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班级开展“科学家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小文整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分享。

材料一:

2023年7月24日,中国科协、教育部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行动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

2023年8月18日,记者采访了参与“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的院士,了解到自2002年12月起,活动已在全国开展科普讲座2000余场次。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把科普讲座比作“播种”,他说:“我们是在给孩子们播撇科学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推动他们去探寻。”

2024年5月14日至5月17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为广州中小学校·送来43场科普盛宴。据悉,此类“院士专家校园行”已成为广州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品牌项目,今年计划举办百场活动。

(整理自《光明日报》《广州日报》等报刊)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记录了19世纪以前236位中国籍科学家,其学科分布情况如下表:

学科地理学工程技术化学农学生物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医学合计
一门30 21 19 5 18 12 27 41 4 59 236
多门12 7 18 4 2 9 10 13 4 2 81

[注]“多门”所在一行的数字是指对两门及以上学科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人数、即除了对该门学科有贡献之外还对其他学科有贡献的科学家人数。

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对两门及以上学科有贡献的科学家人数达到81人。如陶弘景在医药学、化学甚至天文、地理等领域都取得较大成就,张衡的成就涉及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这说明,我国古代科学家往往学识广博,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富有创新精神。

(整理自《中国古代科学家整体状况统计研究》等)

材料三:

“邓稼先在‘抢时间’完成人生最后一件大事——他要和于敏联名上书中央,建议加快我国核试验进程。”……许鹿希至今记得,病床上的邓稼先手握密封的信件,对她说:“这份建议书比你我的命都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对与数学家周毓麟院士的书信来往记忆深刻——周毓麟不仅对杜祥琬寄给他的论文内容给予非常具体的指导,还在来信中提出“另起一行的数学公式是否该退两格”的问题。“这位比我大十几岁的老先生对我的影响很深。”杜祥琬说。

袁隆平在写给母亲的书信《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中说:“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整理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优秀基因,“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兼收并蓄”,在历史上和当今时代都发挥了独特作用,是孕育科学家精神的沃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破解发展难题,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成果,也孕育形成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整理自《党建》《人民日报》等报刊)

(1)、小文分享了整理材料时的发现,其中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
A、自《方案》印发以来,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已累计开展科普讲座2000余场次。 B、“院士专家校园行”是广州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品牌项目,已举办了百场活动。 C、表格显示,在236位科学家中,医学方面做出贡献的人数最多,天文学次之。 D、在那段颠沛流离的岁月中,母亲坚持亲自对袁隆平进行系统深入的现代教育。
(2)、小文分享了对“科学家精神”的研究,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邓稼先在病床上“抢时间”完成建议书,体现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 B、周毓麟非常具体地指导杜祥琬的论文,体现了敢为人先、团结协作的精神。 C、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形成的。 D、党中央高度重视与统一领导是孕育形成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
(3)、小文分析了四则材料的内容和作用,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材料一介绍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相关消息,反映科学家精神已深入人心。 B、材料二呈现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学科分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科学家学识广博。 C、材料三叙述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其中生动的细节感染和激励着我们。 D、材料四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成因和内涵,激发我们传承和践行科学家精神。
(4)、科学家精神内涵丰富。请任选两种,结合材料中的科学家事例,谈谈你将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具体践行科学家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题。
       ①现在,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石油过分依赖,会让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及环境安全遭受威胁。 但文明不能因此停下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来保障世界运输系统的顺利运转。以非粮原料或农业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的液态燃料——纤维素生物燃料有利于环境安全,技术可行性强,近期内最有希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②生物燃料可以用植物或植物制品为原材料。目前,第一代生物燃料以可食用作物为原料,主要包括玉米、大豆(美国)、甘蔗(巴西)。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因为把这些可食用作物转化为燃料的技术是现成的。然而,第一代生物燃料并非长久之计,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耕地能够满足发达国家10%的液态燃油原料需求。
   ③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以纤维素质材料为原料,如富含纤维素、生长迅速的草本植物,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锯木屑、木质建筑残片)到农业废弃物(玉米秸秆、小麦茎秆),再到“能源作物”(生长迅速、纤维含量高、专门种植用作草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这些原料作物耕作成本低、量大,更关键的是,这些作物的种植生产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生产。大多数能源作物能够在不能用作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还有一些能够在被废水或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并净化土壤,如生长周期较短的灌木柳树。
       ④纤维素类植物生物质(指某一系统中全部或特定的生物总量)丰富,能够可持续地收获,来制造生物燃料。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的研究显示,在不减少作为人类食物、动物饲料及出口生物质份额的前提下,美国每年能够生产13亿吨(干重)生物质。放眼全球,每年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量能够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经超过了目前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生物质能够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⑤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也许很快就要到来。

阅读《为什么取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为什么男子成年要加冠取字呢?因为名儿是父亲起的,是幼年用的;长大成人了,别人不宜呼叫他的名儿,所以得另取字。《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行过冠礼并为自己取个“字”,自此即表示他已是个成年人了。

       ②另外还有一层原因。周人有避讳的习俗,人死之后,为了对他表示尊敬,就不再称他的名儿,为长远计,所以成年之后,就“敬名称字”了。

       ③然而《礼记·冠义》还说,加冠取字,“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意思是说加冠取字后一个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能被称为真正的人,然后才可以治理别人。原来这“冠而字”并不仅仅为“敬名称字”,还另有深意。它是贵族阶层中,对一个成年男性承认并接纳为正式成员的一种表示,自此之后,便可以让他“治人”。所以儒家把冠礼看作是“礼之始”, 冠礼也成为华夏礼仪的起点。

