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普利桥镇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试卷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垂  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最早感受到春意的乔木是垂柳。

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大多数树木____,大地还是一片____的,而垂柳已经将粒粒____的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春天的气息。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乔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潮湿,不怕风吹雨打,所以是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篮、柳箱等日用品。

柳树枝喜潮湿,适应力强。在我国南方,(    )是在塘边河岸,(    )在丘陵山地,一经扦(qiān)插,它都能扎根生长。

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它生长得更快,对人的报答也更多。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是……        不但……而且……

(2)、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

嫩绿    久睡刚醒      灰蒙蒙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潮湿        强

(5)、读完这篇短文,你认为垂柳有哪些特点?(至少写出三点)
举一反三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各题。

叶圣陶

①蚕卵是蚕蛾生的,黏在纸上,密密地铺排着,不留空隙。初生的时候卵是黄色的,渐渐转绿,后来变成黑色;它比针尖大不了多少,分量很轻,一万颗才只有一公钱重。每一只雌蛾能生卵七百多颗,卵生完它就死了。雄蛾交尾以后就被丢掉。雌蛾也有不生卵的。

②蚕才孵化,细小得很,像黑丝的断屑,其时桑叶要切碎了喂的。渐渐长大起来,大约十天工夫,眠期到了。同在一起的蚕,眠期有早有晚,并不齐一。眠的时候不吃桑叶,也不行动,经过四十八点钟,便脱去了一层皮,重又活动起来,这是“头眠”。“头眠”以后十天,眠期又到了,这是“二眠”。顺次到了“四眠”,那就快要吐丝结茧了。“四眠”的时候蚕身最长;过了“四眠”,反而缩短了,通体显得透明。蚕从初生到结茧,除了眠期,不停地吃着桑叶。

③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蚕的人把它放到稻秆束上,这叫做“上山”。蚕就在那里吐丝结茧;结成了茧便化蛹,自己耽在茧中。吐丝的当儿,蚕昂起了头上下摇动,丝就从它的嘴里出来,围绕着蚕身,渐积渐厚,结果成了椭圆形的一件东西,稍微有点儿弹力,这就是茧。茧白色的居多,间或有黄色的。也有两条蚕合结一个茧,比寻常的茧大得多,中间有两个蛹。蚕丝丝质极细极轻,一千个茧的丝合并起来,才有四公两多一点的生丝。

(选文有删改)

【注】①一公钱相当于十克;②四公两相当于四百克。

阅读短文《依然是雨》,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小时候,好喜欢下雨。喜欢听那种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喜欢那哗啦哗啦的宣泄声,喜欢水将大地洗了个澡之后的那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感觉。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那一片白茫茫的积水。好棒哟!小雄!小辉!阿美!阿珠!来啊!快来啊!我们来打水仗、放小船吧!乐哟!从嘴角只笑到眼睛里,又从脸上扩散到全身的每一个角落。跳啊!蹦啊!跑啊!追啊!什么都不欠缺了。

    ②渐渐地,因为妈妈和老师都说:"下雨天,可别忘了带雨具!淋了雨,会感冒,会生病的!"雨,也慢慢地不再是那种朝思夕盼的恩物了。不下也好,免得带雨具又烦又重的。但是如果出门时毫无征候,快放学时才突然地下起雨来,要突然才好,让妈妈和爸爸都来不及送雨具,我们就可以好好表现一下自己了。冲啊!雨丝从脸上滑到脖子里,凉凉的、冰冰的,从头直到脚,好痛快、好舒服。一边跑,一边张着嘴,让雨点像小弹珠似的投入口中,清清爽爽的,有一种似有似无的甜味。管他“落汤鸡”是副什么模样!一伙人嘻嘻哈哈地在雨丝中穿梭,实在好玩,一切都可以不管,反正嘛,又不是我的错。天上的事,我哪儿知道!回家也不会挨骂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啊!反倒是乐得玩一回,又不会挨骂,蛮划算的呢!

    ③后来,长大了,很惊奇地发现,还有“调调”这种叫人如痴如醉的东西。它象征着一个人的风雅与脱俗。像雨中漫步,伞下听雨声,海边观雨景等,不全都是很美、很别致的“调调”吗?令人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盼望与向往。

阅读理解

一篱蔷薇

罗瑞花

①春天的头茬阳光,洒遍了村庄。我家屋后,一篱野蔷薇长得格外茂盛。视频讲解

②我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好像竹丛的竹笋子一般。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有点甜,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这实在是大自然对嘴馋孩子的一丝慰藉。

③太阳是所有花儿的情人。在含苞待放的日子,所有的花儿都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绽放。初夏时节,当蜜蜂嗡嗡地从窗格飞进时,我睁开了眼睛,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花开了! 我翻身起床,趿拉着布鞋往屋后跑。

④呀! 一篱笆的蔷薇花都约上了,都约在昨天晚上一齐开放,谁也不赶早,谁也不甘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一件云裳。饱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再也忍不住了,摘了一朵又一朵,直到满手满襟。我把一朵蔷薇轻轻地放在一个竹筛里,就像把熟睡的白雪公主放入摇篮一样。从菜园边割来一些竹枝,我开始做游戏。

⑤我忙着跟伙伴们用蔷薇和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扮公主,做新娘,彩排我们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童话。

⑥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过不了多久,透过一根根蔷薇枝,你会看到青青的金樱子已经挂上了。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时,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由青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入甜。

⑦雪花飘飞,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空荡,只有那一篱蔷薇依然青翠稠密,各种虫儿、雀儿躲进蔷薇枝叶之间,在它们的蔷薇山庄亦歌亦食,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中国皮影戏

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演出时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⑤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⑥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⑦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返回首页

试题篮