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抽测人文(阅读)素养语文试题卷(2022.12)

阅读

材料一:以下是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的部分数据。

材料二:

游戏成瘾让人变蠢?(有删改)

赵仲鸣

你曾经被游戏成瘾困扰过吗?答案藏在多巴胺中。

    什么是多巴胺?它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你可能也听说过多巴胺一旦分泌,就会感到快乐,但事实上这种说法不完整。多巴胺带来的更多的是渴望,当你想或者需要做有利的事情时,多巴胺就会分泌,它能促使你产生行动,或者持续去做一件事。小到你吃饭喝水,大到探险者學登珠穆朗玛峰,都是由多巴胺驱动的。

    同时多巴胺也是我们习惯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习惯的大脑区城是基底核,基底核的位置是多巴胺释放的重要通道。习惯一旦被储存在基底核中,将终生存在。你每重复一次,这个习惯在你脑海中相关的神经元建立的连接就越强,再次运行就越顺畅。这也就是为什么你说要戒掉游戏,过一个星期又开始沉迷的原因。

    你可能会觉得,玩游戏只是一个习惯,终身存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游戏让我们的多已胺浓度大幅提升,从而让我们对多已胺产生了某种耐药性,让我们不会再对现实中一些微小刺激产生的多已胺有兴奋和喜悦的感受了。你大脑中的多巴胺阈值越高,你就越不在意现实中的成就感和控败感。这就是为什么游戏成瘾的人,在虚拟世界中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在现实中经常会给人感觉很丧。

    而游戏设计者使尽浑身解数让你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击败一个敌人,释放一个技能,打开一个宝箱,语音提示“你超神了,做得真棒!”视觉、听觉、成就感、获得感,所有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渠道,全部被游戏利用。你每重复玩一次游戏,你大脑中相关的习惯神经元就会重复记录这个动作,继续加强它。所以,一回到熟悉的场景后,你就会更熟练地打开游戏。

    研究表明多巴胺具有改变前额皮质的功能。一项针对游戏成瘾的孩子的脑成像研究表明:长期游戏成瘾的孩子,大脑结构发生变化,额叶部分受到了损失。额叶受损意味着什么?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理性控制中枢,有着决策、理解抽象概念、对未来的规划、控制冲动等功能。一旦额叶受损,你的控制力、认知功能都会下降,包括语言、逻辑等神经元连接会越来越弱,你将越来越难以读完一篇长长的文章,难以耐心看完一部经典电影,难以做一些长远的规划。

    说得直白一点,长期沉迷游戏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蠢。

材料三:

(一)来自网络游戏爱好者的话

    我只知道打游戏使我脾气变得暴躁了,前一秒还是个安静的女生,下一秒拿起手机和队友互相嘲讽,周围人都被我吓一跳。感觉自己真的控制不住想骂人啊。(网友“风不留wo”)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我们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你们带来的书和文具我们不喜欢。谢谢。(某留守儿童)我的天啊,我一直以为四大刺客分别是李白、韩信、兰陵王、荆轲,在王者荣耀里他们就是这样的身份啊……在老师讲荆轲之前,我一直以为荆轲是女的。(某小学生王者荣耀玩家)

(二)来自专家和媒体的话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方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人民网)

    我曾去某省评估国家的一个政策,在一个乡里,孩子们本来也沉迷游戏。后来学校成立了足球队,一放假、一放学就训练,孩子们身体好了,晚上倒头就能睡。我们现在面临着如何让孩子从虚拟世界走到现实世界的问题。(北京法援中心主任、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工作顾问佟丽华)网络游戏的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和其他参与其中的商家、厂家,必须想方设法在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设备和游戏的音乐、故事环节的设定、晋级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尽最大可能地抓住游戏玩家的心理特点,并针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专业化设计,使自己设计出来并在线运营的游戏获得尽可能多的用户的喜欢和尽可能多的用户在时间、精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节选自《数据、社交绑架与来成年人健康成长研究报告》)

