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三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测试卷
“你睡得好吗?”
——关于睡眠的主题性阅读
【材料一】
ㅤㅤ“睡前拖延”是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国内常被称为“晚睡强迫症”或“习惯性熬夜”。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习惯性睡前拖延带来的睡眠不足会导致激素异常和免疫力下降,使人们患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慢性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风险加大。
ㅤㅤ由于每个人的生物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其睡眠——觉醒节律也不同。睡眠——觉醒节律代表了个体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偏好差异,表现为不同的睡眠类型。已有研究表明,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睡前拖延存在关联。偏晚睡晚起型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偏早睡早起型的青少年更不易于睡前拖延。偏早睡早起型的人更容易考虑他们行为的未来后果,采取更具策略性的行动,懂得延迟满足;而偏晚睡晚起型的人则更容易冲动和冒险,寻求即时满足,更看重眼前而不顾长远。
ㅤㅤ研究显示,睡前拖延特别容易发生在个体心理能量不足或自我控制力弱的状态下,因为决定去睡觉的时间点本来就是在一天结束时,而那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通常都是比较匮乏的,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
(摘编自《睡前拖延研究综述》)
【材料二】
表一:年长、年青两辈作息规律及认识比较
分项 | 年长一辈 | 年青一辈 |
作息时间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规律 | 华灯初上,我的精彩才开始 |
医学观点 | 按照中医养生来说,23点开始肝脏排毒,是子午觉的黄金时期 | 西医认为,人的生物钟不一样,只要整体睡眠时间够就行 |
思想特点 | 遵守自然规律,天黑了睡觉,天亮了起床,这样才健康 | 根据个体习惯自定规律,我的时间我做主,适合自己就好 |
表二:“萤火虫族”的六大特征
序号 | 特征 | 原因 |
1 | 年轻化族群构成 | 因为职业选择和互联网影响,以90后、95后、00后年轻群体为主 |
2 | 主动熬夜为主 | 他们熬夜是工作或个人原因主动熬夜 |
3 | 越夜越美,享受夜时光 | 习惯夜晚,享受夜晚 |
4 | 在夜间发光发热 | 在夜间,通过工作和消费切实为中国夜间经济发展创造价值 |
5 | 多样化夜间生活 | 夜间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在奋斗,有的在工作,有的在享受,各得其乐 |
6 | 不断扩大的“萤火虫部落” | 随着00后、10后互联网一代的成长,群体不断扩大,并形成独具属性的“夜间”社群 |
(摘编自《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材料三】
ㅤ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间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睡眠拖延”这一主动熬夜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当代年轻人中更为流行。
ㅤㅤ报告指出,年轻人不受控制地使用手机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睡眠质量,每日手机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会导致睡眠障碍。例如,对于手机不离手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大多数都存在“睡眠拖延”问题,除了生活习惯、学习压力外,手机、电脑依赖也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班级开展“科学家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小文整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分享。
材料一:
2023年7月24日,中国科协、教育部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行动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
2023年8月18日,记者采访了参与“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的院士,了解到自2002年12月起,活动已在全国开展科普讲座2000余场次。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把科普讲座比作“播种”,他说:“我们是在给孩子们播撇科学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推动他们去探寻。”
2024年5月14日至5月17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为广州中小学校·送来43场科普盛宴。据悉,此类“院士专家校园行”已成为广州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品牌项目,今年计划举办百场活动。
(整理自《光明日报》《广州日报》等报刊)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记录了19世纪以前236位中国籍科学家,其学科分布情况如下表:
