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发现嫦娥石、找到月壤水……在金秋时节,月壤研究也迎来了大丰收,一系列有关嫦娥五号月壌样品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人们对于距离我们最近的“邻居”月球的认知不断得到刷新。

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宣布,来自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核地研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也是人类发现的第六种月球新矿物,其单晶颗粒的粒径只有10微米大小,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10。核地研院月球研究团队牵头人表示,虽然“嫦娥石”所属的磷酸盐矿物在地球上很常见,但和“嫦娥石”化学成分一致的,地球岩石中至今还未发现。这也证明了“嫦娥石”形成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于地球。通过对“嫦娥石”形成条件的研究,可以倒推月球演化过程,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意义重大。此外,“嫦娥石”所含的高含量稀土是否具有开发价值,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研究团队运用红外光谱和纳米离子探针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开展深入分析,其结果显示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矿物表层中存在大量的太阳风成因水,估算其水含量至少为17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这一数值显著高于月球内部的水含量;并且分析结果还显示,月壤中水含量的差异主要归因于测试深度的差异,矿物中的水主要分布在极表层内,并且其氢同位素比值与太阳风的十分接近,主要以羟基的形式存在。这些证据全部有力证实了,太阳风质子注入就是嫦娥五号采样地区月壤中水的主要来源。

(摘编自都芃《科学家从月壤里“挖”出了这些宝》,有删改)

材料二:

氦-3一直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清洁聚变资源之一。而月球则是储存氦-3的天然“仓库”。核地研院第一批月球样品使用责任人黄志新介绍,目前的核聚变实验主要利用氘一氖反应来开展,但这种方式的核聚变会产生中子,具有一定危害性。而以氦-3为原料的聚变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且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堪称是未来的完美能源。氦-3虽好,但在地球上却储量极低。氦-3的主要来源是太阳风,由于受地球磁场和大气的阻挡,能够到达地球的氦-3微乎其微。但与地球相反的是,月球由于缺少大气层保护,常年受太阳风吹拂,月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资源,且月壤中的钛铁矿对氦-3有较好的储存作用。种种因素都使得在地球上稀缺的氦-3,在月球上却储量惊人。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曾估算,月壤中的氦-3含量可满足长达万年的地球能源需求。

(摘编自都芃《科学家从月壤里“挖”出了这些宝》,有删改)

材料三

月球可开采的7类资源及用途

月球资源

用途

含量巨大,未来的月球住民可以在月球上开采并提炼硅,制作半导体,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自给自足

稀土

用于生产电子产品(电视、电脑)、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电池板等

可用作燃料的催化剂,在阳光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就能制造火箭的燃料和氧气

用于建筑物、飞机和医疗设备的轻而坚固的材料

月球定居者可以开采出约29亿公吨的水用于饮用和耕作,如果将它们分成氢气和氧气,也可能成为飞往火星的火箭的燃料

贵金属

用于化学催化、珠宝、医疗器材、电子设备

氦-3

未来环保清洁的核聚变燃料,是地球的稀缺资源

(摘编自“广东省地质局”网站)

材料四:

对于人类而言,月球不仅是踏足浩瀚宇宙的前哨站,或许还是赖以生存的资源储备仓库。这些资源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能源危机,满足未来对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的需求,并将人们带到火星甚至更远的地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发射的“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可能变成人类重返月球的“发令枪”。英国《每日邮报》发文称,一旦部署到位,人们的注意力将转向矿业资源。月球资源的争夺首先是大国之间的竞争,但过不了多久,世界上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也会加入这场争夺战。

这一块巨大的“月饼”将如何分割?这些资源的争夺又将如何受到监管?联合国《外层空间条约》明确规定,任何民族国家都不能声称对月球拥有主权,包括所有主要的航天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来自多国的专家们一致呼吁解决规则和法律问题,以便在国际上达成更多共识,因为人们担心争夺这块巨大的“月饼”会变成富豪公司之间的混战。

无论如何,新的太空竞赛已经真正开始了。

(1)、下面各项内容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嫦娥石”的形成条件可根据研究月球演化过程倒推出来,这对认识月球起源与演化意义重大。 B、材料三中月球可开采的7类资源不但能用于地球的生产生活,还能用于月球的开发。 C、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发射的“阿尔忒弥斯1号”火箭可能帮助人类重返月球并开展资源争夺。 D、联合国颁布的《外层空间条约》使月球上的资源争夺受到监管。
(2)、氦-3被称为未来的完美能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加以概括。
(3)、学校科学社的小山推测,未来人类移居月球将成为现实。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小山该推测的合理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海洋污染

    ①海洋污染通常是指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②辽阔的海洋拥有巨量的海水,所以,尽管从远古到近代接纳了从陆地流入的难以计数的各种物质,海洋却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据报道,现在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万吨~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5万吨铜、390万吨锌、30万吨铅和100万吨有机氯农药,以致海洋局部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海洋污染灾难。

    ③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重。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赤潮、毒物污染、塑料垃圾和核污染。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我国的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其中最严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的滩涂养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④海洋污染是怎样破坏海水环境的呢?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浑浊严重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水体的生产力,进而危害鱼类;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等,在海域中积累并通过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对以此为食的其他动物乃至人类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有机物污染会使海水富营养化,使海藻异常繁殖,赤潮泛滥,破坏生态平衡。

    ⑤现在,海洋污染已经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件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窗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再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此此拥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来,“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

    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诗人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廷巳《鹊踏枝》:“缭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流出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材料二】

①“由于竹编技术难学、收入又少,很多年轻人对竹编技艺没有兴趣,都不愿学,竹编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俞樟根(嵊州竹编非遗传承人)

②“以前农家筛粮用筛子筛,如今都联合收割机了,以前用竹筐收各种果品粮食,如今都用塑料筐了,竹编制品没有市场了。”

——63岁张联芳老人

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上述现象也说明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是有距离的。缩小这一距离,让这些文化遗产不只是一件件静止的作品,而是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近年来,人们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④“竹篾旗袍薄如纸张,做工精细,将竹编艺术与旗袍完美结合。虽然价格是18800元,但展出没几天,就已经有人求购了。”

——吕建亚(“天价”竹篾旗袍创作者)

⑤这样的成功尝试证明,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材料三】

①在当下的“非遗”传承中,出现了一批“95后”“非遗”传承人,他们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

②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派面塑艺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创作了“烟熏妆”“哪吒”“熊猫瘫”、动漫“灌篮高手”等一些造型可爱的面人,将流行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这些作品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以往的面塑大都注重写实,郎佳子彧却更偏爱表达内心感受。他高中时的面人作品《花季》,生动地表现了高三学子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心理、学习状态。由于现代人更在意作品传达的意义,于是他不仅创作反思当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面塑作品回应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作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郎佳子彧以影像的方式传播面塑作品,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上的粉丝都等着他更新。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将“非遗”引入潮流,让“非遗”走进大众有了可能。

【材料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