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阅读理解

材料一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材料二

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乃是不厌不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他的读书方法是:

一借。 由于家境贫寒、印刷工的报酬也很少,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二摘。 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会去买。 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等抄下来。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学科的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好几筐呢!

三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四写。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他写作的方式有二:一是仿写,读完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发现自已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二是创作。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述自己的观点。

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材料一中“下流”的意思是(   )。
A、河流的下游 B、不文明的人 C、下等,劣等
(2)、材料一中包含两个典故,一是河伯观海,二是。作者选用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
(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部分讲了三层意思,写出来。

③“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不厌不倦。

(4)、材料二以问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又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5)、“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是本学期的一个能力点。关于读书,朱熹谓读书有三到:;曾国藩倡导;富兰克林读书的方法是 。
(6)、读了材料,结合自己的积累,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   )。

①阅读是什么? 是吸收。

②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③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④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⑤写作是什么? 是表达。

A、④③②①⑤ B、①③⑤②④ C、①⑤③②④ D、⑤②①③④
举一反三
 [科技之光]班级科学小组的同学认为科技也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多彩。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依据阅读任务卡的任务去探索科技的奥秘吧!

阅读任务卡

1. 分析材料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2. 探究可擦笔的原理。

3. 畅谈科技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材料一:

出门旅游时,很多人会打开手机导航,以便于更加快捷地到达目的地,这个过程其实是运用了手机无线定位技术。

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在卫星定位技术中,有名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而手机的定位技术属于地面无线定位系统。

如果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话,就需要多种定位技术混合使用,这就是混合定位技术。特别是在城市里,可以实现在高楼层中的精确定位。

材料二:

“明前茶,贵如金。”温度适宜时,茶叶每2至3天便会冒出新的芽叶,人工采摘劳动量大。如果采茶机器人“眼疾手快”,就可以解放出大量人工。采茶机器人不仅有“高智商”,还有“好视力”。

茶树新长的芽叶和老叶的区别很小,形状又不规则。采茶机器人通过对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的学习,就可以自动识别茶树芽叶,记住芽叶的形状和纹理等,自己归纳出照片中芽叶的特征,输入的照片越多,机器人的知识库就越丰富,对芽叶识别的准确率也就越高。

除了聪明好学的脑袋,采茶机器人还有一双厉害的眼睛。智能采摘机器人所使用的摄像头扫描茶叶,就和人的两只眼睛一样,实现3D定位,从而精准找到芽叶所在位置

识别、定位好茶叶芽叶后,就需要用到另一个法宝————机械臂。机械臂采茶要分两步,一剪一吸。机械臂一刀下去,芽叶从枝头分离,同时会把剪下来的芽叶吸进机械手的暂存盒中。

材料三:

当我们使用可擦笔时,用笔杆上带的“橡皮”就能擦掉写错的字。仔细观察可擦笔留下来的字迹可以发现,字迹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变得透明了。可擦笔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采用了特殊的材料作为油墨基料。这种特殊的油墨主要由染料、显色剂、变色温度调整剂构成。

可擦笔的油墨会随着温度变化而转换颜色,在整个变换过程中,温度是其“钥匙”,能将有色的字迹变成无色。在常温时,染料与显色剂结合,字迹显示有颜色。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变色温度调整剂开始发挥作用,阻碍染料与显色剂的结合————这时,字迹的颜色消失。

当我们用笔杆上的“橡皮”擦拭的时候,就是在利用摩擦生热,使温度升高,让变色温度调整剂发挥作用,使字迹“消失”。

课内外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一)父亲、树林和鸟(节选)

牛汉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二)家乡的鸟儿

吴喜华

①我爱鸟。家乡到处是树,有树就有鸟,树多鸟也多。

②家乡的鸟儿,是大自然的使者。当田野里的大麦开始变黄,快要收割的时候,黄鹂天不亮就提醒人们:“大麦大麦黄黄,大麦大麦黄黄啦!”夏天,布谷鸟不停地叫着

“布谷——布谷——”,仿佛在催农民伯伯赶快播种呢。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天空乌云密布时,常常会听到它们在鸣叫“滴水,滴水”。云雀、白头翁、灰喜鹊……最多的是麻雀,田野里、草堆上,树林中,到处都有它们自由的身影,人们从不伤害它们。

③家乡的鸟儿,是大自然的语言大师。鸟儿的叫声其实不多,可一旦叫起来,却是婉转曲折,变幻多姿。听,一只斑鸠在林间“咕咕”地叫,是在招呼朋友一起玩吗?那群站在草堆上“叽叽喳喳”的麻雀,是在分享快乐呢。还有那两只落在草地上的小云雀,它们“叽叽”地叫着,声音轻轻的、柔柔的,是在说悄悄话吗?

④家乡的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尖尖的小嘴,长长的尾巴,一身鲜艳光洁的羽毛,还有那姿态,是那么优雅、迷人。你那几只白鹭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梳理羽毛,它们和碧绿的稻田远处起伏的群山就像一幅充满诗意的水墨画。

(选自《倾听鸟语》,有删改)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____

VR(虚拟现实)的定义并不难理解,VR是用计算机创造的一种环境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幻觉。VR以虚拟视觉和声音刺激感觉,欺骗大脑,让你认为身处的环境是真实的。在大多数VR 系统中,都是用头戴式耳机或眼镜在使用者的眼前建立一个虚拟世界的景象。人们使用各种装置与虚拟世界互动。VR 系统能让人看到虚拟的物体,有一些还能让你有触及实物之感。如果你戴上一副带有充气囊的特殊手套,就能让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虚拟的物体。

(选自《科普童话》,有删改)

____

机器人是可以做人的工作,但又不会感到劳累或厌烦的机器。机器人的作用有很多,有些机器人能从事危险的工作,有些机器人则属于人工智能型,这类机器人很聪明,可以解决难题,甚至获得经验……

外科医生可以在电视屏幕上研究手术位置并遥控指导机器人做人工难以施行和控制的手术;工业机器人可以做多次重复的工作,它们工作起来既快又准确,而且不会像人一样感到劳累;修草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割草机,它们装有传感器,以避免在行进的路上撞到树和其他危险物品。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____

纳米技术有很多优点。把某些物质粉碎至纳米级,用于污染治理,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纳米材料具有抗菌除味、防腐、抗老化等作用;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疾病治疗,纳米机器人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有诱惑力的内容,这种纳米机器人可注入人体血管内。

但是事实上,纳米技术也有很多缺点。纳米材料可能会被人误吸入、吞咽,正因纳米具有颗粒小的特点,所以当它们进入人体后,可能会穿越血脑屏障,对人体造成伤害;纳米技术的使用还存在社会学风险,比如在仪器的层面,包括在军事领域中有恶意使用纳米技术的可能。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材料一: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一讲了:____

材料二: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

材料三: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留学。这批学生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清政府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召留美幼童回国。这批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们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告诉我们:____

材料四: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周恩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