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甲】题石门洞 【乙】石门洞
唐·释玄宗 唐·李白
密竹流泉不居热,洞门深沉风雨歇。 何年霹震惊,云散苍崖裂。
洗出清风快活天,醉弄江南谢家月。 直上泻银河,万古流不竭。
【丙】石门亭记
宋·王安石
①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①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
②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恍乎?其亦燕闲②“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③剥偃路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子耄逊于荒④。《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注释】①令朱君:指当时青田县的知县,从下文可知他是作者丈人之。②燕闲:安宁,安闲。③暴(pù):即曝,太阳晒。④耄(mào)逊于荒:老死在荒野中。
石门洞是浙东山水胜地。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甲】【乙】两诗寄予的不同情感。
文言语句 | 方法提示 | 释义 |
夫所以作亭之意 | 课内迁移法:作亭者谁 |
|
以求其疾忧 | 课内迁移法: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民不无讼 | 语境推断法:据“令其能休息无事”中“休息无事”推断 | |
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 | 查阅字典法:①丧失,耽误②改变③强取,夺取 |
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
链接材料
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王安石《石门亭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甲】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乙】定风波·重阳 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