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同时,必须认识到,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领域还面临一些亟需破解的瓶颈。
“从整个芯片产业来看,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主任张波说,部分西方国家对我国芯产业的打,使我们的先进工艺产品发展受阻。但这种“卡脖子”反而推动了功率半导体领城相关厂商加大对国产芯片研发的支持力度,从而使国产功率半导体能够在试错、迭代中不断发展。
当前我国芯片产业”危”"机”并存。从全球来讲,我国的芯片应用市场规模最大,增速也最快。从总的市场占有规模来看,尽管国外厂商占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近几年国内企业有起直运的态势、在多个设备和材料锁城也实现了突破。
若以半导体产业的光电子领域为突破口,以"换道超车"的思维,加上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实现"领跑"也不是不可能。
(刊于(人民日报》2023.4.26,有删改)
材料二:
(刊载于《广东科技报》2023.4.14,有删改)
材料三:"数字时代”,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芯片在投入使用前,要经历上百道工序的纳米级改造。其中、"光刻"是半导体芯片生产流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艺步骤,其重要设备——光刻机更被誉为"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①
半导体芯片生产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于将电路图从掩模上转移至硅片上。这一过程通过光刻来实现,光刻的工艺水平直接决定芯片的制程水平和性能水平。整个过程涉及多种核心设备,其中价值量最大且技术壁最高的部分就是光刻机。
②
光刻不难,难的是更精确地光刻。极紫外光波长为10~14纳米,用这类光源作为光刻技术,是生产5nm芯片必要的设备。这种高端光刻机 EUV 光刻机(极深紫外线光刻机),是精密仪器中的翘楚。极深紫外线并非地球上天然存在的光线,需要特定的技术和设备才能够制造出来。使用这种特殊的光源,不但整个光刻间都要处于真空状态,以尽量减少光能的损耗,其他细节也要求极为苛刻,因而 EUV 光刻机制造难度极大。
光刻机对"工作环境"相当挑剔
光要纯:光刻房间要求全部为纯净的黄光,因为短波长的光会造成光刻胶变性。
要无尘:每立方米的空气中不能有超过10个颗粒,并且颗粒大小小于0.5微米,每小时要净化30万立方米的空气。
要安稳:厂房对地基要求也很严格,不能有任何微小的振动。
耗电高:一台 EUV 工作24小时,耗电量达到3万度,相当于可支撑一辆电动自行车绕地球骑行六。
(刊载于《广东科技报》2023.4.14,有删改)
材料四:中科院近期宣布:已经欢克3nm 光子芯片技术,2023年开建第一条生产线。届时,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量产光子芯片的国家。
实际上,中国准备建设光子芯片生产线已经不是新闻。中科芯公司在2022年就已经着手筹建,计划拟架设一条光子芯片的生产线,现在设计方案和建造事宜等在积极推进中。
此次中科院光子芯片技术的重大突破主要是在晶体管技术方面。这使得我们生产的光子芯片更加先进,达到了3nm的层次。
有人说,这是否说明中国芯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呢?其实不然。光子芯片就目前来看,依旧难以取代电子芯片。那么为何我们还要孜孜不倦地在光子芯片上开发呢?原因很简单:能耗低,成本低,不用依赖极紫外光刻机等等,最关键的还是自主可拉。我们在光子芯片上的技术积累完全可以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 (摘自"网易新闻网"2023.3.10)
材料一:
发现嫦娥石、找到月壤水……在金秋时节,月壤研究也迎来了大丰收,一系列有关嫦娥五号月壌样品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人们对于距离我们最近的“邻居”月球的认知不断得到刷新。
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宣布,来自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核地研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也是人类发现的第六种月球新矿物,其单晶颗粒的粒径只有10微米大小,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10。核地研院月球研究团队牵头人表示,虽然“嫦娥石”所属的磷酸盐矿物在地球上很常见,但和“嫦娥石”化学成分一致的,地球岩石中至今还未发现。这也证明了“嫦娥石”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于地球。通过对“嫦娥石”形成条件的研究,可以倒推月球演化过程,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意义重大。此外,“嫦娥石”所含的高含量稀土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研究团队运用红外光谱和纳米离子探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深入分析,其结果显示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矿物表层中存在大量的太阳风成因水,估算其水含量至少为17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这一数值显著高于月球内部的水含量;并且分析结果还显示,月壤中水含量的差异主要归因于测试深度的差异,矿物中的水主要分布在极表层内,并且其氢同位素比值与太阳风的十分接近,主要以羟基的形式存在。这些证据全部有力证实了,太阳风质子注入就是嫦娥五号采样地区月壤中水的主要来源。
(摘编自都芃《科学家从月壤里“挖”出了这些宝》,有删改)
材料二:
氦-3一直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清洁聚变资源之一。而月球则是储存氦-3的天然“仓库”。核地研院第一批月球样品使用责任人黄志新介绍,目前的核聚变实验主要利用氘一氖反应来开展,但这种方式的核聚变会产生中子,具有一定危害性。而以氦-3为原料的聚变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且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堪称是未来的完美能源。氦-3虽好,但在地球上却储量极低。氦-3的主要来源是太阳风,由于受地球磁场和大气的阻挡,能够到达地球的氦-3微乎其微。但与地球相反的是,月球由于缺少大气层保护,常年受太阳风吹拂,月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资源,且月壤中的钛铁矿对氦-3有较好的储存作用。种种因素都使得在地球上稀缺的氦-3,在月球上却储量惊人。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曾估算,月壤中的氦-3含量可满足长达万年的地球能源需求。
(摘编自都芃《科学家从月壤里“挖”出了这些宝》,有删改)
材料三
月球可开采的7类资源及用途
月球资源 | 用途 |
硅 | 含量巨大,未来的月球住民可以在月球上开采并提炼硅,制作半导体,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自给自足 |
稀土 | 用于生产电子产品(电视、电脑)、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电池板等 |
钛 | 可用作燃料的催化剂,在阳光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就能制造火箭的燃料和氧气 |
铝 | 用于建筑物、飞机和医疗设备的轻而坚固的材料 |
水 | 月球定居者可以开采出约29亿公吨的水用于饮用和耕作,如果将它们分成氢气和氧气,也可能成为飞往火星的火箭的燃料 |
贵金属 | 用于化学催化、珠宝、医疗器材、电子设备 |
氦-3 | 未来环保清洁的核聚变燃料,是地球的稀缺资源 |
(摘编自“广东省地质局”网站)
材料四:
对于人类而言,月球不仅是踏足浩瀚宇宙的前哨站,或许还是赖以生存的资源储备仓库。这些资源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能源危机,满足未来对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的需求,并将人们带到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发射的“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可能变成人类重返月球的“发令枪”。英国《每日邮报》发文称,一旦部署到位,人们的注意力将转向矿业资源。月球资源的争夺首先是大国之间的竞争,但过不了多久,世界上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也会加入这场争夺战。
这一块巨大的“月饼”将如何分割?这些资源的争夺又将如何受到监管?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规定,任何民族国家都不能声称对月球拥有主权,包括所有主要的航天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来自多国的专家们一致呼吁解决规则和法律问题,以便在国际上达成更多共识,因为人们担心争夺这块巨大的“月饼”会变成富豪公司之间的混战。
无论如何,新的太空竞赛已经真正开始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