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读下面小说,完成学习任务。

乞丐

屠格涅夫

①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②红肿的、流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

③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④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

⑤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抖颤着。

⑥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

⑦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

⑧“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

⑨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选自《文摘书摘》)

白菜汤

屠格涅夫

①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二十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②农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问他的母亲。

③那母亲在家里。

④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⑤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很暗,眼睛红肿着……然而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像在教堂里一样。

⑥“呵,天呀!”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西!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

⑦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她死掉了九岁的小女儿以后,她很悲痛,她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

⑧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

⑨“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出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该糟蹋的,里面放有盐呢。”

⑩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在她看来,盐是不值钱的东西。

(选自《青春文学月刊》)

【注释】①屠格涅夫:出身贵族,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被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其小说敏锐而深刻地揭示了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

(1)、《乞丐》中的乞丐和《白菜汤》中的农妇都是不幸的人,他们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里?请分别答出两点。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乞丐》中的乞丐没有迫切的物质需求,只有深层的精神需求,从“这也应当谢谢啦”这句话可看出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 B、《白菜汤》中的地主太太也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当她得知农妇的不幸遭遇后,便在农妇儿子下葬的那一天主动去探望农妇。 C、《乞丐》和《白菜汤》两篇小说都善于抓住细小的故事情节,篇幅短小,语言凝练、简约,却能产生十分动人的艺术效果。 D、《乞丐》和《白菜汤》两篇小说都体现了屠格涅夫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底层穷人、不幸者、弱势群体的深切理解与同情。
(3)、屠格涅夫是语言大师,他小说的字里行间隐藏着丰富的信息。请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①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②太太只是耸了耸肩,就走开了。

(4)、《乞丐》《白菜汤》分别运用第一、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如果将这两篇小说的叙事视角互换,你觉得好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并根据小说内容和链接材料阐述理由。

【链接材料】

叙述视角,是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叙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有多种,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视角。小说的叙述视角与作品创作意图之间有内在联系,选择不同视角,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

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比其他故事中人物更易于理解,也更便于表达感受和见解。但叙述者的视角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

第三人称叙述是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的叙述。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可以了解过去、预知未来,还可随意进入任何一个人物的心灵深处挖掘隐私。叙述自由,不受限制,叙述者可以全方位地描写人物,叙述事件,可以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第三人称叙述一般比较客观冷静。

举一反三
      大熊猫如今在我国分布地域十分狭窄,仅见于四川省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省秦岭南麓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那里人烟稀少的森林地带,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高耸入云,但有的却是缓坡连绵,起伏不绝。山坡上覆盖着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间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空气潮湿,泉水丰富,到处生长着苔藓,在繁茂的植物中杂以多种竹类。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凡是大熊猫活   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不过,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约需两年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大熊猫产仔成了大喜事。1982年9月,西班牙国王睡得正香,忽地电话铃声大作。国王知道,如果不是发生紧急大事,部下不会半夜打扰他。一听电话,国王乐不可支,因为首都马德里动物园里报告,那里的中国大熊猫“绍绍”刚刚分娩,生下双胞胎!国王兴高采烈地说:“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刚说完,又连忙补充一句:“一定要好好照料小宝贝!”翌日,来自西班牙的喜讯,传遍了全世界。如今,中国的大熊猫专家们逐渐掌握了大熊猫生殖规律,已经有上百只仔熊猫在繁殖中心诞生。

   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 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阅读《出人头地多吃牛肉》,回答相关问题。
        ①多吃牛肉,可以在工作中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与斗志。只要有人问,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吃什么好呢?我就会推荐他们吃牛肉。
        ②多吃牛肉,会让你在事业上充满战斗力。牛肉食物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是100%吸收,任何动、植物的营养没法与牛肉相比,所以,国外有“吃一块牛肉,抵得上一天的营养”的说法。就是单纯从营养学的角度讲,吃牛肉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③我进修的是历史学,当初,我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古代,吃肉是统治阶级的专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普通老百姓很少吃肉,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和官员一样吃肉。
        ④从某种意义上讲,吃肉与否,表明你的地位高低。
        ⑤近现代史中,亚洲落后、挨打,受欧洲列强的欺凌,也被人们称为食肉民族对食草民族的侵略。直到今天,我们放眼世界,就会发现:凡是吃肉多的国家,都是强盛的国家。民族、个人同样如此。
        ⑥有人也许要追问,为什么吃肉多就强盛呢?有人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
        ⑦在非洲大陆内部,有两个相邻的部落——马沙伊族和吉克犹族。面对的气候、地理条件完全相同,但是,马沙伊族人习性粗暴而好斗,吉克犹族人温和而友善。科学家们百思不解,到两个部落实地调查。花费了几个月时间,他们终于有了结论:好斗的马沙伊族人是以肉类、猪血、脂肪等为食物,和善的吉克犹族人则是以蔬菜为食物。其实,不只是人,动物界中,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也有趋向。
        ⑧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更是弱肉强食。谁有能力,谁有进取心,谁就有机会脱颖而出,吃肉的人成为领导者也不足为奇。所以,我劝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多吃牛肉。

