聪明,我再教你们两句诗。‘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他解释道:“风吹过老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下雨一般。月光照在沙洲上,把沙照得雪白一片,就像霜。但那不是真正的雨、真正的霜,所以诗人说是‘晴天雨’‘夏夜霜’。你们说有趣不有趣?”

哥哥连连点头,一副深深领会的样子,我却听得像只呆头鹅。我说:“原来读诗像猜谜,好好玩啊!我长大以后,也要作谜语一样的诗给别人猜。”

爸爸却接着说:“作诗并不是作谜语,而是把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用很美的文字写出来,却又不直接说穿,只让别人慢慢地去想,愈读愈想愈喜欢,这就是好诗了。”

我听不大懂,十岁的哥哥却比我领会得多。他摇头晃脑地唱起来,调子跟爸爸唱的一模一样。

在我心里,哥哥是个天才。可惜他只活到十三岁就去世了。如果他能长大成人的话,一定是位大诗人!

光阴已经逝去了半个多世纪。爸爸和哥哥在天堂里,一定时常一同吟诗唱和,不会感到寂寞吧!我是多么想念他们啊!

(1)、【活动一:初探——读材料,概括事件】

读回忆性散文要抓住文章选取的典型事件。请你概括本文记叙的典型事件。

(2)、【活动二:赏析——品细节,感知形象】

读回忆性散文要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请对文中划线句,完成赏析式批注。

爸爸摸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屋子里会下霜,霜有时还会积在老人的额角上呢。你看二叔婆额角上,不就有雪白的霜吗?”

(3)、【活动三:关联——知情感,传承精神】

父亲,不仅是“我”童年的温暖回忆,也是未来生活中的宝贵财富。结合文章内容和材料链接,谈谈父亲给予了“我”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链接:父亲尽管在病榻上,常口授《左传》《史记》《通鉴》等书,要我不仅记忆史实,更要体会其义理精神,并勉我背诵《论孟》《传习录》《日知录》,可以终生受用不尽。《曾国藩家书》与《饮冰室文集》亦要熟读。他说为人为学是一贯道理,而端品励行尤重于学业。他说自己戎马倥偬中,总不离这几部书……父亲的教诲,使我于后来多年的流离颠沛中,总像有一股力量在支撑我,不至颠仆。 —— 选自琦君散文《父亲》

(4)、【活动四:得法——读视角,领悟匠心】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请你参照示例,体会文中运用“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的效果。

