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日暮苍山远”勾勒傍晚时分山川的景象,它不仅美,而且很真实。为什么日暮的时候苍山会显得远一些呢?

②这实际上与黄昏时分太阳与苍山本身及之间的影像变化有关,其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③早晨或黄昏时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是因为白色(或浅色)的形体在黑色或暗色背景的衬托下,具有较强的反射光亮,呈扩张性的渗出,这种现象叫光渗作用。早晨或黄昏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相对周围的事物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就使我们看起来太阳在早晨或黄昏时比中午时大些。

④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学者达·芬奇在他的著作中曾对光渗现象做过描述:“隔着太阳窥看树枝,常觉得它变细了甚至于辨别不出。按理,城堡上的炮眼和垛子是一样宽的,然而我看起来前者特别宽一些。

⑤其实,当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通过晶状体时,聚集点并不完全在视网膜的一个平面上,因此在视网膜上的影像的清晰度就有一定差别。波长较长的暖色光(如红光)焦距长,焦点不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影像模糊不清,具有一种扩散性;相反,波长较短的冷色光(如蓝光)就比较清晰,具有某种收缩性。所以,同样大小的物体,红色物体就显得比蓝色物体大一些。

⑥色彩的膨胀、收缩不仅与波长有关,而且还与明亮程度有关。光亮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影像的轮廓外似乎有一圈光圈围绕着,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影像轮廓扩大了,看起来就觉得比实物大一些。

⑦另外,点光源发出光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会越来越弱。黄昏时太阳离地平线越来越近,与观察者越来越远,它的明亮程度也越来越小,周围的景物(苍山)也越来越暗,人们感到它越来越远了。同时,日落时,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太阳变大了,太阳旁边的景物在观察者的眼中就相对变小了。

⑧经过上面的解释,对“日暮苍山远”所勾勒的黄昏苍山图,我们是否有更通透的理解?

(摘编自王恒《光渗作用成就千古绝句》)

【材料二】

根据瑞利散射原理,光波的波长与其散射光的强度成反比,长波的散射光强度小,不易散射,短波的散射光强度大,容易散射。正午太阳直射,阳光穿过大气层厚度最小,其在大气层被散射掉的短波成分较少。早晨或黄昏的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比正午时厚得多,其被大气散射掉的短波成分较多。因此,观察者在早晨或黄昏接收到的阳光主要是长波。

(摘编自余小英、季瓦生《从物理学角度鉴赏“两小儿辩日”》

【材料三】

物理学是用人的理智寻求自然界中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简洁规律美,文学是用情感感受世间的人和物,它是一种诗意的美。物理学与文学就像两条溪流。物理学这条溪流融汇了人类的理性,溪水沿着自己的方向准确无误地流动着。文学的溪流则充满了想象,那跳跃的溪水时而清脆嘹亮,时而忧郁低沉。当物理学与文学这两条溪流在向大海汇聚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懂得了海阔天空,感受到了自然界更深邃、更广阔的美。

(摘编自韩晓霞《论物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光渗作用是指深色形体在黑色或暗色背景的衬托下,具有反射光亮,呈扩张性的渗出这种现象。 B、光渗作用的产生主要受波长、明亮程度、距离三种因素的影响。 C、大小相同的红色物体比蓝色物体大是因为红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清晰,具有收缩性。 D、物理学只有汇聚到文学之中,才能沿着自己的方向准确地流动。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说说“早晨或黄昏时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时大些”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工程于2010年9月批准实施,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可长期在轨稳定运行。其中,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主要用于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按照此前公布的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我国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选自2021年4月30日《环球网》,有删改)

【材料二】

进入“空间站时代”,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航天员的“技术技能”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过去航天员“上天”做的大部分是舱内实验,将来空间站建造阶段,航天员大量的工作可能要在舱外空间进行,这对航天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未来,我国空间站将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8个研究方向、30多个研究主题上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研究和应用。

【材料三】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说,去年发射的“天和”核心舱中安装了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和高微重力实验柜,目前已开展了测试试验。今年将升空的“问天”“梦天”实验舱中的实验柜以及舱外的暴露实验平台,能够支持空间生命、流体、空间材料、基础物理、燃烧等方向的科学实验研究。“在‘问天’实验舱中将开展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等十多项生命科学实验,包括一个由小鱼、微生物、水藻组成的小密闭生态系统。”张伟说。此前中国科学家曾在2016年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实现了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的世界首台空间冷原子钟。目前中国科学家在地面冷原子钟实验的精确度已经超过天宫二号的冷原子钟。发展空间高精度冷原子钟技术有助于实现更高精度的卫星定位导航,开可用于暗物质、引力波探测等基础物理研究。

(选自2022年3月16日《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四】

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瞿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成为入住中国空间站的第二批航天员。160余天的太空飞行中,3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开展了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飞行乘组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选自2022年4月1日《人民日报》)