学科 | 地理学 | 工程 | 技术 | 化学 | 农学 | 生物学 | 数学 | 天文学 | 物理学 | 医学 | 合计 |
一门 | 30 | 21 | 19 | 5 | 18 | 12 | 27 | 41 | 4 | 59 | 236 |
多门 | 12 | 7 | 18 | 4 | 2 | 9 | 10 | 13 | 4 | 2 | 81 |
[注]“多门”所在一行的数字是指对两门及以上学科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人数、即除了对该门学科有贡献之外还对其他学科有贡献的科学家人数。
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对两门及以上学科有贡献的科学家人数达到81人。如陶弘景在医药学、化学甚至天文、地理等领域都取得较大成就,张衡的成就涉及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这说明,我国古代科学家往往学识广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富有创新精神。
(整理自《中国古代科学家整体状况统计研究》等)
材料三:
“邓稼先在‘抢时间’完成人生最后一件大事——他要和于敏联名上书中央,建议加快我国核试验进程。”……许鹿希至今记得,病床上的邓稼先手握密封的信件,对她说:“这份建议书比你我的命都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与数学家周毓麟院士的书信来往记忆深刻——周毓麟不仅对杜祥琬寄给他的论文内容给予非常具体的指导,还在来信中提出“另起一行的数学公式是否该退两格”的问题。“这位比我大十几岁的老先生对我的影响很深。”杜祥琬说。
袁隆平在写给母亲的书信《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中说:“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整理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优秀基因,“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在历史上和当今时代都发挥了独特作用,是孕育科学家精神的沃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破解发展难题,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孕育形成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整理自《党建》《人民日报》等报刊)
AI是谁 | |
人工智能 (英语: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缩写为 AI) ,指由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表现出智能的机器。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它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相当的能力, 如写诗。 |
【写诗原理】
在执行写诗任务时,AI有三件事要做:首先通过评估字词的使用概率来决定选择哪些字词,比如咏梅的主题确定之后,AI检索现有诗歌发现“寒” “雪” “冬”都是高频词汇,那就会倾向于选择这些词。其次检查每一行诗的节奏,哪些地方用单字或双节字词? 哪些组合更符合人类的阅读习惯。最后确保每一行诗都遵循韵律方案。
其实人类作诗大概也是这么个逻辑顺序,但AI拥有超大存储空间与超高运算速度,能在极短时间内设计出成千上万套诗词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解。AI 发展到今天,在作品质量上已与人类的创作差距不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在节奏和韵律方面,机器人更胜一筹。
(摘自《发明与创新》)
【AI写诗】
记者登录目前颇有影响力的AI中文诗歌自动生成系统——“九歌”尝试了一把。该系统由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由多个为中文诗歌生成专门设计的深度学习模型组成,运用超过30万首古人诗作进行训练,支持生成集句诗、绝句、藏头诗、词等不同体裁的诗歌。记者试着以“池塘”和“春雨”为主题词,让这位“AI 诗人”作一首五言绝句,系统迅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春雨暗池塘,垂杨扶短墙。月明山色淡,风静水声凉。”可以说,这首诗结构完整,对仗工整,意境和谐,在创作上并不露怯。
天目新闻亲测了 ChatGPT的写诗能力, “君不见,山川变迁,万物生长于春秋。君不见,河流奔腾, 自古长驱不息。君不见,月明如霜,皎皎洒落于夜空。”这就是ChatGPT模仿李白风格随机创作的一首诗。像这样的诗,ChatGPT一分钟能写一百首。可以看到,ChatGPT可以大致模仿出李白诗歌的外形,但距离得其神韵还很遥远。
(出自腾讯网“河南卫视”账号)
【各方观点】
中山大学特聘研究员程羽黑: “我们读一首诗时,会体会诗句背后的隐喻。但人工智能写的诗即使有漂亮的句子,也只能是模仿人组合字句,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他还补充道: “诗歌主要是情感,人类的情感,机器人是无法计算的。人工智能写的只能是低层次的类型文学,永远代替不了李白杜甫。”
《扬子江诗刊》编辑麦豆: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是‘我要说’,而不是‘要我说’。‘我要说’,说的是‘我有的说’ ; 而‘要我说’ ,说的是‘我随便说’ 。前者涉及自由的自发和能动性,而后者不涉及真正的自由。诗歌,是语言的对象,而不是对象的语言。如果,AI数据库里已经‘有诗’了,写出来的基本就不是诗了,严格来说我并不认为AI写的是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