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夷水迳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佷山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颓浪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夷水》,有删改)

【注释】①夷水:古水名,即今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游小河。②佷(hěn)山:在今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西北。③空岫(xiù):空寂的山谷。④巡:追寻。⑤颓浪:倾泻的水流。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三峡七百里中( ) ②清峻茂( ) ③引凄异(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隐天蔽/吾三省吾身 B、湍绿潭/可以调 C、冬夏激素飞荣峻茂 D、不觉疲而忘/一屠晚
(4)、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静 夜 听 之 恒 有 清 响 百 鸟 翔 禽 哀 鸣 相 和

(5)、【甲】【乙】两文都是先写山,后写水,简析两者先写山的意图分别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 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问题。
                                                                               不卖
                                                                              范春歌
      ①我有个朋友是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看了他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很是羡慕。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买不来的宝贝。
      ②那天朋友到家来小坐,进门直摇头,以为他淘宝看走了眼,一问,讲了这么件事。
      ③路上,他遇到一对抱着小孩操乡村口音的年轻夫妇站在天桥下问路,朋友也是个热心人,给指了路。但那对夫妇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汉,尽管他说得很详细了,他们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样子。天冷,风大,小孩冻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笔给他们简单画了个路线图。
      ④当那对夫妇要转身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提的一个塑料袋里露出一对虎头鞋。虎头做得粗眉圆眼,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便动了心思,问对方能否卖给他。
      ⑤夫妇俩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⑥他又问,老人多大岁数了,夫妇俩说八十多啦。他摸摸虎头鞋说,二十块钱卖给我怎么样。年轻的夫妇只是说,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⑦他将虎头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五十块。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师傅,这是孩子他太姥姥……
      ⑧他有点发急地打断他们的话,掏出几张钞票:好,不说了,一百!
      ⑨年轻的夫妇没有接钱,从他手里拿过虎头鞋,俩人站在路边轻声商量着什么。他不甘心地喊:一百二十。
      ⑩朋友给我们讲到这里,因为激动脸都微微泛红,说当时真有些生气了,虎头鞋虽好,但就值这个价了,也应该是让这对乡村夫妻动心的价格,足可以给小孩买双上好的皮鞋。
      ⑪夫妇俩商量了一会儿,拿着虎头鞋微笑着走向他:师傅,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好了。说实话,我们一路问路,就数你最热情,还给画张图。唉,怎么谢你好呢!
      ⑫这下该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话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钱,讲好一百二十块,一分不会少。
      ⑬夫妇俩说,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卖。
      ⑭朋友劝道,你们告诉老人,一双虎头鞋在城里卖了这么多钱,老人家不知会多高兴呢!
      ⑮对方笑了,女人说:太姥姥知道别人这么喜欢她做的鞋,要掏这么多的钱买,就很高兴了。你拿去给孩子穿,我们捎信让太姥姥再做,方便。
      ⑯听到这里,我和先生站起来,都想看看这双虎头鞋。
      ⑰朋友摊开双手:我没有拿,把虎头鞋给他们放进了塑料袋,说,你们告诉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极了,有个路人出了很大的价钱,你们都没卖。她老人家一定更高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