(1)、阅读材料一,概括图表反映出来的两条主要信息。
(2)、阅读材料二,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多巴胺给人带来的更多的是渴望
 (2)
游戏成瘾让人变蠢沉迷游戏使人大量分泌多巴胺的危害(3)
 游戏设计者竭力让游戏者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
 超过正常范围的多巴胺能使额叶受损,从而使人变蠢
(3)、2020年疫情居家期间,学生小军沉迷《王者荣耀》,对父亲的批评,他不但不听,反而更加沉迷,甚至连续几天几夜待在电脑面前玩游戏。请你结合材料三,给小军分析沉迷游戏的危害劝其改正。
(4)、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请你对防止中小学生沉溺游戏提些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4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我们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第1颗行星就是火星,含铁的氧化物覆盖了它大部分的固体表面,使它发出了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它有大气,只是十分稀薄,而且以二氧化碳为主,大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即使全部化为水,覆盖在火星表面上也只有0.01毫米深,火星上的“极冠”,冬天会增大,夏天会缩小时,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地球两极的大量冰块。

文本二 茫茫星空哪里可以成为人类的第2个家园呢?人类瞄准了地球的老邻居——火星。因为它不光距离地球近,关键是和地球长得太像了,他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四季分明。他的昼夜更替周期大约为24小时,拥有山脉、山谷、还有液态水,这些听起来真是太靠谱了,但是只有这些就够了吗?经过探测器发现事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其实火星是一个荒凉恶劣的不毛之地,各种自然条件很难适应人类生存。从它的运行轨道来看,有一点是很确定的,火星很干燥,尽管火星上也有水、冰,甚至流动的水,但与地球相比,火星简直就是一片荒漠。他不单干燥,而且异常寒冷,在火星上最热的时候温度只有21℃。这还不算糟,火星上的平均气温可是—47℃,冬天火星两极的温度更是低到—143℃,所以火星大部分地区都是四季严寒的状态,不过人类是可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生存的,尽管人类要在火星上保暖不容易,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也并非不能实现。

还有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火星的大气层极薄,这就意味着航天器在火星表面下降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在减速上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这也意味着火星上缺乏供人类呼吸的氧气。事实上火星大气中只包含0.14%的氧气,而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高达21%。不过研究发现,火星表面上大量聚集着一种名叫高氯酸盐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包含着一个氯原子和四个氧原子,一些氧原子可以分离出来并聚集在一起,形成可呼吸的空气,但是这种分子对人体是有剧毒的,它被人体吸收后会扰乱人的代谢功能,从而影响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造成睡眠紊乱,并引发一些血液疾病。目前人类对这种分子还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文本三 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公里,最远时可达4亿公里。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情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上的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里公里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沐时代之光】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情感AI是人工智能的子集,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也被称为情感计算或情感人工智能。它是利用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跨学科领域技术,通过识别,理解,来模拟和解释人类情感信号的人工智能。情感数据来源可以包括文本(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音频(语音情感AI),视频(面部运动分析,步态分析和生理信号)等。它使计算机系统和算法能够通过跟踪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人声语音来识别和解释人类情感。可以将情感AI解释为一种使机器与人之间进行更自然交互的工具,并以类似于人的方式对其做出反应。

【材料二】情感AI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技术,检测系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肤色,生物特征和语音模式对情绪进行分类,采集大量人类特征数据(面部表情,语调,手势,姿势等),进行解析标记处理来赋予机器人情感上的理解。其情感识别系统通常会学习从大量标记数据中确定情绪与其外部表现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技术,AI机器就可识别和解释人类情感变化。例如:通过面部表情识别出是开心还是悲伤?通过走路的姿势识别出沉重还是轻快?还可通过语音的颤抖或平和,识别出当前局势是恐惧还是安全。更复杂的情感AI系统还可以分析手势。