示例:《藤野先生》。①作者将解剖图的血管改动了一个位置,被藤野先生指出后不服气,“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以“青年的我”的视角叙述。②“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以“现在的我”的视角叙述道出歉疚之意。③作者以“青年的我”回忆藤野先生,“现在的我”对当年藤野先生的苦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老师的敬意又增加一层。读者通过他的内心变化,对作者表达的情感领会也更加深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①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②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③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④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⑤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黝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⑥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 “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⑦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⑧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关,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⑨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⑩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⑪“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小说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模特
                                                                                                 苏立华
       莫老汉已七十有余,岁数大了,做不动活了。
       儿媳妇粉花冲着家里那头老牛喊,光吃不干活,养你干啥。①一旁觅食的鸡鸭惊得满院子乱飞。
       莫老汉就在一旁默默地流泪,他知道那是指桑骂槐。
       儿子栓柱蹲在墙根端着一碗稀饭,依旧埋头唏留唏留地喝,并不停。
       莫老汉只有栓柱这一个孩子,老伴去得早,是莫老汉一人含辛茹苦地把栓柱拉扯大的。
       那时莫老汉劳作了一天,晚上就把栓柱搂在怀里。问栓柱,栓崽,爹将来老了不能动了,你养活爹不?
       当然了爹,俺要让你享清福哩。栓柱摸着爹的胡子。②蛙声四起,像是夜的鼓点,催得莫老汉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帮儿子盖了房,娶了媳妇,有了孙子。自己却成了前墙角那个没用的石碾,遗弃在一边。
       莫老汉下了狠心,决定到省城拾破烂去。他没想过挣多少钱,他只想活个清净。
       走时,偷偷地抱着小孙子亲了又亲,他不敢让儿媳妇粉花看见,粉花从来不让他亲孙子。
       小孙子哇地一下哭了,莫老汉忍着泪水离开了家。
       来到省城,莫老汉白天收集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塑料袋,攒多了然后去废品收购站卖,晚上就睡在一个废旧的空房子里。
       日子虽苦,莫老汉却也过得心爽。只是夜里做梦会梦见孙子,醒来两眼都是泪。
       想着孙子,他就想着多收两个易拉罐,三个易拉罐就是村里小卖部的一块口香糖。
       那天,他见一个背着画夹的女孩手里拿着一罐喝完的饮料,为了那个易拉罐,他跟着女孩走了两里多路。
       女孩发现了莫老汉,惊奇地盯着他端详,莫老汉有些心慌,说,我、我只是想要你手里的那个易拉罐呃。
       女孩说,大爷,可以为你画张像吗,很快的?看得出女孩怕莫老汉不同意。行,那你手里的易拉罐给我行吗?莫老汉有个要求。
       莫老汉按照女孩子要求摆了个动作,很快女孩画完了画。
       得到那个易拉罐,莫老汉满心欢喜。没想女孩还掏出十元,说是他应得的酬劳,莫老汉指了指她手里的易拉罐,说什么也不要。
       莫老汉是个爱干净的人,衣服虽旧,但也整洁。他那把胡子从年轻时蓄到现在,足有半尺多长,银须飘飘。
       快攒到五百元了,莫老汉准备一起给小孙子寄回家去。他不怪栓柱,栓柱在家也不容易哩,他想。
       第二天,没想到莫老汉又碰到了那个女孩。女孩说,大爷,你跟我去我们美院做专职模特好吗?
       莫老汉听说过模特,但没想自己也能当模特。莫老汉向后侧了侧身子,头摇得像拨弄鼓。不过莫老汉最后还是跟着女孩去了美院,他想看看文化人生活的地方。
       美院的老师十分欣赏莫老汉,他们说莫老汉的胡子非常有个性,肤色健康,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是个难得的好模特。
       在美院环境好,挣得也多,比拾破烂强多了。莫老汉就尽心尽力地做模特,一个动作摆上两三个小时,莫老汉也不觉得累。做模特之余,帮学校打扫卫生。
       有了两千元存款时,莫老汉全部把它寄回了家里。
       儿媳妇粉花惊得直咂舌,也非要跟着栓柱一起找莫老汉去省城打工不可。
       他们来到美院,粉花看到莫老汉做着如此清闲的活就能挣不少钱,很是眼馋。
       经不起他们的死磨硬泡,莫老汉答应他们和美院的老师说说。
       美院的老师看了看他们,摇摇头。
       抹了口红的粉花问,为什么孩儿他爷行,我们就不行?
       美院老师说,你们不美。
       粉花说,俺咋就不美了,俺不比他年轻好看哩?
       栓柱在一旁扯了扯粉花的袖子,粉花甩了栓柱的手。她想不明白。
       城里别的活粉花嫌太累,就和栓柱回了家。
       莫老汉依旧做他的模特,③那时莫老汉就能听见村头的蛙声和蝉鸣 , 一脸安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舍得

    ①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一一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这一年,母亲70岁,我40岁。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脸上漾着微微的笑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

    ②我们回去接她,她早已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带的东西太多。母亲却坚持把面带着,一定要带,她说。她这样说的时候,我忽然愣了一下,看着她,便想明白了什么,示意先生把面搬到车上。

