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合生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爷爷的铁盒

罗晓雨

①拉开爷爷房间那尘封已久的旧抽屉,一堆铁丝铜线,破收音机零件闯入了大家的视线。它们正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就如同此时大家的头绪般凌乱。忽然,在这紧堆凌乱不堪的零件下露出一只精致的铁皮盒子,铁锈从盒子的一角正慢慢往上攀爬。这一刻,大家对铁盒子充满期待和想象。

②盒子里会不会是古钱?爷爷有收藏的小爱好。他曾在醉酒后,将几枚银圆、铜钱拿出来向我们炫耀。隔着两米的距离,短短地给我们瞧了两眼,羡煞我们这些小朋友。他摆弄着亮堂堂的银圆,对着吹一口气,再拿到耳朵旁听银圆发出的声音。然后,红着脸笑嘻嘻地说“哎唷,我要收起来了”,便连忙将他的宝贝收了起来。自始至终,我也没有机会触摸那些神圣的珍藏。

③盒子里该不会还是收音机零件吧?爷爷一度对收音机十分痴迷。静谧的午后,他常常摆弄着破旧的收音机,拆了装,装了又拆。从电视机大小的收音机到能搁置到手中把玩的收音机,他都有。他是收音机发展历程的最好的见证者。“咿~呀~”上了年纪的爷爷还是难逃尘世的俗气。收音机时常传出悠长的京剧、川剧调子。小时候,很难理解为什么老人都爱听剧。在这种长调中,我仿佛觉得时间停滞不前了,和爷爷住在一起日子总是如此漫长。

④盒子里会不会是爷爷的信件?常年缄默少语的爷爷总爱独来独往。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蹬上那陪伴他多年的老式二八自行车往小镇而去。甚至在炎热的盛夏,他依旧不改着装,至多是换一顶草编凉帽而已。在这个村子里的老人中,他算是鹤立鸡群了。毕竟八十来岁的他还时常保持着笔挺的身姿,依旧十分注重自己的着装。想来年轻时,他定是一位翩翩公子。他的故事不少,在通信不发达的往昔,信件是传情达意最好的桥梁。这么推断下爷爷铁盒子里的故事应该非常精彩。

⑤盒子难道是黄金?我的猜想越来越大胆。虽然爷爷未曾把他的珍藏与我好好瞧瞧,也未曾给我送过任何一件礼物。但是,在爷爷上了年纪后,他坚持将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给三个孙儿每人每月五百元的生活补贴。时光匆匆,这样一坚持就是多年。大家都说老人总会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点什么。此时,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这一盒子的黄金。

⑥“打开看看吧。”有人提议道。幺爸轻轻地揭开盒子来,大家的想象都被打破了。五彩缤纷的小卡片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这些小卡片上写着“四川省粮票,1972年伍市斤”“德阳市粮票壹千克”“四川省布票1973年”——原来是被时代淘汰的历史遗物。这些票虽然年代久远,但它们看上去几乎是崭新的。此刻,它们正一层一层整齐地躺在盒子里。然而,现在它们终究是没有任何用处了。幺爸将爷爷的粮票和布票分给了三个孙儿。我们没有见过当年的票据,对这些票如何具有货币功能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对爷爷为何留下如此多没用的票据感到略微不解。

⑦回到爷爷的孩提时代。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爷爷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三个孩子,他是老二。他们常常过着揭不开锅的日子。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这个家庭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家里的老二送与他人抚养。他们也曾思考过送哪个孩子出去最合适。老大已经有劳动能力,不久便能回馈家庭。老幺太小,还需要父母精心照料。只有八九岁的老二最合适。当时,才八九岁的爷爷十分顺从,不带任何怨言便从一个家庭走入了另一个家庭。

⑧一日清晨,天蒙蒙亮时,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最后的家。这次离家,他大概十三四岁。他自尊心极强,从一个村子走向另一个村子,一个镇走到另一个镇,绝不张口恳求一口饭吃。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饿了多久,就这么漫无目的地一直往前走。最终,他误打误撞闯入了天池煤矿。为了在煤矿立足,他羸瘦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早下工,最晚收工,他丝毫不畏惧黑灯瞎火的工作环境。他的百倍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终于能吃上一口饱饭了。后来,他成了一位优秀的煤炭工人,用自己的能力养活了整个家庭。

⑨这便是爷爷的少年。历经饿肚子的痛苦滋味后,他勒紧裤腰带,将自己填肚子的粮食抠出来,囤起来留给了儿孙!