【材料三】公共场所的摄像头可以监测人们的面部表情并了解人们的总体情绪。通过摄像头采集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情感AI分析人们的情绪状态及预测犯罪。在营销领域,新兴公司通过情感AI技术分析客户的情绪,了解客户对品牌内容的情感反应,从而优化市场营销策略。在市场研究方面,情感AI可以衡量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应,并帮助公司了解其他产品做得如何,以及当他们进入新市场时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客户满意。在病人护理方面,情感AI机器人不仅可以用来提醒病人服药,而且可以每天监控他们的身体和情绪健康状况,以观察是否有问题。心理健康治疗方面,基于情感AI的聊天机器人可以模仿治疗师或辅导员,并帮助实现对话治疗和辅助功能的自动化。还有情绪跟踪应用程序,可通过简短的日常聊天对话,情绪跟踪,游戏,精选视频等帮助人们管理心理健康问题。还有客户服务,人力资源,审讯嫌疑犯,智能驾驶,虚拟科技等领域也在悄无声息地植入情感AI技术,其应用领域已经很广泛。

【材料四】情感AI由于需要采集大量人的特征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收集被采集者的隐私数据。如何保证隐私数据的“透明度”,如何保证隐私数据不泄露,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据媒体报道,香港一些教育行业,在运用情感AI采集数据时,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才能收集学生的数据,还需要透明地解释数据去向;欧洲一些地区则禁止使用AI进行大规模监控和社会信用评分;美国和英国超过一半的居民不希望AI解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感AI出现,一些应用需要视频监视或社交媒体监视以识别人类情绪。尽管主要目标是了解用户的心理状态以获得更好的服务,但有些人可能不希望受到监视。情感AI的进步会带来一些有争议的道德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应用中,例如在工作中用AI跟踪员工或AI视频面试等。情感AI采集的数据如何监管,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以上材料选自“龙哥网”2022年09月23日,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跳中跳出三跳满分,总分高达

466.20分,她以最无可争议的方式锁定了女子单人十米跳台的金牌。年仅14岁130天的全红婵,成为了仅次于伏明霞的第二年轻的跳水奥运冠军。“冲劲儿大,爆发力强”,这是早期指导全红婵的广东省教练对她的评价。到了国家队,全红婵的优势也被进一步加强——极好的动作技术和控制能力,再加上原本就非常优秀的身材条件,造就了跳台上的完美发挥。但与此同时,全红婵自己旺盛的斗志和对训练的专注力也不可或缺,就像她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所说:“中间也会觉得害怕,一两天不跳的话,再次站上10米台就会怕,感觉怕摔,所以每天都需要去练习跳。”

选自《澎湃新闻》

2021.

8.5,有删改)

【材料二】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成绩时,国人沸腾了。虽然百米决赛只拿到第六名,但观众和网友仍然给予苏炳添最大的鼓励和认可,认为他配得上“亚洲飞人”的头衔,“没站上领奖台你也是最棒的”。

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芦玉菲发生失误脱手从杠上掉落,站起来后芦玉菲第一句话是“可以再翻吗?”之后,芦玉菲迅速调整状态高质量完成了后面的比赛。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中国女排3:0战胜阿根廷队后,现场响起了这首歌。中国女排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奥运之旅。虽然,志在东京奥运会卫冕的中国女排小组出局,但“女排精神”再次被提起,“我们永不言败,却也输得起,不怕输。”

与此同时,“老飞人”刘翔的社交媒体评论数量持续走高,几万人留言表示,自己欠刘翔一个道歉,金牌并没有那么重要。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2021.8,4)

【材料三】

00后大学生刘欣怡一直在关注奥运会的进程,比赛中有很多时刻都让她印象深刻,“比如扬倩射落首金,苏炳添百米跑突破历史等。印象深刻是因为深受感动,中国力量太强大了!”这届奥运会上,我国派出了很多00后运动员,刘欣怡觉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坚韧与勇气,很值得自己学习。

