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材料一:
新课标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课外的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至三部文学名著,但目前初中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下面是新华中学所做的该校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材料二:
鼓励音少年读书,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逐步升温,“书香中国”引领风尚,一系列优秀出版物相继推出,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开设的读书会、大讲堂等活动,引导更多年轻人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下一步,应推动学校创新教育方法、学习形式,搭建更好阅读平台;号召家庭更好营造阅读氛围。打造书香之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升阅读活动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好满足阅读需求,提供更多读书指导,才能为青少年铺就读书成才的大道。
————《让青春在书香中绽放》吕虹(有删改)
材料三:
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
①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
②我的不得法,第一是不能专心。我初读书的时候,读的都是旧书,不外乎考据辞章两类。然而以一物不知为耻,种种都读,并且算学书也读,医学书也读,都没有读通。到了四十岁以后我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但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做一回短期的演说。
③我的不得法,第二是不能勤笔。我的读书,本来抱一种利己主义,只注意于我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若是有时候想起来,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因从来懒得动笔,所以没有成就。
(摘自肖东发、杨承运编写《北大学者谈读书》,有删改)
青春学校反电信诈骗宣传活动方案
目的 | 提升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 形式 | 主题宣讲、海报展览、趣味游戏 |
活动时间 | 5月6日(周一)上午8点到11点 | 地点 | 学校报告厅 |
活动形式 | 具体安排 | ||
主题宣讲 | 以案说法、以案警示 | ||
海报展览 | 反诈海报展览 | ||
趣味游戏 | 知识问答、反诈大转盘、反诈连连看 |
【资料一】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发案最多、上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犯罪类型。青少年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目标群体,既是受害者,又易成为“工具人”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马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显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63.7%为90后。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审结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人数同比上升82.4%。
选自《中国青年报》
【资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法
第一章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电信网络诈马,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反电信网络骗宣传,普及相关法律和知识,提高公众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资料三】
“诈骗心理学”大盘点:这么多人被骗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01自证心理控制
所谓自证控制,其实非常简单,一共只有四步:第一步,站上审判者的高点;第二步,强行给你贴一个你不能接受的标签:第三步,对你的反驳证据视而不见、予以否认或继续找茬,完全不用管是否符合逻辑,直到激怒你、拖垮你;第四步,继续引诱你自证清白,这时你已经上钩了,对方已实现了对你的控制。
02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1927年发表的《无声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拆屋效应”。
03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经济学》一书中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对沉没成本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也就是放弃之前的付出:二是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而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第二种,因为很多人都是非理性的,都会厌恶沉没成本带来损失。
(来源:“中介诈骗”公众号)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