       ④时移世易,发展到后代,取字的深层次含义被过滤去了。人们取字,只是为了参与社会交际,所以也用不着隆重地举行冠礼了。汉以来,皇太子还有举行冠礼的,还可依稀看到点“治人”的影子,而士大夫阶层很少有这样循古的了。我们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可以看到,起码由唐代起,连知书达礼的人家,对举行冠礼取字一事,都颇感不合时宜了

       ⑤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为知识阶层的事,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还不得“染指”。宋代还不准下层社会的人取字。到了明清时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无人无字。尽管也遭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抨击和嘲讽,但取字的习俗,还是被普遍推广开来。

       ⑥先秦时代,字是冠礼时选定的嘉宾给起,而后世不举行冠礼了,字则改由父祖、老师,或请其他通文墨的人给起,而且也不一定都到了成年才起,很可能是小名、大名和字一同起下的。

       ⑦上古的贵族女子,原本也起字。《礼记·曲礼上》说:“女子许嫁,笄(jī)而字。”就是说,当女子成年许配人家时,把垂发挽在头顶,用笄别住,并给她取字。这一礼制,秦汉以后没承袭下来,但在汉语中却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说女子已有婆家,叫作“已字”,“已字人”;没找婆家,则称“待字闺中”。

阅读《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②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③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④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⑥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今天你“刷手”了吗?

李玮贞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于生活便捷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在上海的地铁站内,即将出现掌静脉识别智能闸机,只需要将手轻松一刷,就能实现无卡消费。

    今天我们要说的“刷手”,不是刷指纹,而是刷掌静脉。

    掌静脉识别技术是静脉识别技术的一种,它的识别过程首先是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的掌静脉分布图,然后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等提取特征值,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和特征值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在进行静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提取特征值,与存储在主机中的静脉特征值进行比对和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

    掌静脉识别技术在2006年被纳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环后,因其保密性更好、可靠性更高、使用更便捷等优点,逐渐被人们应用到技术防范系统中。比如,目前在日本各家银行的ATM设备上,掌静脉识别系统已经成为基本配备。掌静脉识别技术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应用也逐渐多元化,从基本的门禁系统到与RFID(无线射频识别)结合的智能型监控,甚至也已经可以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

    我们人体的手掌静脉隐藏在表皮之下,在可见光下无法拍摄,只能在近红外光下拍摄得到。掌静脉的结构复杂,很难被复制,具有稳定性、唯一性的特点,是一种可用作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另外,掌静脉拍摄时需要将手掌伸平,而人手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半握拳状态,因此很难窃取拍摄掌静脉的图像。这些使得掌静脉成为一种安全性很好的生物特征。

    用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手掌内部的静脉图像特征,而不是手掌表面的图像特征。因此,不存在任何由于手掌表面的损伤、磨损、干燥或太湿等带来的识别障碍,保证了它可以在任何场合使用。

    另外,用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非活体的手掌是得不到静脉图像特征的,这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特工电影中,经常看到特工将别人手指切掉,从而通过指纹识别系统的场景,这种做法在掌静脉识别系统中是不会成功的。

    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之一是地铁。在地铁内使用掌静脉识别智能闸机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注册阶段,乘客手掌将放置到采集口,采集与预处理模块程序开始采集和预处理掌静脉图像。然后将用户的模板特征存储到现有的掌静脉特征数据库中;二是识别阶段,待识别用户将手掌放置到采集口,用户通过软键盘在文本框中输入用户ID,点击确认按钮实现用户的身份验证。

    当乘客出站时,在检票口也不需要刷卡或是投币,只需要将手掌放在掌静脉识别智能闸机上,对掌静脉进行识别,确认身份后,就可以出站。这样便捷的产品,随着它在交通行业的运用,将避免乘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意外情况导致的时间耗费,有利于打造大交通时代。

    掌静脉识别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医疗卡中,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使用掌静脉识别系统后,患者去医院就医,提供身份证明,录入掌静脉,便会出现患者的就医状态和医疗情况,病人在就医付费过程中不再需要排队,利用掌静脉识别技术在网上支付即可。掌静脉录入后,医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患者情况,更不会出现拿错病例的现象。医生开出药方后,直接输入系统中,患者取药或住院时,扫描掌静脉便可直接付费。

    掌静脉技术还能与虚拟现实技术(VR)结合。将来掌静脉识别技术进入地铁后,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可以利用VR观看到地铁站周边建筑的3D场景。能够使乘客决定接下来是逛商场还是去景点旅游。

    现今,我们身处智慧城市的时代,便利生活、安全生活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远的将来人们可以购物“刷手”、地铁购票“刷手”、打卡“刷手”,甚至,下班回家时随手一刷就能打开家门,不必费心找钥匙,自然也不用担心忘带钥匙了。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时代,触摸传统家书的温度

材料一: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

    下面是对500名大学生有关传统家书的问卷调查结果:

材料二:家书何以“抵万金”

    《北京青年报》:电话,微信、QQ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李蓝(中科院教授):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校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200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的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李正中(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家书里最重要的就是感情,写信的时候,人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而且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材料三: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日本文化厅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应该亲笔写信的10—19岁的年轻人的比例为62%,30—39岁的比例为57%,与前一次调查相比,分别增长了18和14个百分点。另外,10—19岁的年轻人中有54%的人认为应该保留信件的传统书写格式。

    张海鹰(“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承載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状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这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让人在家书和E—mail间做选择,就像让人在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做选择一样。

    黄桂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蔡锐(山东大学生):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