    ③十几年前,我刚刚结婚,正是生活最拮据的时候。那时,我最想要的只是一个像样的衣柜。那年冬天,母亲托人捎来半袋小米。后来先生将小米倒入米桶时,发现里面藏着500块钱,还有一张小字条,是父亲的笔迹:给梅买个衣柜。出嫁时,母亲给我的嫁妆中已有买衣柜的钱。后来她知道我将这笔钱挪做他用,便又补了过来。那天晚上,我拿着10元一张厚厚的一沓钱,哭了。那些年,母亲就是这样贴补着我和姐姐们的生活。但那些钱,她是如何从那几亩田里攒出来的,我们都不得而知。

    ④母亲住下来,包揽了所有的家务。阳台上还新添了两盆绿莹莹的蒜苗,有了母亲的家,多了种说不出的安逸。

    ⑤母亲来后的第三个月,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女人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送给大娘尝尝。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住了3年多,没有任何往来。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儿语无伦次,“这樱桃……大娘在不……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我才恍然明白过来。后来,我和那女人成了朋友,我们亲的犹如一家。

    ⑥邻居们,不仅仅是对门,前后左右,同一个小区住着的许多人,母亲都照应着。她常在小区的花园和先生同事的父母聊天,帮他们照顾孙子。母亲还常常将自制一些风味小点,热情地送给街坊四邻,这也是母亲在农村生活时养成的习惯。

    ⑦在母亲过来半年后,我们意外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一个字都不识的母亲,只是因为舍得,竟不动声色地为我们赢得了那么多,是我们曾经一直想要赢来却一直得不到的。再想她说过的话,你舍得对人家好,人家才会舍得对你好。于她,这是一个农村妇人最朴实本真的话;于我们,无疑是一个太过深刻的道理。

    ⑧母亲是在跟着我第三年时查出肺癌的。她的身体飞快地憔悴下去,已经不能站立,渐渐吃不下饭去,喝口水都会吐出来,却从来没有流露过任何痛苦的神情。那些许黑发依旧倔强地蓬勃着,面容依然光洁却更见消瘦,只要醒着,脸上便漾着微微的笑容。

    ⑨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

    ⑩“妈,可是我舍不得”。我握着她的手,握在掌心里,想握牢,又不敢用力,只能轻轻地。“梅,你要舍得。”她笑起来,轻轻将手抽回,拍着我的手。母亲,你的意思我都懂,我会像你一样,做个舍得的人,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啊,疼得碎掉了。

    ⑪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我们小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母亲本人,未见过大的世面,亦没有读过书,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她平凡如草芥,却用一颗舍得爱人的心无意间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一棵参天大树,为我们的人生赢得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如笑

①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里说,山有四时表情,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他又怎么会听得到春天的山一连串“呵呵”的笑声的呢?冬天压抑太久,棉衣、大衣、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时候,天气暖和了,想到开心事,一个人在看山时,心情舒朗,自己先笑了。

②自己先笑,山也跟着笑,是所谓山鸣谷应。天幕上有风,鸟飞过,这种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③春天的山,远山如黛,群山围坐。大多时候,人们选择在春天进山,山里有草药、野果、松竹、青苔、流泉、瀑布,还有雾……才发觉那些电影导演们真是行脚僧,好多地方被他们占了,“天下名山僧占多”,天下的风景里,电影导演们总是先到一步。某年,在雁荡山小龙湫的源头水潭,我发现一块碑:“断肠崖。”抬头望,幽静山谷绿森森的,咳一声,四周回响。就像在某部熟悉的影片中看到过的,武林高手横涯无际、独来独往的地方。

④春天的山,有许多妙趣。多年前,夜幕降临的黄山,山道上影影绰绰,四周幽静,有人说笑,空谷回音。那时,还很年轻,我们在半山腰上呐喊,满山山鸣谷应。春天的山,浑身散发着生机。这时候,雨水充沛,满山都是生命力。雨中登山,也是平生难得一景。