在北京上班的刘昕,最近经常会和同事、朋友聊奥运会赛程,她觉得在这届奥运会上,有许多年轻小将表现很亮眼,“像跳水、射击都有不少00后年轻运动员参赛,赛场上他们沉着应战,下了场又恢复活泼可爱的一面。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的自信,即便面对强大的对手,依然稳定发挥,这种心理素质是很令人俱服的”。有两个瞬间让李铠溺印象深刻,一是马龙蝉联乒乒球男单冠军,二是吕小军取得举重男子81公斤级冠军。“作为37岁的老将,吕小军拼尽全力举起杠铃的那一刻,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刻在骨子里的坚毅,”他觉得,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取得了令人骄做的成绩,在其他领域也有值得庆祝的突破。

数据显示,永不言弃力挽狂澜,多次上演“惊天逆转”(60.0%),多项比赛破世界纪录,展现绝对实力(54.3%),面对判罚争议,严格遵守竞赛要求,体现体有精神(49.5%),以及传统优势项目屡次夺金,延续竞争力(47.5%),是让受访者深受鼓舞的地方。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21.

8.5,有删改

【材料四】

其实,成功者注定了只是极少数,我们绝大多教人如那些“失败”的运动员一样,也努力过,也春斗过,但是,一时没有收获别人眼里的成功,因此难以被别人铭记。但是,这些“失败者”同样给了我们某种动力,他们让我们明白:勇敢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项目,刻苦训练几年甚至十几年,不问最终能否成功……然后,通过严格的国内选拔,来到世界最高舞台,他们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本身就已经践行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这些“失败者”,吞下失利的苦涩,突破自己的心魔,然后继续坚持,只为下一次有机会更进一步。他们全力突破自己的坚持,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平凡日子的最真实写照。这些“失败者”,有的在奥运会后退役或转岗,然后开始另一段生活和努力。他们不畏将来、用心生活的精神,不也是我们每一个面临选择彷徨的个体的榜样吗?!一想起这些,我们得对那些“失败者”致敬,他们的经历和精神,折射着我们每个平凡个体的坚持和奋斗。

(选自《中国青年报》

2021.

8.2)

任务三【民族文化我传承】

家国情怀是一种民族记忆,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请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传”就是记录、保护、保存、延长、延续。很多物质或非物质的传统文化现在岌发可危,有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传”的人,或者只剩下一些残余、遗迹、遗址。所以,很急迫的问题是要赶快记录、赶快保护保存,尽量延长它的寿命。如果实物已经不能存在,那么就尽可能详细地记录,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档案等。传统文化并不都是好的,其中不少是腐朽的,要不要传?也要传。因为这也是传统历史的一部分。如果不把这部分记录下来,我们的后人怎么会相信和理解历史?

    “承”就是继承、发扬、延续,还包括转化和创新。把传统的文化和物质精神保留下来,之后怎么办?是不是都要学习和弘扬?不行,要区别和选择。对于精华的部分,不仅要保留,而且要使它发挥作用;对于糟粕的部分,要留下来让后人知道,但不要复制,也不需要扩大。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传统文化要分清“传”和“承”》(节选)

材料二

 2017年,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启动“数字丝路计划”。次年,公司旗下王者荣耀团队提出一个设想,能否为游戏人物杨玉环“穿上‘飞天’的衣服”?

    在专家指导下,团队用6个月,派出22位设计师,出了37个版本才终于定稿。定格在壁画中的“飞天”,就此伴着声声琴韵,以游戏人物的面目来到掌心——这款皮肤得到4000多万用户的下载,强势“破圈”了。

新华社2021-04-07《文化国宝有新“活法”》

材料三

主持人: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对当下年轻人的吸引力这么大?

    廖昌永(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文化认同,也就是身份认同。古人云“____”,当物质基础到达一定程度,精神需求会更加凸显。中华文化在5000年的发展中,恰恰是不断学习、不断融合、不断提升的,这是它连绵不绝的原生动力。我们说“笔墨当随时代”,文化怎样才能在保持独立的基础之上,跟时代同频共振,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要去思索、去探求的。

    杨朝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我认为这和文化自信直接相关。我们的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连绵不断,深层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与此同时它也铺染着我们的生命底色。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夸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当我们真正走进传统文化的时候,也会发现它的魅力和它了不起的一面。

光明日报2021-03-08《“出圈”+“回归”,看传统文化如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