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联考试卷
【材料一】
美(拼音:měi)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图1)
美是个会意字。《说文解字》认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给膳也。” 段玉裁作注:“羊大则肥美。”羊肉味道鲜美,因而人们常常将“美”字拆成“羊”、 “大”,说“羊大为美”。从图 1的甲骨文来看,“大”上部的构件并不是羊头,而是像羽毛之类的装饰物。一人(大)的头上装饰着高耸弯曲的羽毛或类似的头饰状,自然是美丽的,所以才拿来创造美丽、美好等意义。
(摘自《“美”的字源学探究》,有删改)
【材料二】
美,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神秘的词汇,它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正因为对于美的定义不同,才造就了这世间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画面。 在艺术家的眼中,美可以是梵高笔下绚烂炽热的向日葵,那明艳的色彩和扭曲的形态,表达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激情;对于摄影师来说,美或许是捕捉到的那一个震撼人心的瞬间;在文学家的笔下,美可以是细腻动人的情感描写,让读者的心随之起伏;对于普通人而言,美可能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也许是一朵盛开在路边的小花,虽然不起眼,却能给人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赋予了美不同的内涵。东方文化中的含蓄、内敛之美,与西方文化中的奔放、热烈之美形成鲜明对比。在东方,我们能看到古典园林的曲径通幽、诗词歌赋的意境深远;而在西方,则有宏伟的建筑、激昂的音乐等。这些文化差异造就了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和审美观念。然而,无论美的定义如何多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美可以是震撼的、惊艳的,也可以是温柔的、细腻的,但它总是能让我们在某个瞬间感受到内心的共鸣,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验。
(摘自《美在不同情景下的多元定义》,有删改)
【材料三】
最近,一些另类整容项目在网络流传,“精灵耳”“颅顶增高”“小腿神经切除”,这些为了变美不惜付出健康代价的行为引发大众关注。在一项调查中,近六成年轻人有容貌焦虑。当下,一些扁平化、单一化的审美观念正让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陷入对容貌的焦虑之中。
今年,中青校媒调查面向全国 2063名青年学生发起的关于容貌焦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图2:
(图2)
面对当下来势汹汹的“容貌焦虑”,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美的标准是什么?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美,正如——莱布尼茨说的,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指望用一种固定模式来定义人的美是荒唐的,也是绝对不可行的。人类审美多样性是人类魅力的来源,是社会审美体系丰富多元的保障,千篇一律的“网红脸”,既是审美的病态,也是把人类审美引向单调的误导。其次,人的美有内在与外在,由心灵、品行、外表等多种元素构成,过于关注颜值,是对外貌的商品化,是低俗而肤浅的认知。
(节选自《数字会说话:困在“容貌焦虑”里的人们》,有删改)
【材料四】
美容整形虽然可以显著改善外貌,但也存在不少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容整形风险:
(一)感染:手术过程中破坏皮肤屏障,术后护理不当容易导致细菌侵入伤口,引发感染,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或器官衰竭。
(二)血肿与淤血:手术过程中血管受损,血液渗出到周围组织,导致手术区域肿胀和瘀伤。
(三)疤痕:手术切口处容易留下疤痕,疤痕的明显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
(四)麻醉风险:美容手术通常需要麻醉支持,麻醉过程中存在药物过敏、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风险。
(五)手术失败与并发问题:任何手术都存在失败的风险,美容整形也不例外。手术失败可能表现为效果不理想、手术部位变形或功能障碍等。
(六)脑血管栓塞:面部注射填充技术可能导致脑血管栓塞。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失明、偏瘫、昏迷甚至死亡。
(来源:《整形美容存在的六大危害,不要为了追求美丽而忽视风险》,有删减)
个性实体书店人:在商业密林中执拗生长
【聚焦青年·个性实体书店主理人】
在这个动动手指就搞定检索、信息得来容易又泛滥的时代,种种迹象似乎预示着书籍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但是,探访过20多个城市的个性实体书店后,书评人绿茶对实体书店业态变得颇具信心。
(一)人的“羁绊”,赋予书店生命力
“产生‘羁绊效应’,人才能聚集在书店,书店才能成为人们精神的家。”80后青年、沈阳离河书店店主孙晓迪这样认为。
2020年书萌推出的《疫情当前,书店现状调查》给出了一组严峻的数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实体书店,90%暂停营业,99%几乎没有收入来源。离河书店也是其中之一。
“还能坚持多久?”迷茫之际,同为离河书店店主的高明把这个问题敲到了微信朋友圈里。这一问牵动了书友的心。大家纷纷留言关切,都希望离河书店“活下去”。一个会员来充钱了,又一个会员来充钱了,点滴汇聚,希望的火苗又燃起来了。
“一位年轻读者到厦门读大学后不再驻足离河书店。疫情期间,他联系到我们尝试提供帮助。”高明把这样的故事珍藏在心里,他说,本来觉得读者可能已经告别了,其实书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印记,即使在远处。