⑤水墨山峦云雾缭绕,草竹树木分外清新,千沟万壑,汇成的巨大飞瀑,从山顶顺势而下,弥漫着水汽,在身边发出巨大的轰鸣。

⑥有一次,我沿着山石峥嵘的一条小径拾级而上,路在峭壁上,瀑布在脚底奔腾,随着山势,巨石不断改变形状。我立于峭壁兀石之上,看脚下巨浪激石,翻卷奔突,望头顶百水倾注,水流鼓荡。俯仰之间,胸中荡涤快意,深深惊叹大自然的伟力与神奇。

⑦雨在哗哗地下着,向山顶冲刺时,脚下的路,似空中放下的一道天梯。前面的人在上面攀爬,后面的人紧紧跟上。两壁之间,一道左右摇摆的绳索桥上,看雨中同伴淋湿头发衣裳的背影,分明是人与自然构成的一幅人间美景。雨中观瀑,我欣赏到水的飞珠溅玉,水的柔美与刚烈。

⑧春天去旅行,爬山最是痛快淋漓,一行人气喘如牛地爬上山顶。有一次,一个小伙子见山巅方尺之地竖着一面鼓,就快步上前,抡起棒槌,边敲边唱:“河山只在我梦萦……”这时候,山鸣谷应。一回头,见山似磐石,人渺如蚁。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学校就选择何种文体阅读进行讨论,请你帮助赏析小说。

少年的秋天

原上秋

①你不是想上学吗,跟我往城里运砖吧。

爹说这话的时候是微笑着的,让我看到一丝的希望。那时候,我们家正面临吃不饱饭的危机,五个孩子上学是个不小的负担。尽管学费政府有补贴,吃喝穿用,仍是个不小的数目。

③那一年我十三岁,小学刚毕业那天,考试成绩贴在大队部门口,名单上第二个就是我。我混在人群后面,一声不响地享受着这一时刻。我第二名的成绩没有让爹娘高兴多少,他们心里一直想着往后如何负担得起。弟弟妹妹都在上小学。按爹的想法,农村孩子上个小学就够了,有这些知识,足够应付锄头和镰刀。

④考试过后我们就放假了。我们的假期和种地有密切联系,它啥时候放,放多少天,都受农事指挥。我喜欢这样的安排,我想趁着假期打工挣点钱,去县里上初中。不这样的话,将面临辍学的危机。

⑤你真的想挣钱?爹问我。

⑥我想上学。我说。

⑦爹在我的头上不知轻重地拍一巴掌。然后说,你挣钱还得几年。

⑧走,拉砖去。爹把自己套在架子车上,吹着口哨出发了。我坐在车上,怀里抱着一个酱紫色的瓦罐和一个白瓷碗。瓦罐里是从三十多米深的水井里打上来的清水。远行的人别的可以不带,不能忘记带水。窑厂的负责人问我爹,送一车挣八块,干不干?爹看看我,我看着远处大杨树上的一群麻雀。爹吆喝我,下车吧。一趟八块钱,拉两趟就够我全年的学费了。这样的诱惑激发起我对劳动的渴望。

⑨从窑厂到县城有二十八里,都是土路。如果晴天,一辆马车就弄得尘土飞扬,雨天就更难走了,但它是去县城唯一能走车的路。爹把一条绳子套在肩膀上,朝两只手里吐口唾沫,朝我一笑,大声喊一声,走。车轮碾在凹凸不平的车辙上,发出嘎嘣嘎嘣的声响。

⑩我在生产队见过马车往地里送粪,是牲口拉套。赶马车的人手拿一根长鞭,用鞭梢指挥长套里的牲口用力或者转向,驾辕的牲口用一根笼头绳子控制着。爹撅着屁股用力的样子,让我想起驾辕的骡子。和生产队的拉粪车相比,他显得势单力薄。

⑪车是不能坐了,我挑着瓦罐和碗,跟在后面。二十八里路太过遥远,感觉两条腿怎么也走不到头。我身上的褂子湿了,风一吹,贴身的凉。实际上,爹身上的衣物早就湿透了,由于汗水源源不断,凭体温是暖不干的。

⑫歇会吧。爹一松懈,车子很听话地停在原地。我们就坐在路边的田埂上,捧着大碗喝水。爹擦着汗水问我,累不累?