⑩原来,爷爷留下的是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

(1)、文章第②~⑤段记叙了大家对爷爷铁盒子内物品的猜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猜测铁盒内的物品

猜测依据

爷爷的形象

古钱

爷爷有收藏的小爱好,他曾在醉酒后,将几枚银圆、铜钱拿出来向我们炫耀

收音机零件

痴迷于老物件

信件

爷爷总爱独来独往,常穿着中山装蹬上自行车前往小镇

黄金

节俭、关心儿孙的长辈

(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3)、有两位同学阅读文章时围绕第④段中画线句展开了如下讨论,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

轩轩:“天才蒙蒙亮,他便穿好一身笔挺的中山装,配一顶英伦皮革帽或毛呢贝雷帽”这句话是否运用了人物描写?有什么好处呢?

雯雯:是的,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爷爷留下的是比黄金更为贵重的宝藏”的理解。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生命是一种过程
          生命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
         无论你出身于豪门深宅还是穷家陋室,向人世间报到的第一声必定是嘹亮的啼哭。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你必须在大人
的帮助下,完成属于你的生命初级阶段的探索;从①_______的青年到 ②_______的中年再到 ③_______的暮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必然要被时间轮船载着驶向不同的港湾。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所以有圣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有哲人高呼:当机会迎面扑来的时候,你牢牢抓住它,你就是天才。
        选择是痛苦的。
        你要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让生命在自己手中变成一张白纸,在时间的风里飘来荡去。你要么另辟蹊径,按照预定的设想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烂双脚也义无反顾。这时你所面对的,也许是孤独和寂寞;但你奉献给社会的,也许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也许是艺术作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实。
       作为常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你自己。当生命的过程临近尾声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你只要说一句: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你的生命便结出了虽不丰硕但却饱满的果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归牧

缪崇群

    一个八九岁大的女孩子,拉着一个小火车头——这是我给水牛起的名字,因为它的身体比一般黄牛要庞大,在田间并不显示得,等它走上了小路,对面遇见,就觉得它格外大,格外重,格外笨,真的像一个小火车头了。

    水牛的鼻子里还发出气咻咻的声响,同火车头停下来的那个情景,可算毫无二致。

    那么小的小姑娘,那么美好的,脸圆圆的小姑娘,她的个子,她的模样,她的服装,和这个水牛比照起来,一个在前头,一个在后面,谁说不像拉着一个小火车头呢?

    那头水牛,走走歇歇,好像意犹未尽;孩子背转过来退着步子走,仿佛听它的便,很有耐性似的。虽然我晓得这个孩子念家的心切,牛却不慌不忙地,并不随随便便就让这个小主人牵了回去。

    我看见这个小女孩的腕上,有一只还套着一个人造象牙的小手镯。

    她们先走在我的前面,不久就落在我的后边了。

    我再回头,她们已经落在苍茫的暮色里。

    她们不比那热带地方的朝廷,坐在象背的锦鞍上,华丽伞盖底下的王孙公主们更高贵些,更令人羡慕吗?