阅读《父亲进城送梨》 ,完成文后问题。
                                                                                         父亲进城送梨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 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 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 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
        ⑦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 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山界(节选)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月照一天雪

米丽宏

ㅤㅤ    ①风花雪月四物中,我最喜雪。雪从寒冷里生出,像叶子从叶芽萌发,有来处有归处;设若雪霁明月升,朗朗月,莹莹雪,便塑出了一个剔透的琉璃世界。

    ㅤㅤ②雪的酝酿,总爱从彤云密布开始。几阵风过,树枝呼天抢地地挑破黑云,像羽绒服裂了口,天空开始“噗噗噗”往外飞白毛儿。小时候,这样的鹅毛雪,一冬能下好几场。村子和四周的山被冰雪包裹着,像鸡蛋壳里沉睡的雏鸡,永远不醒。

ㅤㅤ    ③雪夜,灯火摇曳,心间昏黄,夜便显得更长。而窗外,还是那千军万马衔枚疾走的风雪。这样的夜,爹常常掩了老黑袄,头上裹着毛巾,去姑家跟姑父下棋。娘在炕边做针线,偶尔翻一下炉圈边的红薯。她给我们哼唱“北风吹,大雪飘……”给我们解释“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以及“冬风赶大雪,风不来雪不歇”之类的老白话。我们其实都在等着爹回来:有时,他带回一把爆米花;有时,是姑姑烙的芝麻饼;有次,竟是一只金黄的橘子。爹回来了!娘赶紧下炕,拿笤帚扫他肩背上的雪,嗔怪说:“大雪天的也不安生在家待着。”爹说:“啊,这雪天儿,一轮大月亮,有看头。”我们不错眼珠地把焦点对准他的手,期望从那儿再变出好吃物儿来。爹会意地伸出右手——手掌上,一颗圆润、莹洁的大雪球!弟弟“嗷”的一声,抢过去,拿舌头舔着一点点啃。娘伸手就去阻止那顽皮小儿,弟弟一缩缩进被窝。雪球碎了,化成点点团团湿印子。

    ㅤㅤ④闹腾够了,爹那句“有看头”的话,让我生了好奇。那被雪光和月光映得寒素微凉的窗户纸外,究竟是何等模样呢?

ㅤㅤ    ⑤是的,有看头,一点不差。碧蓝、雪白的腊月,成为揿在心里的一枚乡愁印章。

    ㅤㅤ⑥我小时候,家里还是穷的,但饱暖已不成问题,然而我们喜欢吃雪球,上学路上可没少偷偷吃。我娘有次发现了,贡怪我爹说,都是你引导的坏毛病。

    ㅤㅤ⑦吃雪,就当吃冰棍儿,是乡村孩子补偿性的喜好。越往高处雪越甜美,树杈上、篱笆上、山墙的墙垛上,用手拂去表面的一层,抓一把,团成球儿,咬一口,沁凉,甘甜,直入肺腑。多年以后,雪球的味道,还会使我幸福得微微叹息。

    ㅤㅤ⑧如今的冬天,雪少了。下雪的日子,几乎成了节日。生了小孩儿以后,雪总能把为人母的我变回去,变成跟女儿一般高的位置。我们瞳孔里那六角花瓣的雪,总是剔透又多芒。

    ㅤㅤ⑨温暖的室内,怎么能满足与雪的亲近?玻璃窗上挤扁了小鼻子。我在心里笑。那是雪的感召,也是童话的模样。

    ㅤㅤ⑩我给女儿包裹严实,去门外空地上堆雪人。朵儿大、质地酥的雪,没有黏结性,团不成形儿,只好慢慢团。寒意浸透两手,傻傻麻麻,像两只胡萝卜嫁接在手臂上。一个潦草的雪人,立起来了。小人儿被拖回屋。雪地里,就剩了雪人,它孤零零的,被飘着的雪花簇拥住,像守候大雪的神。

    ㅤㅤ⑪孩子一路回头,回屋继续贴着玻璃窗看。也许,她的眼神里衍生的,是第一次对孤独者的悲悯之意。她看到了雪人的寂寞,这是人与雪的相知。它们鸣和的起点,是一颗赤子之心。

    ㅤㅤ⑫我多么希望她也能一睹“明月雪时”的奇景,在记忆里拥有一个大雪铺底、明月朗照的壮美奇观,以壮人生行色。

    ㅤㅤ⑬那是一种永恒之美,诗寻四时月,月照一天雪

(选自《意林》2022年6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