⑬我没说累,也没说不累。我问这些砖是不是给我们盖学校?

⑭爹点头,估计是吧。

一群麻雀飞过头顶,落在身后的几棵大树上,叽叽喳喳,很是热闹。爹点上一支烟,笑着冲麻雀喊,是不是来找小虎玩,小虎今天没空,他要去给学校送砖,快点盖学校,还等着开学上学呢。

⑯我被爹的话逗笑,但我没和麻雀搭话。麻雀叽叽喳喳,无忧无虑的样子。可我现在没有心情,等我有学上了,也可以像麻雀一样,飞来飞去的,大喊大叫。

⑰那天,我们赶到县城,太阳已经落山了。回转的时候,天空飘起了细雨。这是我第一次走到县城,雨雾中的城市灰蒙蒙的,既冷又乱。爹将八块钱装进衣兜,一路上按了又按。

⑱出县城的时候,他停下来,在路边买了两块烤红薯。他说,外面的东西真贵,就这,五毛钱。他递给我一块大的,笑着说,垫垫饥,咱们抓紧往回赶,你娘说不定在村口迎咱们呢。

⑲我的脚似乎有了泡,钻心地疼。爹让我上车,护好空空的瓦罐和瓷碗。回去的速度明显加快,一路上他没有吹口哨,也不说话。但呼呼的风在四周响起,像在助他。

⑳回到家,村庄已经沉睡。爹把湿漉漉的衣裳脱来,从口袋中摸出七块五毛钱。可能是贴身的原因,那钱干干的,没沾一点湿气。

㉑那卷纸票,在娘点起的油灯下,微微晃动,似乎在炫耀地说,你可以继续上学了。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小说学习研读单

任务一:梳理小说

探究

知识积累

梳理情节,补全左边图表。

①____

②____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最后得到解决的过程。

任务二:品读人物

探究

知识积累

A 关注反复

①爹说这话的时候是微笑着的,让我看到一丝的希望。

②爹把一条绳子套在肩膀上,朝两只手里吐口唾沫。朝我一笑,大声喊一声,走。

③爹点上一支烟,笑着冲麻雀喊。

④他递给我一块大的,笑着说,垫垫饥,咱们抓紧往回赶。

联系上下文,参考“知识积累”,分析反复出现的“笑”这一细节对于刻画父亲形象的作用。

反复出现的典型细节对丰满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丰富作品内涵起着无可替代的有效的强化作用。

B关注对比

①爹把自己套在架子车上,吹着口哨出发了。

②回去的速度明显加快,一路上他没有吹口哨 , 也不说话。

C、 关注矛盾之处

我没说累,也没说不累。我问这些砖是不是给我们盖学校?

A联系上下文,参考“知识积累”,分析比较B处加点字背后的父亲的心理。

B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描述C处“我”此刻的心理。

请从A和B中任选一题回答。

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是心理描写的又一表现形式。

任务三:聚焦环境

探究

知识积累

①一群麻雀飞过头顶,落在身后的几棵大树上,叽叽喳喳,很是热闹。

②麻雀叽叽喳喳,无忧无虑的样子。

文中多处写到“麻雀”,请分别分析这两句描写麻雀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环境描写,为小说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在小说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任务四:赏析结尾

探究

知识积累

那卷纸票,在娘点起的油灯下,微微晃动,似乎在炫耀地说,你可以继续上学了。


这篇小说的结尾别具特色,请参考“知识积累”,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好的结尾就是文字虽完了,而意义却没有尽。例如结尾给予人物评价的,却又含而不露;结尾充满温情的,让感情的脉络继续向前;结尾有一些暗示的,与文本形成呼应,余韵悠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