【注】①选自《石屏随笔》,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缪崇群(1907-1948),我国现代作家。

(乙)

患肺痨病的小女孩

希梅内斯

    白石灰墙的冷清病房中央,她直挺挺地坐在孤独的椅子上,面色苍白无神,像株枯萎的香甘松。医生要她下乡晒点三月的阳光,不过可怜的孩子身体太弱了。

    “就快走到桥边的时候,”她告诉我,“你知道吗,老伯伯,我就透不过气来。”

    她微弱、断绩的童音疲倦地弱去,就像夏天的微风时而欲吹又止。

    我让她骑著普儿出来透透气。一路上,削瘦垂死的脸庞笑得多开心,满是黑眼珠、白牙齿。

    妇人都跑到门口看我们走过。普儿放慢脚步,仿佛知道背上驮的是栗脆弱的玻璃百合。兴奋和喜悦改变了小女孩的容貌,配上一身纯白的衣裳,看起来就像路过小镇赶往南方的天使。

【注】①选自《小毛驴与我》,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林为正译。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著名诗人。②普儿:小毛驴的昵称。

(丙)

玩具

泰戈尔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拆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着看你在那里耍弄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账,一小时一小时在那里加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心想:“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一早餐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玩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竟忘了我也是在那里做游戏了。

【注】①选自《飞鸟集·新月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郑振铎译,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爱的距离

刘超

    和老耿来这里已经守了三天,始终没有发现野猪的影子。

    老耿伏在深草丛紧握着猎枪,因熬夜而通红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不远处的一片玉米地,就在上周,这块玉米地被野猪糟蹋了,那可是农民一年的收成,看着眼前东倒西歪的玉米秆,老耿的牙齿咬得咯咯响,攥抢的手握得更紧了。

    老耿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猎户,打野猪几乎没有失过手,如果不是跟着他,我这个刚从大学毕业的书生蛋子是断然不敢来的。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连守三天都没有收获,我心里难免失落,但听老耿说过“一猪二熊三虎”,意思是说,野猪发起狠来比熊和虎都还厉害,想到这里,倦怠的心又立刻变得紧张,身体也不由得向老耿移动了一些。

    “来了,”者耿悄声提醒我。

    我还没醒过神儿,就发现前面玉米地里像进了台推土机,那分明不是野猪,而是一头怪兽,怪兽所到之处,玉米秆纷纷为它开道,哼哧哼哧的声音就像火车刚启动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初步估计至少有两百斤。

    我的双手不由得紧紧抓着老耿的胳膊,尽量将身体趴得更低。

    野猪也许听出了点风吹草动,倏地抬起头左右张望,待确信没有什么声音后,便朝着不远处的小树林方向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向前哨食着玉米棒子。

    “砰”的一声,抢响了。

    打中了,老耿连忙追上去,但这一枪显然不足以致命,只打穿了野猪的肩胛骨,野猪踉跄着向前跑。

    我从没想过野猪也能跑得那么快,只一眨眼的工夫,它已经冲出了玉米地,把我和老耿甩在后面,眼看着野猪就要冲进小树林,老耿也打算放弃时,只听“嗽”的一声,野猪停下来,而且四处打转,从声音可以判断,它此刻异常痛苦。

    “野猪踩到夹子了,”老耿第一反应。

    果然,我们从三十米开外的地方看到,铁夹子正牢牢地夹着野猪的一条腿。

    野猪痛苦得嗽嗽直叫,但我始终纳闷儿的是为什么野猪一直看着那片小树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树林是它的庇护所吗?

    老耿再次举起猎枪,这次肯定是万无一失了。

    谁知,正准备扣扳机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野猪露出森白的撩牙,只听一咔嚓”一声,被夹的那条腿被咬断了,

    快得连老耿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好,野猪要逃!”老耿迅速举起枪。

    这时,我和老耿清晰地看到,三只小野猪,蹒跚着,蹦跳着来到大野猪跟前,一只小野猪乖巧地舔舐着大野猪被咬断的腿,野猪一家就这样,缓慢地走进小树林。

    子弹最终没有发射出去.

    多年过去了,野猪一家团聚的情景始终萦绕在我眼前,我相信,那片玉米地至小树林就是——爱的距离。

(选自《意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谁是最幸运的

安徒生

①“多么美丽的玫瑰花啊!"太阳光说,“每一朵花苞将会开出来,而且将会是同样的美丽。它们都是我的孩子!我吻它们,使它们获得生命!”