阅读

〔材料一〕

2022年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情况

亚运

会场馆

数量

新建

改建、临建

56

12

44

亚残运

会场馆

数量

独立改建

与亚运会兼用

19

2

17

〔材料二〕

6月 2 日,第 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绿色电力交易签约仪式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自杭州亚运会绿电交易开展以来,交易电量情况如下:

2022年杭州亚运会绿电交易情况

年份

交易电量(千瓦时)

节约标煤(吨)

2022

2.27 亿

76320.9

2023

3.94亿

“日常我们所说的‘绿电’,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对环境冲击影响较低。 目前国内的绿电主要以太阳能及风能为主。”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庄主任表示。

(选自“新华网”,有改动)

〔材料三〕

10日,记者从于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杭州首次将“无废城市”理念融入亚运会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推动各类固废能减尽减、可用尽用和 100%安全无害处置。浙江也正全力将 2022年杭州亚运会(下称“杭州亚运会”)打造为全球首个大型“无废”赛事。

杭州亚组委场馆建设部设施运维处李副处长介绍,“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办赛理念之一,也是这次亚运会的“主色调”,杭州亚运会场馆建设全生命周期彰显出绿色“无废”理念。

(选自“杭州 2022年第 19届亚运会官网”,有改动)

〔材料四〕

随着杭州亚运会临近,亚运吉祥物的生产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在杭州一家亚运会特许生产企业车间里,工人们正赶制着一个个低碳版亚运吉祥物。

据悉,为了尽最大可能实现环保,杭州亚组委和生产企业围绕低碳版亚运吉祥物的制作多次沟通探讨,拓思路求创新,甚至拆解玩偶进行分析,寻求更多改良环保工艺的方法。

杭州亚运会的低碳版吉祥物,在面料上采用数码印花工艺的绿色生产方式,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浆,相较于传统印花工艺更节能环保。在裁剪上采用“手工+电剪刀”裁剪,代替传统激光裁剪,不产生烟雾。在包装上去掉一些非必要的纸盒外包装,只保留吉祥物组合形象吊卡。其生产企业在用电上也同时采用光伏用电,在屋顶铺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将产生约30万度绿色电力,节约标准煤炭约 88 吨,减少碳排放约 220 吨,相当于种植了1.2万棵树

据介绍,相较于标准吉祥物,每购买一个低碳吉祥物,将为地球减排1500 克二氧化碳,相当于夜晚关灯6小时或者步行替代坐车5千米。

(选自《绿色亚运 杭州亚运会“绿”在何处》,有改动)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

材料一:

1950年,“图灵测试”给出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即机器是否能够模仿人类的思维方式来生成内容继而与人交互。随着数据快速积累、算力性能提升和算法效力增强,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写作、编曲等创意工作。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内容创作,AIGC的概念随之悄然兴起。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机器内容生态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专业生成内容(PGC)、用户生成内容(UGC)、AI辅助生产内容、AI生成内容(AIGC)。目前,对于AIGC这一概念,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国内产学研各界大都认为,AIGC是继专业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绘画、AI写作等都属于AIGC的应用分支。

2022年8月,AI自动生成的画作《太空歌剧院》获得了数字艺术类冠军。该画作恢宏细腻的画风很难让人相信它是由AI自动生成的作品,而它的夺冠也大大冲击了人们过往对于“人工智能的创造力远逊于人”的固有认知。自此,AIGC从看似遥远的概念逐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11月30日,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发布了名为ChatGPT 的超级AI语言模型。ChatGPT不仅可以理解并回答用户的问题,还能完成一些复杂任务,包括按照特定文风撰写诗歌、修改错误代码等。此外,因为ChatGPT被加入了预先设计的“道德”准则,即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技术,所以它还能表现出一些人类特质,例如承认自己的错误、按照设定的道德准则拒绝不怀好意的请求等。上线短短几个月,ChatGPT即火爆全网,并影响着人们惯有的参与生产、生活的模式和框架,有些行业已然将ChatGPT等相关技术融入并应用于现有工作或生产中。

在智能创作时代,创作者生产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代替创作中的重复工作或重复环节,提升创作效率;借助人工智能,创作者可以找寻创作灵感与思路;综合海量预训练的数据,并结合模型中引入的随机性,创作者可以生产出过去无法想出的杰出创意。

目前AIGC在很多方面仍存在巨大挑战或争议。但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AIGC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而人类的创造物终究会帮助人类自身的发展。AIGC无疑是一种内容生产力的变革,会将世界送入智能创作时代。

(取材于杜雨、张孜铭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相较于用户生成内容,AIGC最大的不同是新技术驱动了机器智能创作内容。这使得AIGC具有显著的技术特征。

AIGC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这些能力是计算机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学习和模拟生成的,每一幅AI画作背后都是不计其数的标注数据和训练数据。