所谓家园,来自人与一个地方的羁绊,来自过去与未来的联系。建立归属,留下印记,书店这一文化空间,在城市中还有这样的社会意义。
(二)____ ,丰富城市的文化味
网络时代,读者虽然可以线上交流,但真实存在于表情与肢体中的信息是难以传递的。为城市建立文化发生的空间,是很多书店店主认为实体店存在的重要理由。
成立19年,布衣书局越来越明确“服务藏书人”的定位。80后青年、新书板块负责人胡智睿告诉记者,藏书人看重品相,布衣书局向出版社订书时,他会一再嘱咐对方“不要只用油皮纸包装,还得用纸箱送书”。
布衣书局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合作了“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毛边本,每次一上架就秒空。胡智睿说:“毛边本确实只是一部分藏书人的爱好,但是不能因为这部分人很少就忽略它。满足小众趣味,同样是我们的目标。”
2020年1月,甲骨文·悦读与北京西城新街口街道合作的福绥境图书馆开始试营业。这家图书馆把服务社区阅读作为追求,负责人俞正为社区居民安排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比如邀请嘉宾给孩子们讲国学,为老年读者讲“手机课堂”。
(三)历经沉淀,回归阅读的本质
走进苏州慢书房,人、书、空间相映成趣,静谧舒适,这是店主许涛专门的设计。
“书一定是书店的核心。”许涛告诉记者,“慢书房提供阅读之外的所有服务,无论是沙龙还是文创,我们都会追问它是不是围绕着阅读开展。书店只有服务于阅读需求,而不是某种商业目的,内容才可以真正被输出。”
读者是胡俊峰“拼”出来的。开店前三年,他每天都在店里,“只要有人来,我就拿出干劲和热情,去一对一地服务。”书店大概有8000种书,胡俊峰差不多翻过2800种,有6000种能讲出梗概。
历经时间的沉淀,回归阅读本质成为温州无料书铺越来越清晰的发展方向。“书店的核心是阅读服务和内容,这是不会被取代的。”张潇坚信这一点。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2月23日,有删减)
【现状分析】2020年4月,位于成都仁和新城商场4楼的大隐书局,悄然离场;2020年6月25日,在维持了1784天的生命后,重庆方所书店闭店;2020年6月30日,武汉外物书店汉口店和大家说再见了;2020年12月30日,深圳诚品书店结束营业………
——《成都商报教育》
中国网络综合书店打卡大数据显示,中国实体书店数量超过70000家,美团点评上书店打开数据显示,2019中国新开书店数量超过4000家。2019年中国关闭的书店有500多家,其中新华87家,民营129家。
——《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
图1:调查样本书店2020年全年利润情况
图2: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
图3:2019年我国实体书店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
【各方观点】 线下书店最大的优势就是体验。在我目前看来,只要书店能在提高阅读体验,更好地展示书本价值的层面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它就有存在的必要。——孔夫子旧书网 大部分人普遍认为,实体书店的书价很贵,因为很多实体书店还是按原价在卖书。网上买书又便宜又便捷,这是价格体系的问题。(徐智明) 那些传统的连锁书店给人的感觉很冷漠,让人没有亲近感。(程明霞) 尽管如今网络书店已占据图书零售的大半份额,但实体书店的价值仍然无可取代。个性实体书店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如果说文化的传播依赖循环系统,那么个性实体书店就是必不可少的毛细血管,这个绵密的网络勾连起风格迥异的文化消费场景,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送到每一个活跃的细胞。 ——《光明日报》 |
【材料一】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然而,本应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汉字在当令社会却逐渐被大众遗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键盘上“敲字如飞”,可是每每提起笔却忘记了这个字该怎么写。曾经有人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进行调查,受访者中94.1%的人都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
某网络对大学生提笔忘字的现象也进行了调查,下列图表,是调查得到的数据。
您是否出现过提笔忘字的现象调查【单选题】
选项: | 小计:比例 |
否 | 7 |
是 | 109 |
本题有效填写人数 | 116 |
【材料二】
“书者,著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写一手好字,曾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中国人也曾有集体书写的民族记忆。随着科技的发展,键盘慢慢取代了纸笔。今天,在键盘上敲打、在手机上按压,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常态”。电脑与手机输入方便与快捷,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以写信的方式来进行人际沟通与交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文件的保存等,纸质文件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三】
时代与科技的进步给现代人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透过提笔忘字的现象,我们看到现代人正逐渐失去对手写汉字的依赖性,汉字文化危机也因此而形成。拯救汉字危机是每个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确保这一千年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所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提出设立“汉字节”,建立汉字文化教育基地,在国家层面重视汉字和汉字文化。
(材料引自网络,有删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