②风儿说:“我什么地方都去,连最小的隙缝也要钻进去。什么事情的里里外外我都知道。”每朵盛开的玫瑰花听到了这话,每一个要开的花苞也听到了这话。

③这时有一个悲愁的、慈爱的、穿着黑丧服的母亲走到花园里来了。她摘下一朵半开的玫瑰,既新鲜,又丰满。在她看来,它是玫瑰花中最美丽的一朵。她把这朵花拿到一个清静无声的房间里去——在这儿,几天以前还快乐年轻的女儿,现在却僵直地躺在一个黑棺材里。母亲把这死孩子吻了一下,又把这半开的玫瑰花吻了一下,然后把花儿放在这年轻女孩子的胸膛上,好像这朵花的香气和母亲的吻就可以使得她的心再跳动起来似的。

④这朵玫瑰花似乎正在开放。它的每一片花瓣因为一种幸福感而颤抖着,它想:“我好像成了一个人间的孩子,得到了一个母亲的吻和祝福。我将走进一个未知的国度里去,在死者的胸膛上做着梦!无疑地,在我的姊妹之中我要算是最幸运的了!”

⑤有两个年轻人到这花因里来,一个是画家,一个是诗人。他们每人摘下了一朵自己认为最好看的玫瑰花。画家把这朵盛开的玫瑰花画在画布上。“这样一来,”画家说,“它就可以活好几代了。在这期间将不知有几百万朵玫瑰花会萎谢,会死掉了!”“我是最得宠的!”这玫瑰花说,“我得到了最大的幸福!”诗人把他的那朵玫瑰看了一下,写了一首歌颂它的诗:《爱的画册》——这是一首不朽的诗。“我跟这首诗永垂不朽了,”玫瑰花说,“我是最幸运的!”

⑥在这一丛美丽的玫瑰花中,有一朵几乎被别的花埋没了。很偶然地,也可能算是很幸运的,这朵花有一个缺点——它不能直直地立在它的茎子上,而且它这--边的叶子跟那一边的叶子不相称:在这朵花的正中央长有一片畸形的小绿叶。它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⑦两位抽着雪茄烟的绅士走到花园里来。他们谈论着玫瑰花和烟草,据说玫瑰经不起烟熏,他们不愿意试那些最漂亮的玫瑰。他们却要试试这朵有缺点的玫瑰。

⑧“这是一份新的尊荣!”它说。于是它在自满和烟雾中变成了绿色。

⑨有一朵含苞未放的玫瑰——可能是玫瑰树上最漂亮的一朵。它被送给这家那个骄傲的年轻主人,它参加五光十色的集会,音乐奏起来了,这是在照耀得像白昼一般的戏院里面。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一位有名的年轻舞蹈家跳出舞台。一连串的花束,像花的雨点似的向她的脚下抛来。扎有那朵像珍珠一样美丽的玫瑰的花東也落下来了,这朵玫瑰感到说不出的幸运。当它一接触到舞台面的时候,它就舞起来,跳起来,在舞台上滚,滚到幕后去了。道具员把它检起来,把它放在一个小酒杯里,它在水里浸了一整夜。大清早,它被放到祖母的面前。又老又衰弱的她坐在一张靠椅里,望着这朵关丽的残破的玫瑰花,非常欣赏它和它的香气。

⑩“是的,你没有走到有钱的漂亮的小姐桌子旁边去。你倒是到一个穷苦的老太婆身边来了。你在我身边就好像一整棵玫瑰花树呢。你是多么可爱啊!”

⑪风儿说:“我看到了这个老太婆发出青春的光彩的眼睛,我也看到了浸在酒杯里的那朵美丽的残破的玫瑰花。它是一切花中最幸运的一朵花!我知道这!我敢于这样说!”

⑫每朵玫瑰花相信,同时也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而这种信心也使得它们幸福。不过最后的那朵玫瑰花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

⑬风儿说:“我得到了所有玫瑰花的故事,我将把这些故事在这个广大的世界里传播出去!请告诉我,它们之中谁是最幸运的?是的,你们说呀,我已经说得不少了!”

(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吗? 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啥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般过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 年以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靠他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他的《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 1949 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

“没做手脚!”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

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本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