跨模态融合是AIGC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其本质是文本、视觉、听觉乃至脑电等不同模态的知识融合,覆盖图文、视频、数字人、机器人等更多场景。2022年,“AI 画家”度晓晓创作的“无界”系列作品使用了“百度文心”大模型跨模态图文生成模型ERNIE - ViLG,这一模型具备了领先的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

拥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交互能力,是AIGC发展的趋势。在用户感知方面,AIGC逐步向认知智能发展,可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生成个性化内容,如集成ChatGPT的搜索引擎“新必应”在进行搜索时,将推送更加精准、人性化的定制答案。

伴随着人工智能热度的提升,质疑和争议也随之而来。如何保证ChatGPT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时效性?未来人类是否会因过于依赖机器而使自己变得愚蠢?AIGC产生的作品版权属于谁?这一个个问号都是需要我们警惕和深思的。而围绕ChatGPT等AIGC应用产生的诸多商业伦理、技术伦理甚至人文伦理的争议,更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坚持AI向善,守住AI伦理,应是从事A1GC的原则和底线。特别是当人工智能走向人格化、具备了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时,我们就更需要积极倡导合法合理的使用,以确保技术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社会应用。

面对尚在探索中的AIGC,我们需要明确,技术不是目的,追求更好的世界、更美好的生活才是目的。

(取材于李白杨、詹新惠等人的文章)

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回答小题。

【文本1】

榫(sǔn)卯(mǎo)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点改变,就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以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如现存的岳阳楼就采用了这种榫卯结构。

【文本2】

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接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变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抻(chēn,拉;扯),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相互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即便地震来袭,也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壹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考验,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文本3】

榫卯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他整体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相互结合,相互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榫卯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结合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如浑然天成时,你就会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榫卯结构就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可是,部分榫卯是很难在机械上通过制作简单模具来成型的,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工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做好,这样导致的结果无非是成本上升。而且榫卯对材料的硬度或者价值很有很高要求,要么硬如红木,要么好如金丝楠,因此,榫卯应用并不十分容易。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跨湖桥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皆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文化,具有很多类似。马家浜文化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多处遗址中出土了稻谷、米粒和稻草实物,经鉴定,已普遍种植、粳两种稻。

    马家浜文化,渔猎经济也占重要地位,常发现骨镞、石镞、骨鱼镖、陶网坠等渔猎工具,以及陆生、水生动物的遗骸。

    结论是,马家浜文化是太湖地区分布广泛的定居的文化,此文化属于早期的稻谷农业为主,同时具有渔猎文化为重要的补充,没有发现独木舟,因此马家浜文化不是海洋类型的文化。

    跨湖桥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发现了独木舟,在距今8000年的时期,就是类似现今宇宙飞船的伟大超强的科技,说明跨湖桥文化是一种已经征服了海洋的文化,是一种海洋类型文化。

    跨湖桥文化主要是一种渔猎文化,稻谷种植也作为了重要补充。

【材料二】

    跨湖桥文化共创造了“十个之最”,最引人瞩目首推独木舟。

    这条独木舟,展陈在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早的独木舟。它的出现,无异于石破天惊,对研究世界舟楫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经的铁定“公论”是,浙江文明史始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直到历经13年、先后3次的发掘与研究,跨湖桥文化遗址才颠覆这一理论,将浙江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从出土时的真实场景来看,独木舟残长5.6米,最宽处53厘米,平均厚度为2-3厘米,由整棵马尾松加工而成。由于土层压埋导致了变形和收缩。舟体近侧基本完整,而另一端舟头在当年萧山砖瓦厂取土时被破坏,着实令人惋惜。

    跨湖桥独木舟制作比较精良,是用比较高级的石器工具有段石镑制造的,是人类制作独木舟的技术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产物。

【材料三】

    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为了不辜负这一八千年的文化遗存,采取原址保护的方式,博物馆就势而建,并以此为灵感,建筑整体以船为造型,从平面形态到立体面造型都采用“舟”形形态组织,这也充分体现了跨湖桥文化的精髓——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博物馆外墙面采用的锈蚀质感的材料,内部展陈区域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和遗址保护厅组成,也充分展现8000年文化的厚重和沧桑。

 8000年前的独木舟,绝对是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一发掘与发现使我国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独木舟的古船文明国家之一,对研究新石器时期人类水上交通工具史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最好地保护这珍贵的跨湖桥水下遗址,博物馆采用了史无前例的原址保护工程,展厅里的水可以排出去,展厅外的湖水进不来。王冬龄挥毫写下的“萧山八千年”在遒劲的笔锋和凝重的墨色中道尽苍茫。

7000年前海侵来袭,湘湖畔的跨湖桥文化在存在了1000年后如华夏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际,一只独木舟得以留存至今,成为这段文明的见证者之一。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